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开放性骨折针道感染的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开放性骨折针道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20例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开放性骨折的针道分泌物或渗出物进行细菌培养,同时拟对11个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临床分析和单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生针道感染11例,感染率9.0%.针道感染主要危险因素是固定时间,伤情,合用激素与否,和有无伴有糖尿病.结论针道感染的高危因素为固定时间,伤情,合用激素与否,和有无伴有糖尿病.因而,对有高危因素存在的支架固定治疗者固定针的针道要监测各项感染指标,避免针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分析骨牵引针道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 12 0例应用骨牵引治疗的患者的针道分泌物或渗出物进行细菌培养 ,同时拟对 11个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临床分析和单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生针道感染 11例 ,感染率 9.0 %。针道感染主要危险因素是固定时间 ,伤情 ,合用激素与否 ,和有无伴有糖尿病。结论 针道感染的高危因素为固定时间 ,伤情 ,合用激素与否 ,和有无伴有糖尿病。因而 ,对有高危因素存在的骨牵引治疗者牵引针的针道要监测各项感染指标 ,避免针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对原发性骨质疏松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8月龄雌性新西兰兔,摘除双侧卵巢法建立Ⅰ型骨质疏松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单纯去卵巢组(OVX)、葡萄糖酸钙组(OC)和葡萄糖酸钙+1,25(OH)2D3组(OCR)。采用3岁龄新西兰雌兔和4岁龄新西兰雄兔,作为Ⅱ型骨质疏松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葡萄糖酸钙组(Calcium)、葡萄糖酸钙+1,25(OH)2D3组(CR)。所有实验动物行双侧桡骨骨折模型。OC组和Calcium组单纯给予葡萄糖酸钙,OCR组和CR组给予葡萄糖酸钙和1,25(OH)2D3。于给药后2、4、8周给各实验组拍骨折X线片,8周测定各实验组骨痂、腰椎的骨密度(BMD),对骨痂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给药8周后,OCR组的X线评分、腰椎和骨痂骨密度均较OVX组和OC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CR组的X线评分、腰椎和骨痂骨密度均较Control组和Calcium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1,25(OH)2D3对Ⅰ型和Ⅱ型骨质疏松骨折愈合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淫羊藿黄酮干预对被动吸烟大鼠骨量与骨形态学指标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用2月龄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A、B、C、D、E和F 6个组,经实验干预完毕后,测定或观察:①股骨和腰椎骨密度;②胫骨上段松质骨骨形态计量学静态指标中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目、骨小梁分离度;③胫骨上段松质骨成骨细胞、破骨细胞计数;④分析骨密度与骨形态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股骨和腰椎骨密度A、D、E、F组较B组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其他各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D、E、F组的骨密度随淫羊藿黄酮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胫骨上段松质骨骨形态计量学静态指标中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厚度和骨小梁数目中A、C、D、E、F组较B组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较A组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F组随淫羊藿黄酮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骨小梁分离度中A、C、D、E、F组较B组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P<0.05);C、D组较A组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F组随淫羊藿黄酮剂量的增加而降低,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胫骨上段松质骨成骨细胞计数和破骨细胞计数中A、C、D、E、F组较B组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F组较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F组随淫羊藿黄酮剂量的增加而升高,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和腰椎骨密度与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目和成骨细胞计数呈明显正相关(r=0.734、r=0.701、r=O.72l及0.706,P<O.05;r=、0743、r=O.708、r=O.712及O.717,P<O.05).股骨和腰椎骨密度与骨小梁分离度和破骨细胞计数呈明显负相关(r=-0、734和-0.706,P<O.05;r=-0.743和-O.707,P<.05).结论 淫羊藿黄酮干预可明显改善被动吸烟大鼠的骨密度和骨形态学指标,且骨密度与骨形态学指标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dihydroxyvitamin D3,1,25(OH)2D5)对原发性骨质疏松骨折愈合中骨形态计量学的影响。方法通过对I型骨质疏松骨折模型和Ⅱ型骨质疏松骨折模型进行1,25(OH)2D3干预,8周后对骨痂组织进行形态计量学测定。结果在I型骨质疏松骨折模型和Ⅱ型骨质疏松骨折模型中,1,25(OH)2D3干预组的骨体积和骨小梁厚度均较无1,25(OH)2D3干预组显著提高(P〈0,05或P〈0.01),1,25(OH)2D3干预组的骨小梁间距较无1,25(OH)2D3干预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1,25(OH),D、对I型和Ⅱ型骨质疏松骨折愈合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膝关节微创外科围手术期创伤应激反应的激素水平、C-反应蛋白(CRP)和机体能量代谢的变化。方法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病人16例,交叉韧带损伤病人26例,均为闭合性损伤。分为A组22例膝关节关节镜微创外科手术,B组20例切开关节直视下手术。两组患者于手术前1d,手术后1d和手术后3d早晨分别抽取空腹静脉血离体后检测胰岛素、生长激素、皮质醇、CRP。同时测定静息能量消耗(REE)和呼吸商(RQ)。结果胰岛素在B组患者手术后第3天与术前比较有明显下降。生长激素、皮质醇、CRP术后上升在B组明显高于A组(P<0.05)。两组患者静息REE术后较术前显著增加,而术后B组患者REE明显高于A组(P<0.05)。两组患者RQ术后较术前均有显著下降。结论膝关节关节镜微创外科手术创伤小,应激水平低,对患者代谢影响小,有利于机体应激激素、氮平衡和能量代谢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正常新生大鼠颅骨中分离培养大批成骨细胞并进行功能鉴定。方法 将新生SD大鼠处死,无菌条件下取出颅骨,剔净后剪成1mm×1mm×1mm碎块,0.1%胶原酶Ⅱ消化15min,碎骨块接种于培养瓶中培养,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学及钙化结节、碱性磷酸酶染色进行鉴定。结果 用改良组织块法分离的大鼠成骨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可维持其在体内的功能:合成碱性磷酸酶,最终能形成矿化结节。结论 用改良组织块法进行大鼠成骨细胞培养,方便易行,可分离、培养大量高纯度成骨细胞,在体外传代后仍保留其表型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 4 5例创伤性浮膝治疗的经验 ,探讨创伤性浮膝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8年 6月~ 2 0 0 4年 4月共收治 4 5例浮膝损伤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情况。治疗方法分为交锁髓内钉 ,钢板内固定。将两组的疗效、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半年~ 6年的随访 (平均 2 .7年 ) ,采取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者优良率为95 % ,其疗效、预后优于非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组 (P <0 .0 5 ) ,后者优良率为 75 %。结论 创伤性浮膝是一种重度不稳定损伤 ,在治疗中采取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并结合CPM ,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腰椎间盘微创外科围手术期应激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微创外科围手术期创伤应激反应的激素水平、C -反应蛋白 (CRP)和机体能量代谢的变化。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 93例 ,分为A组 (5 0例 )行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 (MicroendoscopicDiscectomy ,MED)即微创外科手术 ;B组 (4 3例 )行传统椎板开窗直视下腰椎间盘摘除术。两组患者于手术前 1天、手术后 1天和手术后 3天早晨分别抽取空腹静脉血离体后检测胰岛素、生K激素、皮质醇、C -反应蛋白 (CRP)。同时测定静息能量消耗(REE)和呼吸商 (RQ)。结果 胰岛素水平在B组患者手术后第 3大与术前比较有明显下降。生长激素、皮质醇、C -反应蛋白 (CRP)水平术后上升B约明显高于A组 (P <0 .0 5 ) 。两组患者静息能量消耗 (REE)术后较术前显著增加 ,而术后B组患者REE明显高于A组 (P <0 .0 5 ) 。两组患者呼吸商 (RQ)术后较术前均有显著下降。结论 腰椎间盘微创外科手术创伤小 ,应激水平低 ,对患者代谢影响小 ,有益于机体应激激素、氮平衡和能量代谢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作者已通过实验证实,被动吸烟可以增加大鼠骨吸收,最终导致骨质疏松.淫羊藿黄酮有促进骨形成防止骨丢失的作用.观察淫羊藿黄酮干预对被动吸烟大鼠骨密度与骨生物力学指标的影响,并分析骨密度占骨生物力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实验于2005-01/12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湘雅医院动物实验室和中心实验室完成,对动物的处置方法符合动物伦理学要求.选择SD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6组(n=10):即空白对照组、被动吸烟组、被动吸烟 钙组、淫羊藿黄酮75,150,300mg/(kg·d)组,后5组大鼠按密室熏烟法被动吸烟4个月,每天灌服钙剂及淫羊藿,给药4个月.干预完毕后测定股骨和腰椎骨密度、L4椎体力学性能指标、股骨结构力学性能指标及材料力学性能指标,并分析骨密度与骨生物力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6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被动吸烟组大鼠的股骨和腰椎骨密度、L4椎体力学性能指标、股骨结构力学性能指标及材料力学性能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与被动吸烟组比较,被动吸烟 钙组、淫羊藿黄酮各剂量组上述指标均得到改善(P<0.05).②股骨和腰椎骨密度分别与腰椎体力学性能指标中弹性模量、最大载荷、最大应力、变形位能、结构刚度,股骨结构力学性能指标中最大载荷、破坏载荷、变形位能、结构刚度和股骨材料力学性能指标中弹性模量、最大应力、最大应变、破坏应力呈正相关(股骨骨密度:r=0.802~0.822,P<0.05;腰椎骨密度:r=0.784~0.843, P<0.05).结论:淫羊藿黄酮可改善和提高被动吸烟大鼠骨密度、椎骨力学性能、股骨结构力学性能和材料力学性能,且骨密度与骨生物力学指标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