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因子1(MALAT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提取60例NSCLC患者、42例肺良性病变患者及50例健康人血清中的总RNA,用Taq Man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MALAT1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MALAT1的诊断效能。结果肺癌组血清MALAT1相对表达水平(0.51±0.09)低于肺良性病变组(0.80±0.12)及健康人对照组(1.01±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分别为13.95、12.27,P0.01);肺良性病变组血清MALAT1表达水平低于健康人对照组(q=10.24,P0.01);腺癌患者血清MALAT1相对表达量(0.57±0.04)较鳞癌患者(0.45±0.07)明显增高(t=4.260,P0.01),而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布部位无显著相关性(P0.05);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956,当cut off值为0.62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87.5%和94.1%,诊断指数为181.6%。结论血清MALAT1检测效能好,可用于NSCLC的诊断及病理类型的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因子1(MALAT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中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方法于GCBI平台收集并分析EMS相关样本基因信息,筛选出MALAT1基因;提取EMS患者及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非EMS)组织及血清样本中的总RNA,qRT-PCR验证MALAT1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月经周期的关系,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MALAT1鉴别EMS的效能。结果 GCBI平台基因信息分析结果提示,与非EMS组相比,EMS组中MALAT1基因表达下调1.35倍(t=-3.27,P0.01);EMS患者卵巢囊肿组织及在位内膜MALAT1的表达水平(0.41±0.18,0.61±0.12)均低于非EMS患者子宫内膜组织(1.05±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5.87和4.48,P0.01),但与EMS患者及非EMS患者月经周期均无关(t分别为1.54和1.52,P0.05);EMS患者卵巢异位囊肿组织MALAT1的表达水平低于其在位内膜(t=3.77,P0.01);EMS患者血清MALAT1表达水平(0.60±0.18)低于非EMS患者(1.05±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8,P0.01);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88,当cut-off值为0.74时,MALAT1鉴别EM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4%和92%,约登指数为74.4%。结论 MALAT1的低表达可能与EMS发生、发展有关,血清MALAT1水平对EMS具有一定的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模型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42只健康新西兰兔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白藜芦醇高、中、低剂量组,每组6只。除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外,均用Hulth法建立实验性骨关节炎模型。造模8周后分别以10%羧甲基纤维素钠(2mL·kg^-1)、阳性药物硫酸氨基葡萄糖(35mg·kg^-1)、白藜芦醇高剂量(120mg·kg^-1·d^-1)、中剂量(60mg·kg^-1·d^-1)、低剂量(30mg·kg^-1·d^-1)灌胃,连续给药6周后,抽血测定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相对黏度和聚集指数指标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模型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相对黏度和聚集指数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而阳性药物组、白藜芦醇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相对黏度和聚集指数指标均低于模型组(P〈0.05),白藜芦醇高、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藜芦醇能显著降低骨关节炎模型兔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相对黏度和聚集指数指标,有效改善骨关节炎血液流变学状态,从而起到防止并延缓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有利于软骨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microRNA-21(miRNA-21)在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中抑制肺高压(PH)血 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可能机制。方法 复制外源性miRNA-21 干扰的野百合碱大鼠肺高压原代肺动脉平滑 肌细胞(PASMCs)模型,分别用Western blot 和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外源性miRNA-21 对Wnt 通路 中β-catenin、Cyclin D1 和拮抗剂DDK1 表达的影响。结果 外源性抑制miRNA-21 表达时,PASMCs 中 β-catenin、Cyclin D1 表达水平增高,拮抗剂DDK1 表达降低,拮抗作用减弱;而外源性上调miRNA-21 表达时,PASMCs 中β-catenin、Cyclin D1 表达水平降低,拮抗剂DDK1 表达增高,拮抗作用增强。结论 miRNA-21 的早期干预可通过调控Wnt 通路的拮抗剂DKK1 作用与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参与PH 肺血 管重构。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观察肝门胆管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不稳定性 ,探讨肝门胆管癌的遗传易感性 ;找寻外周血标记物 ,为肝门胆管癌临床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用染色体显带分析技术和荧光原位杂交 (FISH)分析技术对 2 6例肝门胆管癌患者、2 6例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不稳定性进行了观察。结果 肝门胆管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裂隙、断裂和异常细胞为 ( 8.75± 3 .3 0 )、( 7.3 6± 2 .76)、( 13 .3 5± 4.73 ) ,而正常对照组为 ( 3 .17± 1.82 )、( 2 .0 4± 1.76)、( 3 .65± 1.97) ,经t检验 ,患者组与对照组各检测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频率较高的位点是 8p2 2、9p2 1、11q13、17p12。 结论 肝门胆管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裂隙、断裂和异常细胞比率明显增高 ,提示肝门胆管癌患者可能存在较高的肿瘤遗传易感性 ;位点 8p2 2、9p2 1、11q13、17p12可能是寻找肝门胆管癌外周血标记物的候选部位。  相似文献   
7.
2919例住院老年人贫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胰腺导管腺癌样本进行基因分析,筛选与胰腺导管腺癌相关的microRNA(miRNA),并初步分析目标miRNA与胰腺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信号通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在海南省中医院住院的胰腺导管癌患者术前外周静脉血血清标本19份,健康体检人群的外周静脉血血清标本21份作为非胰腺导管癌对照组。利用GCBI(Gene-Cloud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数据平台筛选与胰腺导管腺癌样本有关的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将筛选出的基因作为研究对象,用real-time PCR和蛋白质印迹法验证该基因在胰腺导管腺癌中的表达。通过改变胰腺导管腺癌细胞中该基因的表达水平观察其与TGF-β1之间的关系。结果:通过聚类分析和基因功能富集分析筛选出miRNA-21为胰腺导管癌相关基因。MiRNA-21在胰腺导管腺癌患者体内高表达。在miRNA-21过表达的PANC-1细胞中,TGF-β1表达受到抑制;但当miRNA-21的表达受到抑制时,TGF-β1的表达明显上升。结论:MiRNA-21在胰腺导管腺癌患者体内高表达,可调控TGF-β1的表达,从而参与胰腺导管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PBL教学结合LBL教学在临床微生物学实验中的初步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一直采用的是LBL的教学模式,随着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设想引入PBL的教学模式,试对这一设想做一初步阐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老年人原发性肝癌肝切除围手术期肝功能不全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以提高其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原发性肝癌肝切除病例62例,老年组(60以上)32例,非老年组(60以下)30例,分析围手术期老年组与非老年组、肝门阻断组和非阻断组、出血量多组(>500ml)和出血量少组(<500ml)的肝功能变化.结果 老年组和非老年组手术后肝功能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阻断组与非阻断组术后第1天ALT分别为609.5±526.9U/L和289.4±262.1U/L(P<0.05),有显著差异;出血量多组与出血量少组比较,ALT分别为术后第1天733.2±492.4U/L和197.4±113.0U/L(P<0.05)、第3天683.4±415.0U/L和152.8±100.6U/L(P<0.05)、第7天299.2±260.7U/L和82.8±64.0U/L(P<0.05)、第10天73.9±22.2U/L和44.7±13.4U/L(P<0.05),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老年人围手术期肝功能不全主要原因为术中大出血,其次是肝门阻断,年龄不是关键因素.加强术前肝功能及其代偿的评估,提高手术技能减少术中出血等对肝脏的侵袭,提升术后护肝处理是防治老年人围手术期肝功能不全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