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对女性不孕症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对158例不孕症妇女进行腹腔镜检查,对发现的盆腔疾病进行相应的治疗统计.结果 腹腔镜检查发现不孕症的盆腔器质性病变158例,检查阳性率为100%.其中一侧或双侧输卵管阻塞并盆腔粘连76例,占48.1%,子宫内膜异位症40例,占25.32%,多囊卵巢25例,占15.82%.原发性不孕术后妊娠率为74.07%,继发性不孕为84.38%.结论 输卵管阻塞、盆腔粘连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女性不孕症的主要病因.腹腔镜对诊断女性不孕症的盆腔病因以及针对性治疗有着良好的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早期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0年1月行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120例(132髋)患者作为试验组,选择同期接受常规外侧切口手术76例(82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假体位置及Harris评分等。结果术后2组患者假体位置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试验组在术后3,6个月Harris评分较对照组高;术后1年,2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外侧小切口全髋置换术术后早期在功能及软组织损伤上比常规切口全髋置换有明显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差异减小。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的中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母胎ABO血型不合孕妇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和生育的IgG抗体效价有所升高(≥1:64)的孕妇864例。评价孕妇产前效价并对新生儿溶血病进行检查,确定丈夫血型、孕妇年龄、孕次等因素对孕妇IgG抗体效价分布及胎儿溶血病发生率影响。结果小年龄组662例孕妇中IgG抗体为1:64者261例,IgG抗体≥1:512者46例,而大年龄组202例孕妇中IgG抗体为1:64者35例,IgG抗体≥1:512者68例,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孕妇孕次的增加,效价呈显著升高趋势;新生儿发生溶血病265例中发生贫血97例(36.60%)。结论孕妇年龄和孕次的增加,其效价会增加,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5.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9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因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90例,在常规治疗(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片等)无效后,宫颈注射或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观察阴道出血减少情况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90例患者中81例效果显著(90.00%),8例有效(8.89%),1例无效(1.11%),子宫收缩痛15例(16.67%),恶心、呕吐、腹泻9例(10.00%)。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6.
江少如  许少榆  吴素芳 《广东医学》2012,33(16):2460-2461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otal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TLH)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totalabdominal hysterectomy,TAH)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TLH(A组)与50例TAH(B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手术时间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A组显著少于B组(P<0.05);平均住院费用A组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 TLH较TAH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但费用较高,临床医师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应做多方面的综合考虑,以便取得最佳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宫颈癌根治术后的后腹膜关闭与否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260例行子宫广泛切除并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宫颈癌患者,其中开放后腹膜组115例,关闭后腹膜组145例,对比2组在手术时间、术后淋巴囊肿形成、下肢淋巴回流障碍或静脉血栓形成出现的下肢肿胀以及肠梗阻发生的差异。结果:开放后腹膜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关闭后腹膜组(P〈0.05);开放后腹膜组患者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关闭后腹膜组(P〈0.05);开放后腹膜组术后因淋巴回流障碍或静脉血栓形成出现下肢肿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关闭后腹膜组(P〈0.05);术后发生肠梗阻的情况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根治术行盆腔淋巴结清扫后开放后腹膜可缩短手术时间,并且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李从铸  许少榆  周莉  朱彦 《中国肿瘤临床》2010,37(21):1242-1244
目的:分析术前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将1995年11月~2008年12月期间,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259 例宫颈肿瘤最大径>4cm的ⅠB2~ⅡB 期宫颈癌患者分为3 组,其中术前同步放化疗组(A组)64例,术前单纯放疗组(B 组)73例,直接手术组(C 组)122 例,对比A 组和B 组术前放化疗或放疗后宫颈肿块消退情况、不良反应,以及A 组、B 组和C 组3 组术后病理分析宫颈浸润、宫旁浸润、阴道浸润、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患者生存情况分析。结果:宫颈肿块体积术前同步放化疗组术前放化疗后较术前单纯放疗组术前放疗后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同步放化疗组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与术前单纯放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病理分析显示术前同步放化疗组宫颈浸润明显少于术前单纯放疗组及直接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管浸润术前同步放化疗组明显少于术前单纯放疗组及直接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宫旁浸润、阴道残端浸润及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情况分析3 组1、3、5 年生存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术前行同步放化疗其疗效肯定,且安全可行,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10.
江少如  许少榆 《医学临床研究》2012,(7):1325-1326,1329
【目的】探讨不同的子宫体切除方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行子宫切除的妇女100例,其中行改良子宫切除术(保留子宫双侧少量浆肌层以达到保留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对卵巢的血供)50例为A组,行传统子宫次全切除术50例为B组。观察两组的更年期症状,比较术前、术后1年、2年、3年血清中性激素水平。【结果】术后2年、3年,A组与B组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2年、3年血清中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孕激素(P)的水平,A组与B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术前、术后各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血清中FSH、E2、P水平在术后2年、3年及促黄体激素(LH)水平在术后3年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子宫动脉上行支对卵巢功能影响较大,保留子宫双侧少量浆肌层的子宫切除术可以避免因子宫切除对卵巢的损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