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2.
目的:640CT在无心率(律)控制下对基础心率(HR)高及快速性心律失常(心房纤颤、频发早搏)患者行冠脉CTA的图像质量分析,并与冠脉造影诊断符合率的研究,进一步扩大冠脉CTA的适应症。方法:前瞻性入选2011年8月30日至2014年1月30日期间,不控制心率行冠脉CTA的212例患者,将患者按心室率分成3组(≤65次/min,6580次/min,≥80次/min);比较3组患者图像质量;同时对212例患者行冠脉造影,对比3组患者冠脉CTA与冠脉造影的诊断符合率;并评价快速性心律失常(心室率快的房颤、频发早搏)患者图像质量与冠脉造影诊断符合率。结果:3组患者共212例,3组图像质量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212例患者冠脉CTA与冠脉造影检查对比,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其中心率在≥80次/min以上的基础心率高及心律失常(心房纤颤、频发早搏)组中,灵敏度96%,特异度99%,阳性预测值98%,阴性预测值99%,诊断符合率99%;快速性心律失常(心房纤颤、频发早搏)亚组中,图像质量与前3组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敏感度96%,特异度99%,阳性预测值96%,阴性预测值99%,诊断符合率99%。结论:640CT成为冠心病中危以上人群的一种更为精准的初筛手段;尤其成为基础心率高(≥80次/min)及快速性心律失常(心房纤颤、频发早搏)患者一种无创、经济、可靠、准确的冠心病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分析加味桔梗杏仁煎对肺气郁闭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的肺部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集2020年1月28日—2020年2月28日本院收治的34例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辨证为肺气郁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加味桔梗杏仁煎中药颗粒剂,1剂/d,分2次服.两组疗程均为14d.统计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胸部CT、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后,舌苔好转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部CT 14 d肺病灶吸收率观察组为70.6%,对照组为41.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异常.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加味桔梗杏仁煎颗粒剂治疗病毒性肺炎,可促进肺部炎症的吸收,缩短病程,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MSCT对成人肠套叠病因学诊断价值.方法 对40例MSCT诊断成人肠套叠并经手术治疗患者的CT、手术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小肠套叠12例,结肠套叠18例,回盲部肠套叠10例,手术均发现有原发病变.良性病变14例(35.0%),恶性病变26例(65.0%),小肠套叠主要为良性病变(58.3%),结肠套叠主要为恶性肿瘤(88.9%),回盲部肠套叠良恶性病变各占一半.良性病变以息肉、腺瘤和脂肪瘤多见(71.4%),恶性病变以结肠癌和淋巴瘤多见(88.5%).原发病术前CT检出率77.5% (31/40),术后回顾CT检出率87.5% (35/40).回顾性分析,CT平扫和增强的原发病检出率分别为73.3% (22/30)和90.9% (20/22).术后判断CT检出的35例原发病性质,正确31例,错误3例,l例未能判断,准确率88.6% (31/35).结论 MSCT对成人肠套叠及其病因学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同步肾动脉和肾盂输尿管显影在腔镜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2例术前CT分次注射造影剂同步肾血管和肾盂输尿管显影的影像资料,评估其对腔镜手术的临床价值。结果12例中因2例肾重度积水行输尿管肾盂逆行造影与肾动脉同步显影外,10例肾盂输尿管与肾动脉同步显影良好。肾盂输尿管全程显影8例,2例肾盂肾盏显影。显示4级以上肾动脉11例,显示3级肾动脉1例。所有病例行腔镜手术并证实术前诊断。结论同步肾动脉和肾盂输尿管显影技术可了解术前肾盂输尿管及其血管的解剖信息,为泌尿系疾病病因学的诊断、术前术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以减少腔镜手术的风险提供重要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CTA)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对川崎病(KD)合并冠状动脉瘤(CAA)中远期随访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320排CTA、TTE进行中远期追踪随访8例KD合并CAA患儿。结果 8例患儿平均发病年龄(41.63±22.70)月,随访时间(43.50±10.99)月。急性期TTE诊断冠状动脉巨大瘤(GCAA)3例,中小瘤5例,共累及冠状动脉16/32支(50.0%)。随访观察终点时TTE示GCAA 3例及中小瘤2例仍存在,另3例小瘤消退,仍累及冠状动脉6/32支(18.6%)。随访观察终点时320排CTA检查示累及冠状动脉7/32支(21.9%),分布部位与TTE基本一致;另发现左回旋支扩张1例,右冠状动脉(RCA)远段GCAA 1处、血栓2处、狭窄1处、钙化2处。结论 KD引起的CAA可长期存在,GCAA后期可发生冠状动脉血栓、狭窄或钙化。TTE观察近中段冠脉改变敏感可靠,但对于中远段冠脉损害的观察有局限性。320排CTA能较全面地观察各支冠状动脉的病变,尤其对急性期后冠状动脉血栓,钙化及近、远端狭窄的观察敏感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灶癌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莞康华医院23例经手术证实的甲状腺微灶癌的MSCT表现,观察病灶分布、周围侵犯、钙化、淋巴结转移及强化特点。均行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肿瘤均侵及一叶,呈低密度小结节,位于甲状腺包膜下,部分病灶侵犯包膜,合并钙化者7例,表现为点状及沙粒样钙化。增强扫描后呈条片状及结节样不均匀强化。CT平扫时肿块的CT值多小于56Hu;增强扫描后达峰时间较晚,峰值较低,多数小于100Hu。结论 MSCT有助于甲状腺微灶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64层CT血管成像评价冠状动脉斑块处血管顺应性及斑块处冠状动脉弹性重塑情况。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09年12月间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患者共117人。测量冠状动脉节段共468节段,存在斑块节段共114处。分析冠状动脉斑块处血管顺应性,及其与脉压、平均动脉压斑块厚度变化率及斑块处冠状动脉弹性重塑指数的相关性。结果冠状动脉斑块处血管顺应性与正常冠状动脉血管顺应性之间存在差别,P〈0.001;斑块处冠状动脉血管顺应性与脉压及平均动脉压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斑块处冠状动脉弹性正性重塑(ERI〉0)32节段,无明显重塑者(ERI=0)20节段,负性重塑者(ERI〈0)62节段。结论冠状动脉斑块处血管顺应性可较好反映冠状动脉血管壁弹性改变。  相似文献   
9.
许开元  胡国栋  王彬  朱浪涛  何祥发  肖丹丹   《放射学实践》2010,25(12):1349-1353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测量和计算冠状动脉相关弹性参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09年10月本院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患者资料共86例,通过测量冠状动脉344节段在收缩期、舒张期的动脉管径变化,分析冠状动脉各段相关动脉弹性参数及其与脉压及平均动脉压的相关性,分析冠状动脉顺应性与收缩压的相关性,包括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结果:冠状动脉各支血管顺应性参数间存在差别,Friedman T检验,P=0.001,冠状动脉各支血管顺应性与脉压及平均动脉压呈负相关,其余冠状动脉弹性相关参数与脉压及平均动脉压相关性较差;冠状动脉顺应性与收缩压呈负相关(P〈0.05)。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可作为一种冠状动脉管腔测量的有效方法,冠状动脉顺应性可较好反映正常冠状动脉血管壁弹性。  相似文献   
10.
64层螺旋CT头、颈部动脉扫描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对比两组不同螺距及球管旋转时间对64层螺旋CT头、颈部动脉血管联合扫描的影响,以获得合理的扫描参数。方法:随机选择临床疑有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40例,随机分成A组(球管旋转时间0.5s/r,螺距1.0)、B组(球管选旋转时间0.75s/r,螺距0.8),其他扫描参数不变,根据颈动脉、颈静脉远、中、近各段CT强化值,综合对比不同扫描参数对成像的影响。结果:40例患者图像均能重建并进行诊断,对头、颈部动脉的显示,A组较B组更能有效避免静脉显影的干扰。结论:利用64层螺旋CT头、颈部动脉血管联合扫描,选择合理的扫描参数,可在动脉期内完成扫描,有效减少静脉成像对动脉成像的干扰,获得较为单纯的动脉期图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