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7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回顾性分析开窗支架型血管治疗近肾腹主动脉瘤(AAA)的初步结果。方法4例合并严重疾病无法行开放手术的近肾AAA患者,根据术前CT数据定制个体化开窗支架型血管。于全身麻醉下置人此支架型血管并置入肾动脉支架。结果术后即时造影示各分支血管血流通畅,支架形态良好,两例有少量近端I型内漏。术后3个月复查4例患者支架形态正常,两例I型内漏均消失,但另一名患者出现Ⅱ型内漏。结论应用个体化开窗支架型血管治疗近肾AAA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青岛市某区小学生早餐营养知识及行为,为学生的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青岛市某区3所小学的3~6年级1 54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1 543名学生,74.72%的学生每天都吃早餐,25.15%的学生不能保证每天吃早餐,0.13%的学生每天都不吃早餐;59.95%的学生早餐质量不达标."时间不够"(占45.13%)和"没有食欲"(占28.21%)为不吃早餐的主要原因,19.18%的学生了解营养早餐应包括哪些内容;68.08%的学生吃早餐注重的是营养,25.17%注重味道;78.20%认为每天必须吃早餐.[结论]青岛市某区小学生对早餐的重视和营养知识均较欠缺.早餐质量也待改善,对该人群加强营养宣传教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腔内修复术(EVAR)治疗肾下型腹主动脉瘤(AAA)合并糖尿病(DM)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中远期疗效的因素。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14年6月符合纳入标准的103例AAA合并DM患者行EVAR治疗并进行随访。结果88例(85.43%)患者完成最终有效随访,中位随访时间3.59年,最长随访时间10.32年。随访期间共发生25例死亡,远期全因死亡率为24.3%。随访期间共发生介人相关并发症6例(5.8%)。随访期问二次干预2例,二次干预率为1.9%。术后5年累积生存率为70%,术后10年累积生存率为6l%。结论EVAR手术对AAA合并DM患者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腹主动脉瘤是最常见的动脉瘤,90%的腹主动脉瘤是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多发病于40岁以后,男女发病比例为10:1。腹主动脉瘤的最终结局是破裂,如为前壁破裂,其病死率高达90%。手术切除动脉瘤同时重建腹主动脉血流是行之有效的传统治疗方法。目前择期手术病死率低于5%,但对于合并心、脑、肺、肾等重要脏器疾患的高龄患者,其手术病死率可高达60%。  相似文献   
6.
<正>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于2008年在《Chest》上发表了其最新(第8版)血栓栓塞性疾病抗栓治疗指南(简称为ACCP-8)[1]。ACCP-8相较之前发布的指南,加入了近年来新获得的循证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7.
8.
北京、河南新乡中学生艾滋病相关调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了解北京市、河南新乡市两地部分中学生对艾滋病(AIDS)及相关知识、态度、行为(KAP)现状.方法选取北京西城区5所中学、河南新乡市3所中学的中学生462名,采取KAP问卷调查.结果北京市和新乡市两地中学生知道3条传播途径的比例为分别为78.5%和51.3%(P<0.01),知道日常生活接触不传播艾滋病的比例各占48.2%和33.2%(P<0.01),在学校学过有关AIDS知识的比例分别为80.6%和41.3%(P<0.01),差异均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而两地中学生愿意与AIDS病人和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同班学习的比例分别仅为34.6%、31.4%,看过描写性行为作品的比例分别为24.6%和22.9%,反对婚前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56.5%和64.9%,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在中学生尤其是中小城市的中学生中,尽快开展科学、系统的性知识和预防HIV/AIDS知识的健康教育,并加强对中学生性态度、性行为的引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抗凝治疗对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滤器通畅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2月至2007年12月138例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置入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的患者.男性75例,女性63例,平均年龄65岁.随访其口服华法林时间和下腔静脉滤器的通畅状况.按口服华法林的长短分为未抗凝组(n=41)、抗凝A组(口服华法林≤6个月,n=20)和抗凝B组(口服华法林>6个月,/1,=77).X~2检验比较各组患者的滤器闭塞率,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各组的平均滤器通畅时间和1、3年滤器累计通畅率,Log-rank法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 本研究死亡16例,其中1例患者死于肺栓塞.确定为终点事件者为19例(13.8%).未抗凝组、抗凝A组和抗凝B组之间滤器通畅率(87.8%、75.0%和8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8).三组滤器通畅时间和1、3年的滤器累计通畅率(87.1%、80.O%、94.8%和87.1%、74.3%、85.4%)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227).结论 抗凝治疗对滤器置入术后滤器通畅率的提高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CCl4导致肝硬化和门脉高压的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