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儿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是少见的新生儿外科急腹症 ,发病率不高 ,但死亡率较高。我科 1975~ 1999年共收治3例 ,均经手术证实。现报告如下并就如何提高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  例 1,男 ,3d。体质量 2 0 0 0 g。生后进行性腹胀 ,并曾解墨绿色胎粪。第 3天立位腹平片示 :两隔下有明显的游离气体 ,腹腔中有一大的液平面 ,贯穿两侧腹壁。术前诊断为胎粪性腹膜炎。手术中见胃小弯近胃窦部胃壁肌层缺损约1.5 cm× 1cm大小 ,合并穿孔。行胃修补术。术后 18h时患儿死于中毒型休克 ,呼吸循环衰竭 ,新生儿硬肿症。  例 2 ,男 ,5 d,孕 …  相似文献   
2.
患儿 :男 ,11岁。 1999年 1月发现会阴左侧有一痛性肿物 ,约成人拇指大小 ,触痛明显 ,局部皮肤无红肿 溃烂。曾在外院治疗无效 ,5月 2 1日就诊我院。体检 :会阴左侧有一痛性肿物 ,约3.0cm× 3.0cm ,边界不清 ,质硬 ,表面光滑 ,较固定 ,压痛明显。B超显示 :会阴左侧探及 2 .0cm× 1.7cm低回声团 ,团块内有丰富血流信号。骨盆X线片显示 :骨及关节未见异常。 5月 2 7日手术所见 :会阴左侧肿物约 4 .0cm×4 .0cm× 3.0cm ,位于肌肉组织内 ,边界欠清 ,固定 ,质脆易烂 ,混有血凝块。术后病理 :中间型血管内皮瘤。术后未行放疗和…  相似文献   
3.
小儿颈部淋巴管瘤治疗28年回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小儿颈部淋巴管瘤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74年至2002年收治的颈部淋巴管瘤19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采用手术切除,其中129例基本将瘤体完整切除;69例有明确瘤体组织残留,其中11例术后60Co放疗,另58例术后经引流口用平阳霉素溶液灌注治疗。结果并发症发生率为10.6%,死亡率2.0%。随访113例,痊愈106例(93.8%),复发7例(6.2%)。手术加术后平阳霉素灌注的方法疗效好,该组复发率为4.9%,远期效果与完全切除组相近,并发症为3.4%,低于后者的13%(P<0.05)。结论淋巴管瘤的治疗采用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对术中有瘤体残留的病例,推荐术后使用平阳霉素灌注治疗。  相似文献   
4.
胆道闭锁病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道闭锁(BA)足小儿常见的胆道系统先天性畸形,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现通过胆道系统异常分化发育的组织胚胎学、影响胆道分化发育的基因学、免疫学、病毒感染学、细胞因子学等方面,就BA的病因学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CBD)是儿童较常见的胆道系统发育异常疾病,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病因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但其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明确.其外科治疗已趋于统一,许多术式已被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较好疗效.CBD的病因学、外科治疗等方面的已有许多新研究进展,但其基因学方面等研究尚待深入.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TCA)的临床表现、特殊检查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TCA6例患儿的临床特征、手术方式及预后情况。6例均为男童,日龄4~5d,均表现为生后未排胎粪,进行性腹胀、呕吐。均采取手术治疗。结果 4例存活,随访2个月~5年,患儿恢复良好。放弃治疗及术后因并发症死亡各1例。结论 TCA起病较典型先天型巨结肠(HD)早,结合钡灌肠及术中冰冻活检为早期确诊方法。分期手术是TCA的合理方式,在小肠造口期间和根治手术后必须有长期科学而精细的治疗和护理,才能提高患儿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脾片自体移植治疗地中海贫血手术前后血液学及免疫学关系.方法:1990年1月至1999年6月本院采用脾片自体移植及单纯脾切治疗地中海贫血,将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术后2~4周及术后6个月其血液学、免疫学变化,与术前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脾切除+脾片自体移植组与单纯脾切除组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术后2~4周、术后6个月与术前比较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而免疫学检查IgG、IgA、IgM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该症作脾自体移植,不能缓解病情的进展,脾脏硬化程度严重,移植脾难以提高免疫力,最终疾病继续发展,而难以维持生命,脾自体移植无必要.  相似文献   
8.
9.
蛔虫性肠系膜囊肿1例陈嘉波谭志忠(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南宁530021)患儿,男,6岁。1997年6月12日入院。左上腹包块3年,明显增大伴腹痛20余天,无发热、恶心、呕吐,既往有反复排蛔虫史。体检:左上腹膨隆,扪及一个包块,约15cm×...  相似文献   
10.
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合并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院1987-2004年收治86例小儿胆总管囊肿,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