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肿瘤学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研究丙戊酸(VPA)对6-OHDA引起的SH-SY5Y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光镜观察细胞形态,监测其存活状态,Hoechst33342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结果:形态学观察发现,6-OHDA处理SH-SY5Y细胞使大部分细胞胞体皱缩,突起缩短、消失或断裂,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而VPA(1mmol/L)预处理细胞24h,可提高细胞存活率。Hoechst33258荧光染色后出现染色质固缩等细胞凋亡的特征性改变,而用VPA预处理SH-SY5Y细胞可明显减少SH-SY5Y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分析证实,6-OHDA抑制Bcl-2蛋白的表达,而VPA预处理Bcl-2蛋白含量明显上调。结论:VPA能抑制6-OHDA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Bcl-2可能是VPA神经保护作用的一个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自噬在6-9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诱导的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中的激活,初步探讨自噬在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中的作用.方法 用脑立体定位黑质致密部给药法建立6-OHDA介导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用透射电镜法观察多巴胺能神经元中自噬激活,免疫荧光法检测6-OHDA对多巴胺能神经元中LC3表达的影响.结果 透射电镜显示,6-OHDA注射后6h至24h,被损伤大鼠黑质致密部神经元内溶酶体被激活,自噬小体形成.免疫荧光法显示模型大鼠与对照组相比,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TH阳性细胞明显减少,LC3表达量显著增加.结论 自噬参与6-OHDA介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可移植性人癌组织重构过程中,肿瘤干细胞植入方与宿主受体间的关系.方法 将红色荧光蛋白(RFP)基因稳定转染于已建株的胶质瘤干祖细胞SU3,再将建立的SU3-RFP细胞接种于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裸小鼠脑内.取移植瘤组织,筛选高增殖力GFP细胞,单克隆化后,鉴定细胞类型,测定其DNA含量,行染色体显带分析.并将建系的GFP细胞H1和H9分别接种于裸小鼠腋下和颅内,观察致瘤率和癌性表型.结果 在可移植性肿瘤组织中,RFP、GFP和RFP/GFP细胞的比例分别为(88.99±1.46)%、(5.59±1.00)%和(4.11±1.02)%.经2次单克隆化的宿主GFP细胞株H1和H9,在体外表现出无限增殖、接触抑制消失、超四倍体等癌细胞特征,并表达少突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2’,3’-环腺苷酸-3’-磷酸二酯酶(CNP).H1和H2细胞的体内致瘤率均为100%,肿瘤均向接种周围组织呈广泛侵袭性生长.结论 在可移植性胶质瘤模型中的肿瘤细胞,并非像传统观点那样均由移植的肿瘤干祖细胞产生,被接种的肿瘤干细胞侵袭的宿主脑细胞也可以转化为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探讨胶质瘤干祖细胞经荧光裸小鼠脑内移植后定居在脉络丛细胞并诱导其上皮细胞癌变的可能性及细胞融合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将人胶质瘤干细胞SU-3和标记红色荧光染料CM—Dil的鼠脑胶质瘤细胞系C6移植于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裸小鼠脑内,用传统病理、分子免疫病理和荧光示踪技术对肿瘤细胞在宿主脑内侵袭对不同部位形成的肿瘤团块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接受尾状核移植的35只鼠和小脑移植的15只鼠全部致瘤.有6只尾状核移植鼠在侧脑室和第三脑室脉络丛见到肿瘤,有5只尾状核移植鼠在第三脑室脉络丛见到肿瘤,有5只小脑移植者在第四脑室脉络丛见到肿瘤。传统病理:肿瘤细胞和组织结构异形十分明显-细胞高度增生,一类是脉络丛结构基本保留,另一类是完全消失。荧光示踪:肿瘤团块中的细胞成分分为源于接种的肿瘤细胞(红色)、源于宿主的细胞(绿色)和两者的融合细胞(黄)。分子病理:肿瘤细胞高表达Nestin、Ki一67、角蛋白和GFAP。结论:根据癌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定居于不同部位的形态学特征,尤其在脉络丛上形成的能表达相关标志蛋白的脉络丛癌样结构肿块,表明胶质瘤干细胞在特定环境下可诱导宿主细胞癌变.这一过程可能是通过细胞融合实现的,这对进一步研究胶质瘤干细胞分化走向和与宿主组织重构受定居地微生态环境影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胶质瘤干祖细胞SU2分化抑制、侵袭性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miRNA-125b的关系.方法 胶质瘤干祖细胞SU2经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诱导分化得到SU2分化细胞.U87胶质瘤细胞经无血清、含生长因子的培养基培养得到U87胶质瘤干祖细胞.免疫荧光双标记法检测SU2及其分化细胞中CD133、Nest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β微管蛋白([β-tubulinⅢ)的表达.Transwell实验检测SU2和U87胶质瘤干祖细胞的侵袭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U2及U87胶质瘤干祖细胞中miRNA -125b和MMP-9基因表达.结果 SU2及其分化细胞均表达β-tubulinⅢ和GFAP.SU2细胞侵袭数明显多于U87细胞(P=0.026 1).SU2细胞中的miRNA- 125b和MMP-9表达明显高于U87细胞(均P <0.05).结论胶质瘤干祖细胞SU2分化抑制和高侵袭的生物学特征与miRNA- 125b和MMP-9的高表达有关,MMP-9可作为miRNA- 125b调控的靶基因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进展期肿瘤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是否癌变并对肿瘤生长起促进作用. 方法 将转染红色荧光蛋白(RFP)的人脑胶质瘤干/祖细胞(SU3)接种于12只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裸小鼠腹腔,致瘤后取腹水或肿瘤结节培养,从GFP+细胞中克隆可传代的SU3细胞诱导的宿主腹腔肿瘤细胞株(SU3-ihCTC),并进行体外生长特性检测和分子表型试验、分子遗传学检测和致瘤试验. 结果 SU3-RFP/GFP荷瘤鼠腹水为血性,在肠系膜等腹腔脏器上长出许多肿瘤结节,取其培养细胞中RFP+和GFP+细胞,发现它们都具有增殖潜能,经单克隆的SU3-ihCTC细胞,具有生长接触抑制消失,增殖速度快,高集落形成率,染色体异倍体、端着丝粒等体外生长的癌细胞表型,而且在裸小鼠体内具有高致瘤率(12/12),同时表达巨噬细胞标志蛋白CD68. 结论 胶质瘤中被肿瘤细胞征集来的巨噬细胞不但能促进肿瘤细胞生长,而且自身已癌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YL-I型粉碎穿刺针对应用阿司匹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口服阿司匹林患者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YL-I型粉碎穿刺针进行血肿引流治疗,围手术期配合血小板血浆输注维生素K肌注等综合治疗。结果27例患者血肿明显减少,3例患者再次出血,2例开颅手术,5例脑水肿加重患者,1例开颅手术治疗。结论对于口服阿司匹林脑出血患者的治疗尚无统一标准,选择YL-1型粉碎穿刺针起到了治疗的效果。对于情况严重的患者只能起到临时缓解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手术切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的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手术切除的98例患者,其病理结果均为垂体腺瘤。手术前后分别行内分泌学检查,术后随访3个月,复查垂体MRI。结果肿瘤全切除率78.6%(77例),次全切除率16.3%(16例),部分切除率5.1%(5例)。术后视力、视野较术前明显改善者18例,激素水平较术前下降或完全恢复至正常者35例;发生脑脊液漏6例,其中4例经腰大池置管后治愈,另外2例行脑脊液鼻漏修补手术治愈,暂时性尿崩5例,高热及电解质紊乱2例,无死亡病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5 d。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式,术后并发症少,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机体在形成实体瘤的过程中,存在肿瘤细胞增殖时对宿主组织重构的问题.在解析这个问题时,目前最受关注的是肿瘤微环境理念,已有实验证实,大量机体自身的免疫炎性细胞浸润到实体瘤组织中,成为组成肿瘤微环境的重要成员.其中的巨噬细胞不再对肿瘤细胞起免疫监视作用,而"哗变"为肿瘤细胞的附庸,起促进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称之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1].本文报道,这种TAM其本身似已癌变,此现象值得重视并应进一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