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康氏抗纤方对肝纤维化大鼠的药理效应及对内源性大麻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康氏抗纤方组和安络化纤丸组,每组10只。造模8周期间,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康氏抗纤方组和安络化纤丸组给予四氯化碳(CCl_4)腹腔注射复制肝纤维化模型。从第5周开始,康氏抗纤方组、安络化纤丸组分别给予康氏抗纤方、安络化纤丸灌胃治疗4周。检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ELISA检测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肝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检测肝组织内源性大麻素N-花生四烯酸氨基乙醇(AEA)、2-花生四烯酸甘油(2-AG)含量变化;通过real-time PCR法检测大鼠肝组织内源性大麻素水解酶脂肪酰胺水解酶(FAAH)和单酰基甘油酯酶(MGL)m-RNA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肝组织内出现明显肝纤维化状态,血清ALT、AST活性及肝组织Hyp、AEA、2-AG含量升高(P0.01),FAAH、MGL m-RNA表达降低(P0.01)。治疗4周后,与模型组比较,康氏抗纤方组、安络化纤丸组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胶原纤维增生明显减轻,血清ALT、AST活性、肝组织Hy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康氏抗纤方组、安络化纤丸组血清大麻素AEA、2-AG含量明显降低(P0.01,P0.05),FAAH、MGL的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P0.05)。结论康氏抗纤方对肝纤维化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内源性大麻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便秘是产妇常有的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常导致痔疮、脱肛、肛裂,甚至出现子宫脱垂等一系列后遗症。临床多采用开塞露或灌肠外治法,但亦容易反复出现便秘。我们采用腹部推拿合用增液汤治疗产后便秘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赖鹏华  黄海 《福建中医药》2007,38(3):47-47,54
动物药是动物的器官、组织或代谢产物,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之得当,往往可收奇效。我国远在4000年前甲骨文就记载了蛇、麝、犀牛等40余种动物药,随着与疾病斗争的过程,对动物药应用和认识也日益丰富,温病四大家之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也应用了不少动物药。吴氏出生于书香门第,幼年习文,攻读儒学,后又到北京参与校对撰抄《四库全书》,得以博览群书,是个典型的儒医,  相似文献   
4.
陈荣秋  赖鹏华 《光明中医》2008,23(10):1549-1549
放血疗法疗效迅速,经济,且操作简单方便,对施救工具携带方便,甚至百姓家中寻常缝衣针也可应用,笔者工作地处基层,交通不便,百姓经济差,医疗资源匮乏,故而时常应用,疗效迅速。其中,以十宣放血为主治疗多种急症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男科女科生理病理和病因的对应性和相似性的探讨,讨论其治疗的相似和把经过几百年临床实践检验的妇科方用于治疗男科病的可行性。并以当代一些医家的经验加以证明。从而得出只要严格遵守中医辩证论治的原则。不同病器或科别的疾病都可异病同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激光坐浴用于痔切除术后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6~11月,86例本院行痔切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使用激光坐浴机配合本院痔疮洗液坐浴治疗,对照组仅使用痔疮洗液坐浴治疗。对比2组术后疼痛、水肿、出血及肉芽组织生长情况。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术后疼痛和水肿情况轻于对照组,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坐浴能快速减轻传统痔切除术后疼痛及水肿状况,促进创面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人工气候模拟,观察流感病毒性肺炎湿热证小鼠Toll样受体7(TLR-7)介导信号通路的变化,探讨病毒性疾病湿热证的物质基础。方法将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单纯湿热组10只、湿热模型组15只、单纯病毒组15只。单纯湿热组:全程高脂饲料喂养,连续10天置于气候箱;湿热模型组:全程高脂饲料喂养,连续10天置于气候箱,第11天接种病毒,接种病毒后不再置入气候箱;单纯病毒组:全程普通饲料喂养14天,不置入气候箱,第11天接种病毒1次,继续喂养3天,第15天处死采集标本,每组随机选取8个样本检测,比较各组TLR-7、核因子-κB(NF-κB)、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mRNA表达水平。结果湿热模型组TLR-7、MyD88、NF-κB三者mRNA表达水平较其他3组增高,但TLR-7、MyD88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F-κB水平湿热模型组高于其他3组(P<0.05或P<0.01)。结论湿热因素干预能上调TLR-7介导信号因子,尤其是下游信号因子NF-κB,从而激发Tol1-NF-κB信号通路,导致湿热模型组小鼠肺脏病变程度较单纯病毒组重。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膀胱尿路上皮癌是泌尿统系最常见的肿瘤,术后易复发及转移,Yes相关蛋白(Yes associated protein,YAP)基因与膀胱癌关系密切,本研究探讨通过RNA干扰技术沉默膀胱癌T24细胞中YAP基因的表达,观察YAP基因沉默后对人膀胱癌T24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用阳离子脂质体转染试剂LipofectamineTM2000将靶向沉默YAP基因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序列转染至膀胱癌T24细胞株中,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T24细胞中YAP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细胞增殖活性检测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Transwell迁移试验以及划痕实验观察siRNA在体外对人膀胱癌T24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转染siRNA后,YAP RNA和蛋白表达量同空白对照以及阴性对照组相比被显著抑制(RNA:F=93.91,P<0.000 1;蛋白:F=4.62,P<0.05),CCK-8增殖活性实验结果显示,RNAi干扰YAP表达可以显著抑制膀胱癌T24细胞的增殖活性(12 h:F=6.00,P=0.037;24 h:F=41.72,P=0.000 3;36 h:F=462.8,P<0.000 1;48 h:F=236.6,P<0.000 1;72 h:F=140.5,P<0.000 1),通过Transwell实验和划痕试验发现,RNAi干扰YAP表达显著抑制膀胱癌T24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F=43.55,P<0.05;划痕:F=43.55,P<0.05)。结论:YAP基因是膀胱肿瘤增殖及迁移的重要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9.
参数设置对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误差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性能与几个主要参数之间的关系。用一台多层螺旋CT对同一个试验物品在不同参数下扫描成像,然后比较和分析不同参数下三维重建结果的误差大小。结果显示层厚、螺距等参数设置对三维成像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依维莫司与阿昔替尼二线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metastatic renal cell carcinoma,mRCC)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8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44例一线靶向药物(舒尼替尼)治疗后疾病进展(或不耐受)的mRC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有病理诊断,其中透明细胞癌34例,非透明细胞癌10例。根据二线治疗方案,将患者分成依维莫司组(依维莫司10 mg,qd,n=25)及阿昔替尼组(阿昔替尼5 mg,bid,n=19)。比较两组的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最长随访时间为40.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7.5个月。依维莫司组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2.0~40.0个月,中位PFS为7.0个月;阿昔替尼组PFS为2.0~11.0个月,中位PFS为4.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依维莫司组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为2.0~40.0个月,中位OS为9.0个月;阿昔替尼组OS为2.0~11.0个月,中位OS为5.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客观反应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依维莫司组12.0%(3/25),阿昔替尼组15.7%(3/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7)。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依维莫司组88.0%(22/25),阿昔替尼组78.9%(15/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6)。依维莫司组常见不良反应为口腔炎及乏力,3/4级不良反应有3例(肺炎及贫血各1例,暴发性肝炎1例);阿昔替尼组常见不良反应为腹泻及肝功能损害,3/4级不良反应有1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1)。结论 依维莫司治疗mRCC在疗效上优于阿昔替尼,不良反应上两者相当,故在二线治疗mRCC上依维莫司比阿昔替尼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