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19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3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研究发现福寿威能延长果蝇寿命;明显提高老年大鼠肝、脑组织中SOD活性,降低肝、脑组织中的脂褐素含量,降低脑、肝组织和血清中LPO含量;提高老年小鼠皮肤中羧脯氨酸的含量;表明该品具有延缓衰老作用。结果还显示,该品能提高机体免疫机能,提高机体核酸、蛋白质代谢能力,提高智力、增强性腺功能等作用,是中老年人提高生命质量的理想保健品。  相似文献   
2.
秦皮总香豆素致突变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秦皮总香豆素的致突变性。方法应用Ames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对秦皮总香豆素进行了致突变研究。结果秦皮总香豆素在受试剂量40~20000μg/皿范围内,各剂量组各菌株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未见回变菌落数明显增加。秦皮总香豆素三个试验剂量组微核率均在正常范围内,经卡方检验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条件下秦皮总香豆素无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3.
天然药物抗衰老有效成分研究进展(之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衰老是生命不可抗拒的自然过程,延年益寿历来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人类为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抗衰老药物是一类具有整体多系统、多层次和多阶段调整作用,以影响物质和能量代谢为主要环节,并以延长生存时间和提高生命活力为主要标志,包括了对不同器官作用不均性的一类新型药物,目前,对天然药物的抗衰老作用,多从其对抗衰老自由基、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物质代谢、免疫功能、细胞和动物的寿命以及抗肿瘤、强壮、延长生长期等方面的作用来加以评价,中药尤其是天然药物有效成分,其抗衰老作用的研究与临床应用无疑将是抗衰老药理学乃至整个生物医学中充满希望的一个研究领域,一旦有所突破,将为提高整个人类健康水平作出贡献,现将天然药物抗衰老有效成分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小续命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卷八·诸风,该文对小续命汤来源的追溯、历史发展、变化的进程及临床应用均进行系统的考证。考证结果表明,续命汤及其类方是唐宋以前治疗中风的主要方剂,延绵七八百年,为治风准绳,其中以小续命汤最具代表性。小续命汤由续命汤衍变而来,方名最早出现于东晋《小品方》,唐代孙思邈将其纳入《备急千金要方》,对其治疗中风的疗效推崇备至,曰“诸风服之皆验”,后经《外台秘要》及多部医著记载,被列为治疗中风第一要方。宋以后,随着医家对中风病机认识的变化及对小续命汤认识的局限性导致其在中风证的临床应用中逐渐减少,近现代以来又被重新认知和应用,期间其临床应用也发生了较大的变迁。其临床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多种脑部及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包括但不限于①脑卒中及其后遗症,②周围性面瘫,③类风湿关节炎,④高血压,⑤其他运动神经系统疾病等。主治为脑卒中及其后遗症,其次为周围性面瘫,还有其他新的适应证正逐渐被发现,以上为小续命汤的临床定位、新药转化研究提供有效性安全性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由于中药及其复方化学成分的复杂性和作用环节及作用靶点的多重性。要完全阐明中药作用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是有困难的,利用ADME/Tox体外模型及LC/MS等现代分析方法对中药进行研究有其特点和优势,目前对中药的ADME/Tox体外模型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实验体系,本文对国内外常用于ADME/Tox研究的体外模型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中药的ADME/Tox体外研究提供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7.
应用受体技术从传统中草药中筛选新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体技术作为当今药物研究的一个崭新工具,正在对新药的研究和开发产生巨大影响,受体技术在中草药的筛选和研究的应用前景非常令人乐观,使我国的中药新药筛选的由的整体动物模型发展到以微量受体筛选为导向的分子清闲有在地提高我国的新药研究和开发水平,使中药新药研究步入高效率筛选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8.
快律宁胶囊抗心律失常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快律宁胶囊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采用氯仿,乌头碱所致小鼠心律失常模型,观察快律宁抗心律失常作用;通过大鼠离体右心房肌,观察药物对心肌自律性及心肌收缩力的影响;采用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及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作用试验,观测药物的镇静催眠作用。结果:快律宁胶囊能明显对抗氯仿诱发小鼠室颤率及乌头碱所致小鼠心律失常;降低大鼠离体右心房心肌频率,增加心肌收缩力;延长小鼠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的催眠作用。结论:快律宁具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及镇静作用。  相似文献   
9.
调理脾胃方药作用的新视觉:对胃肠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脾胃病证与胃肠激素关系密切,不少调理脾胃方药对胃肠激素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胃辑激素及其受体很可能是某些调理脾胃方药发挥药理作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肝药代谢酶研究方法及中药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就中药对肝药酶影响的研究思路、方法和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报道中药对肝药酶影响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类、分析,并加以总结。结果:通过综述发现,近年来研究者越来越重视研究中药对肝药酶活性的影响。随着科研技术的进步,方法在不断更新,研究在不断深入,在临床合理用药方面也突现出越来越重要的指导意义。结论:深入研究中药对肝药酶活性的影响,有利于中药基础理论的深入和发展;临床上中药与其它药物合用时应该更加重视代谢性相互作用,可优化中药的给药方案,提高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