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肺心病 )是常见心血管疾病 ,危重患者病死率较高。近年来人们发现肺心病患者的临床发作具有典型的生物节律 ,这对临床上治疗用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探讨肺心病的死亡昼夜节律 ,现将五年来我院急诊内科和心内科住院期间死亡的肺心病患者资料分析如下。1 资料1995年 7月~ 2 0 0 0年 1月我院急诊内科和心内科共收治肺心病患者 2 87例 ,死亡 66例 ,病死率为2 3%。男 4 2例 ,女 2 4例 ,年龄 4 6~ 88岁 ,平均 ( 68.74± 6.4 3)岁。患者均符合我国 1977年修订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疾病诊断标准 ,并排除其它可能致死的慢性疾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尿白蛋白(Alb)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G)检测的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1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尿白蛋白和尿β2微球蛋白,并与34例健康正常人做对照。结果:31例AOPP患者中毒后尿常规或肾功能异常有12例,总阳性率为38.7%。中毒后尿白蛋白和尿β2微球蛋白开始增高,中毒后第3、5 d尿白蛋白及尿β2微球蛋白均高于正常对照(P<0.05),且中毒愈重,尿白蛋白和尿β2微球蛋白增高愈明显。结论:尿白蛋白和尿β2微球蛋白检测对AOPP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胆囊息肉作病变(PLG)系胆囊壁局部向胆囊腔内隆起性病变的总称,它包括临床所见的数十种疾病。本文分析我院1989年1月~1995年5月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16例PLG资料,并就诊断及处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16例,男49例,女67例。年龄20~75岁,平均42.5岁。87例(75%)有上腹疼痛、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29例(25%)系查体时B超发现PLG。术前均行B超检查,检出率为97.4%(113/116);25例行口服胆囊造影检查,揭示为PLG者仅6例(24%);22例行CT检查,揭示PLG18例。具体病理类型及临床特征见附表。2讨论大多数PLG…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老年人原发性肝癌肝切除围手术期肝功能不全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以提高其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原发性肝癌肝切除病例62例,老年组(60以上)32例,非老年组(60以下)30例,分析围手术期老年组与非老年组、肝门阻断组和非阻断组、出血量多组(>500ml)和出血量少组(<500ml)的肝功能变化.结果 老年组和非老年组手术后肝功能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阻断组与非阻断组术后第1天ALT分别为609.5±526.9U/L和289.4±262.1U/L(P<0.05),有显著差异;出血量多组与出血量少组比较,ALT分别为术后第1天733.2±492.4U/L和197.4±113.0U/L(P<0.05)、第3天683.4±415.0U/L和152.8±100.6U/L(P<0.05)、第7天299.2±260.7U/L和82.8±64.0U/L(P<0.05)、第10天73.9±22.2U/L和44.7±13.4U/L(P<0.05),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老年人围手术期肝功能不全主要原因为术中大出血,其次是肝门阻断,年龄不是关键因素.加强术前肝功能及其代偿的评估,提高手术技能减少术中出血等对肝脏的侵袭,提升术后护肝处理是防治老年人围手术期肝功能不全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阑尾源性腹膜假黏液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70年至2010年卫生部北京医院收治的51例阑尾源性腹膜假黏液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手术及复发再手术情况,辅助治疗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术后是否接受腹腔化疗的患者复发再手术间隔时间的比较采用双尾t检验.结果51例患者中48例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时间(135±72) min.34例患者肿瘤复发,其中16例接受再减瘤手术,再手术次数33次.45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49.7个月(3~ 132个月),25例带瘤生存,16例无瘤生存,4例死亡.术后病理检查良性型-弥漫性腹膜腺黏液病19例,中间型6例,恶性型-腹膜黏液癌病26例.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5%(38/51)、55%(28/51)和22%(11/51).术后接受化疗患者的生存时间和再手术间隔时间分别为(21±4)个月和(10±6)个月,较未接受化疗患者的(19±7)个月和(7±4)个月有所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27,0.361,P>0.05).良性型-弥漫性腹膜腺黏液病、中间型及恶性型-腹膜黏液癌病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96、63、23个月.良性型-弥漫性腹膜腺黏液病患者与恶性型-腹膜黏液癌病患者肿瘤复发间隔时间分别为(15±5)个月和(7±4)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93,P<0.05).结论 应该以积极态度实施阑尾源性腹膜假黏液瘤减瘤手术,复发患者合理适时选择二次或多次的减瘤手术,可以延长复发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混合糖对腹部手术后老年患者血糖、胰岛功能以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方法.满足方案入选标准并获得知情同意的腹部手术后老年患者共40例进入本研究.术后1~2 d开始研究组患者空腹静脉输注混合糖(葡萄糖:果糖:木糖醇为4∶2∶1)电解质注射液1000 ml,对照组患者静脉输注10%葡萄糖注射液1000 ml加15%氯化钾10 ml和10%氯化钠10 ml,连续3 d.观察血糖和胰岛素、胰岛素C肽的变化,同时观察炎性反应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以及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率. 结果腹部手术后研究组输注混合糖后第2天和第3天血糖升高幅度明显低对照组[(4.40±2.58)mmol/L对(14.97±3.44)mmol/L,t=2.984,P=0.008和(2.70±1.55)mmol/L对(8.11±2.60)mmol/L,t=5.659,P=0.000];血胰岛素和胰岛素C肽水平变化两组结果相似;输注不同糖类液体时,第3天研究组 IL-6和TNF-α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6(21.76±10.40)ng/L对(50.17±35.24)ng/L,t=-2.447,P=0.034;TNF-α(23.92±14.89)ng/L对(51.48±42.81)ng/L,t=-2.268,P=0.043],研究组术后发生SIRS 6例,感染并发症4例;对照组分别有8例和6例. 结论适量应用混合糖对创伤后老年患者血糖影响较小,有可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和减少SIRS和感染并发症的发生.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a carbohydrate-electrolyte solution on serum glucose, pancreas islet function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elderly patients after abdominal operation.Methods It was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double-blinded and controlled trial. Totally 40 elderly patients after abdominal operation who met the defined criteria were enrolled. The subjects in study group were administered with 1000 ml carbohydrate-electrolyte solution intravenously in consecutive three days since 1st or 2nd postoperative day. Control group was administered with 1000 ml of 10% glucose on the same method. The changes of serum glucose, insulin, C-peptide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 cytokine (IL-6, TNF-α, CRP) were detected before and after injection.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 was observed.Results All the 40 patients completed the study according to the study protocol. The incremental rate of serum glucos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study group than in control group on the 2nd and 3rd day after administration [(4.40±2.58) mmol/L vs. (14.97±3.44) mmol/L, t=2.984, P=0.008; (2.70± 1.55) mmol/L vs. (8.11± 2.60) mmol/L, t= 5.659, P= 0.000]. The changes of insulin and C-peptide of two group were similar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The levels of IL-6 and TNF-α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study group than in control group on the 3rd day after administration[IL-6: (21.76±10.40) ng/Lvs. (50.17±35.24) ng/L, t=-2.447, P=0.034; TNF-α:(23.92±14.89) ng/L vs. (51.48±42.81) ng/L, t=-2.268, P=0.043]. In study group, 6 cases experienced SIRS and 4 cases had infective complications, but in control group the numbers were 8 and 6 respectively.Conclusions Appropriate application of carbohydrate-electrolyte solution intravenously has relatively mild effects on serum glucose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 cytokine in elderly patients after abdominal operation, it decreases incidence of SIRS and maybe decrease infective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7.
不可切除肝癌的射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射频治疗在不可切除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6年5月至2008年11月引进Cool-tip冷循环超能射频治疗仪对不可切除肝癌(原发和转移)43例78个病灶在B超引导下施行了射频消融治疗.其中开腹单纯射频治疗15例,开腹肝癌切除+射频6例,开腹射频+乙醇注射5例,经皮射频治疗17例.均按需一次单针多点顺次穿刺布针方法 完成,最多布针5针,平均2.1针;单灶最大径7 cm,平均2.5 cm;单例最多病灶6个,平均1.8个.结果 所有患者均经CT和B超或MRI诊断,其中原发性肝癌18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复发12例,转移癌13例;43例全部得到随访,术后定期甲胎蛋白、B超和(或)CT检查,最长随访时间28个月,最短1个月,平均13.6个月.术前AFP增高20例,术后3个月内全部恢复正常;2例CT发现可疑针道和周缘残留,6例随访过程出现肝脏新的转移灶;1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后出现胃肠道瘘入皮下,并于3月后死于多发转移;1例死于开腹射频消融治疗后持续腹腔出血,1例死于开腹肝切除+射频消融治疗后腹腔出血和感染,3例于随访过程中死于多发转移(该3例平均生存时间6个月).结论 B超引导的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操作简便、易于掌握,患者痛苦小、恢复快,是一种有效安全的肝癌局部治疗方法 ,可以作为切除手术的重要辅助手段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动态观察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浆中炎性因子、氧化指标、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乌司他丁对百草枯中毒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我科2003年12月至2007年3月百草枯中毒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每次250 ku,静脉注射,每日2次,连用5 d.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I-9).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各项检测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抑制炎性因子,减少氧自由基损害,适用于百草枯中毒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直肠癌,这一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杀手,不仅使许多患者丧失了生命,且给众多患者带来无尽的苦恼。如何使患者既得到生命延续又不给身心带来痛楚,成为国内外医学家们要矢志解决的一大难题。150医院全军肛肠外科中心主任高春芳就是攻克和解决这一难题的有志者。在20多年时间里,高春芳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以超乎寻常的毅力和难能可贵的精神,连续攻克了利用结肠残端设置“新直肠角”等6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重大课题,为来自国内外的数千名患者解除了病痛,谱写了一曲塑造完美生命的乐章。1984年,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  相似文献   
10.
异位胰腺3例     
陈剑  谢东辉 《中级医刊》1997,32(12):20-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