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国内外干扰素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国喜  袁茵 《医药导报》1995,14(4):155-156
报告干扰素的分类,特性,临床应用进展及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T细胞是一类在机体免疫应答中起核心作用的免疫活性细胞。T细胞的分化发育指来自骨髓的淋巴样祖细胞(lymph-oid pregnitors)进入胸腺增殖、分化,并从胸腺皮质迁移至髓质,成为成熟T细胞的过程。长期以来,T细胞发育的体内外研究一直依赖于胸腺。但人或鼠的胸腺组织来源有限且取材困难,加大了T细胞发育的研究难度。近年来,随着T细胞发育过程中一些关键分子的发现及其研究的不断深入,一种可高效诱导造血干/祖细胞在体外向T细胞分化的简单模型骨髓基质细胞OP9-DL1体外培养系统得以建立,这种系统的出现大大简化了T细胞分化发育的研究,本文将就其在T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分化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三七皂苷类成分是从五加科植物三七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一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保护神经系统、保护心血管系统、抗肿瘤、降糖降脂等多种药理作用。目前,三七皂苷类成分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中风、中风后遗症、高血压病、冠心病和阿尔兹海默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尤其对于中风、中风后遗症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近年来,关于三七皂苷类成分保护神经系统的机制不断被发掘,为了推进三七皂苷类成分在防治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方面的研究,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报道,对近年来三七皂苷类成分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进行总结,主要包括调控电压门控离子通道、保护神经细胞、抑制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血管新生、降低兴奋性神经毒性、保护神经血管单元等几个方面。虽然三七皂苷类成分对神经系统的保护机制主要涉及以上几个方面,但是对于其某些部分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需要借助分子生物学、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为三七皂苷类成分发挥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主要照顾者心理干预(压力管理、情绪管理及行为促进指导)对社区脑卒中患者自主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80例康复期社区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表法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0例。干预组对其主要照顾者进行每周2次,每次40 min的心理干预,主要干预内容为压力管理、情绪管理及行为促进指导,共2周。对照组未进行心理干预。2组主要照顾者分别于第1次心理干预后的第2,15,30天对患者的自主锻炼依从性进行评分并且进行比较。结果:心理干预以及时间因素对脑卒中患者自主锻炼依从性得分均有主效应(P=0.000),心理干预与时间因素存在交互作用(P=0.000)。对照组患者依从性得分随时间增加,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依从性得分随时间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主要照顾者的心理干预显著增加了康复期社区脑卒中患者自主锻炼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流浪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与问题行为的关系。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长处与困难问卷(SDQ)对129名流浪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生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得分显著低于女生(t=-4.985,-4.720,-2.291,-3.798,-4.826,-3.623;P0.05);男生敌对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3.573,P0.01);二次以上流浪的儿童焦虑、偏执、强迫显著高于初次流浪的儿童(t=2.55,1.98,2.272;P0.05);留守过的流浪儿童偏执、精神病性分数显著高于未留守过的流浪儿童(t=2.398,2.234;P0.05)。流浪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行为问题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亲社会行为相关性较弱(P0.05)。结论负性经历对流浪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有负性影响,心理健康水平与问题行为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胎头吸引术副损伤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茵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4):412-413
目的总结胎头吸引术副损伤的防治办法,保证母婴安全。方法选取我院24例实行胎头吸引术引起副损伤的患者,逐个进行分析,总结发生的原因。结果经过治疗,各类副损伤全部治愈。结论准确判断是否需要行胎头吸引术和采用科学熟练的操作技术,是预防副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根据生物技术药物的发展趋势和现状,分析开设生物技术药物药动学这一创新课程的必要性,提出该课程理论课教材和教学内容选择的一些看法和建议,介绍包括药物动力学实验在内的基因工程制药综合性实验课的实施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新兵的职业压力程度和主要的防御方式,并研究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问卷测评某部64例新兵的职业压力和防御方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女性新兵被试的职业压力较男性高;新兵与普通人群的防御方式相比,更多采取成熟的防御方式.除退缩外,较少采取升华、压抑和期望的防御方式.结论 被试者的职业压力程度与个体的成熟和不成熟防御方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抗氯霉素单克隆抗体4D10的特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抗氯霉素单克隆抗体4D10进行纯化与特性鉴定,以获得可用于检测氯霉素残留试剂盒的单克隆抗体。方法用两步硫酸铵法和G蛋白亲和层析法纯化单克隆抗体,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竞争ELISA等方法测定抗体效价、特异性、敏感性与亲和性以及抗体与其它氯霉素结构类似物的交叉反应率。结果纯化后抗体的纯度高达95%;对抗体进行相关性质的鉴定得出:4D10效价为1∶2.56×105,其亲和力常数可达2×108M-1,该抗体与CAP-BSA,CAP-OVA有反应,与BSA、OVA无反应;与氯霉素琥珀酸钠、氯霉素反应,而与其它氯霉素结构类似物无交叉反应。结论抗氯霉素单克隆抗体4D10效价高、特异性强、亲和力高,可利用该抗体制备检测氯霉素残留的ELISA试剂盒。  相似文献   
10.
何江军  毛文君  杨德华  袁茵 《西部医学》2010,22(10):1844-1845
"闪回"是一种电影艺术手法,"闪回"症状是个体不由自主地、反复地回忆灾难的图像,伴随强烈的情绪和生理反应,在灾后的心理治疗中经常出现。本文描述了"闪回"症状的表现,提出七种行之有效的治疗策略和对治疗该症状的思考,以期帮助患者走出灾后心理阴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