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09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农村511名高中生伤害的现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高中生伤害的情况、危险因素及其影响,为制定高中生伤害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山东省利津县某高中9个班的511名高中生中进行调查和描述性分析。结果 在过去一年里所调查的高中生8种伤害(车祸、中毒、跌落、烧烫伤、电击伤、钝/锐器伤、动物昆虫叮咬伤、溺水)的总发生率为15.5%,男、女生发生率分别为18.5%、11.9%。发生率最高的前4位伤害依次是跌落伤(7.6%)、中毒(4.3%)、车辆伤(3.3%)和钝/锐器伤(3.1%)。家中常发生中毒、烧烫伤,学校常发生跌落伤和钝/锐器伤。平均每人次伤害花费最大的是车辆伤,其次为跌落伤;平均影响学习时间最长的是车辆伤,其次为烧烫伤和跌落伤。伤害发生率在性别和父亲健康状况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针对不同伤害特点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以降低伤害发生率,促进青少年健康,减少社会健康损失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城市社区居民膳食营养状况及存在的营养问题。方法采用食物频率问卷和24h回顾的膳食调查方法进行调查。结果平均每人每日摄取食物为1262±95g,其中食用油脂、豆类、动物性食物摄取量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数值,蔬菜、水果、奶类摄入偏低;男性水果、奶类、鱼虾类食物的摄取量低于女性。谷类、蔬菜、酒类的摄取量高于女性,干部组男性日平均摄入酒类125g;退休组人均热能摄入偏高,占RDA的116.0%,工人组则占RDA的82.6%;维生素A、B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人群中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的遗传方式,以遗传流行病学方法,对在人群糖尿病抽样调查中发现的204例NIDDM先证者进行家系调查,获含先证者在内的核心家系304个,对其进行分离分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D)检验结果拒绝AD假设,根据核心家系的确认概率采用不同的矫正公式计算分离比,经与理论分离比比较,结果亦拒绝该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假设,表明该人群的NIDDM不符合单基因遗传规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多态性与自杀未遂的相关性,并了解影响COMT Val/Val型自杀未遂者的相关因素。方法 从山东省7个市、县级综合医院中收集2003年一年内自杀未遂者共220例,分别调查其一般信息和抽取1ml肘静脉血;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方法,检测COMT基因多态性。采用病例一病例研究分析COMT Val/Val型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自杀未遂者中女性:男性=1,23:1,年龄均集中于20岁到49岁(70.1%),多集中小学及以下(60.9%),睡眠与以前有变化(占60.0%),多为抑郁(69,5%)和多有情感冲突(81.0%)。自杀未遂者中COMT基因型以Val/Met为主(54.5%),Met/Met仅占0.3%。只发现自杀未遂者中精神障碍与COMT Val/Val型具有相关关系(χ^2=6.110,P=0.013)。结论 自杀未遂者中女性与年轻人、文化程度低、具有睡眠问题、抑郁和情感冲突所占比例较高;自杀未遂者中存在COMT基因多态性与精神障碍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农村先天畸形影响因素的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农村人群中发生先天畸形的影响因素 ;提出干预策略和干预重点 ,为制订切实可行的群体干预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 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在 2 0 0 2~ 2 0 0 3年山东省农村地区随机抽取 2 0 5例病例 ,对照按同性别、同地区、同年龄 (± 6 0d)选择。调查对象进行统一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农村人群先天畸形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孕妇知孕时间长 (指孕妇获知自己怀孕周数 >7周 )、孕期服药、孕早期营养差、母亲优生知识缺乏、负性事件刺激 ,比值比 (OR)分别为 3 85 0、3 95 2、4 5 36、3 2 84、1 5 0 6 ;预防分值 (PAR % )分别为 13 34%、2 8 82 %、16 0 3%、18 0 8%、3 5 6 %。结论 农村人群中先天畸形的影响因素具有多元性 ,应根据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选择重点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伤害干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前,伤害已成为全世界日益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伤害的预防与控制工作。伤害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减少伤害的发生、死亡和残疾。降低伤害造成的社会负担和家庭负担。因此,伤害的干预研究是伤害研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将近年来国内外伤害干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δ因子感染     
近几年来,各国学者对δ因子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作简要介绍。一、δ因子及其抗体(一)δ因子:δ因子具备完整的病毒形态,直径35~37nm,外壳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内部由核酸和δ抗原组成。δ因子的核酸是一单股RNA  相似文献   
8.
目的:描述武警官兵伤害发生的特点及规律,确定伤害发生的原因及危险因素,为武警部队伤害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按照国内通用的标准对武警某总队官兵在2005-06-01/2006-05-31发生的伤害情况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武警官兵伤害发生率为31.2%.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率为23.9%;非军事训练伤发生率为12.4%.军事训练伤主要发生在4,5和9月;非训练伤高发月份为5,7,8和9月;军事训练伤主要发生在营区内,非训练伤主要发生在营区外;第一年兵、文化程度低、来自城镇的官兵更容易发生军事训练伤;来自农村、外出机会多的官兵易发生非军事训练伤.结论:武警官兵伤害发生率较高,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群分布均有一定规律;文化程度、从事工作、身份、性格、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外伤史、慢性病史与伤害的发生有较大关系.  相似文献   
9.
2001-2003年青岛市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类期望寿命的显著增长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呈流行趋势。近年来,恶性肿瘤无论在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其发病和死亡均呈不断上升趋势。恶性肿瘤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为了解青岛市2001-2003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及其特点,对全市3年内居民死亡资料中恶性肿瘤死亡情况进行死亡率、死亡率年度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东营市农村居民交通伤现况和疾病负担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通伤(traffic injury,TI)是随着交通工具发明和发展带来的对人类的伤害,广义的交通伤包括在道路、铁路、航空和水运上所发生的交通伤害,狭义的交通伤仅包括陆地运输伤害,一般称为车祸.交通伤十分常见,是国内前3位的伤害原因,其死亡率、残疾率和疾病负担居各伤害之首.为了解东营市农村居民交通伤的现况以及所造成的疾病负担,笔者于2003年对该市农村居民进行抽样调查,现将调查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