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0 毫秒
1.
目的:探讨GYY4137对精索静脉曲张(VC)大鼠附睾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假手术+GYY4137组、VC组、VC+GYY4137组。建立大鼠VC模型,取附睾组织HE染色,观察附睾组织病理变化;检测附睾组织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IL-1β、IL-6及TNF-α蛋白表达水平;Real-time PCR法检测IL-1β、IL-6及TNF-α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VC组HE染色显示附睾结构紊乱,管腔直径减小,附睾管内异常脱落的精子聚集成团;MDA水平显著升高,SOD活性显著降低(P<0. 05);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示IL-1β、IL-6、TNF-α蛋白及mRNA水平显著上调(P<0. 05)。与VC组相比,GYY4137治疗组HE染色显示附睾损伤明显改善;MDA水平显著降低,SOD活性显著升高(P<0. 05);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示IL-1β、IL-6、TNF-α蛋白及mRNA水平显著下调(P<0. 05)。结论:VC大鼠附睾组织损伤、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水平显著增加,而GYY4137能通过下调MDA水平,增加SOD活性,下调IL-1β、IL-6及TNF-α水平,减轻VC大鼠附睾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减轻附睾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开放手术与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两种术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VIP、CNKI、CBM和WANFANG数据库,查找所有比较开放和腹腔镜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2年6月,同时筛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质量标准的RCT,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研究,86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在安全性方面:与开放手术相比,经腹腔镜手术住院时间较短[SMD=2.15,95%CI(1.30,3.01),P〈0.000 01],单侧手术时间较短[SMD=0.59,95%CI(0.20,0.97),P=0.003],双侧手术时间较短[SMD=1.21,95%CI(0.29,2.13),P=0.01],术中出血量较少[SMD=1.58,95%CI(0.09,3.07),P=0.04];②在有效性方面:术后精子密度、精子活率、症状改善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放与经腹腔镜两种术式相比,有效性相似,但经腹腔镜手术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却更少,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retrograde intrarenal stone surgery,RIRS)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1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RIRS的64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24例,女216例。年龄(46.2±12.8)岁。结石最大径(1.4±0.7)cm。肾下盏结石126例,非肾下盏结石514例。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196例,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结石118例,单侧肾结石236例,双肾结石90例。104例术前留置双J管。马蹄肾8例,孤立肾合并肾功能不全30例,盆腔异位肾合并旋转不良4例,先天性输尿管畸形6例,海绵肾2例。术前血红蛋白(133.2±5.6)g/L,血清肌酐(84.4±12.2)μmol/L。手术均采用全麻,患者取截石位。采用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软镜顺利进入肾盂后首先观察肾盂及各肾盏并寻及结石。使用200μm光纤碎石,钬激光功率为12~45 W(0.5~1.5 J/10~30 Hz),根据实际情况辅助取石网篮套取结石。术中检查各肾盂、肾盏,确保结石已完全粉末化(结石最大径<0.3 cm),留置双J管和尿管。手术均由同等资历的术者完成。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5.6±14.6)min。术后第1天复查血清肌酐(76.0±10.6)μmol/L,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76,P<0.05);血红蛋白(126.4±9.6)g/L,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2,P=0.064)。术后住院时间(4.8±1.5)d。术后3例(0.9%)发生严重并发症,分别为2例脓毒血症,1例包膜下血肿。术后3个月596例获得随访,其中552例达到结石清除标准,结石清除率(stone-free rate,SFR)为92.6%;余44例未达到结石清除标准者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再次输尿管软镜手术或拔除双J管后观察。结石大小(χ^2=29.569,P<0.05)和位置(χ^2=44.949,P<0.05)是SFR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石大小不是影响SFR的独立危险因素(P=0.639),结石位置是影响SF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3)。结论RIRS对于上尿路中小结石患者是一种可靠的治疗方式,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安全性高。但对于大结石及肾下盏结石的治疗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肾下盏结石是影响RIRS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腹途径腹腔镜辅助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RIRS)治疗盆腔异位肾结石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采用经腹途径腹腔镜辅助PCNL或RIRS手术方法治疗的6例盆腔异位肾结石病例。对患者术前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异位肾位置、结石大小、结石数量、结石位置、特殊病史)和术中、术后的基本情况(包括通道大小、手术时间、曲卡、肾造瘘管、腹腔引流管、双J管、结石清除率和住院时间)进行分析和总结。 结果腹腔镜辅助PCNL和RIRS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92 min和85 min,其平均结石最大径分别为19 mm和12 mm。RIRS术后的平均住院时间(3 d)短于腹腔镜辅助PCNL(5 d),其手术成功率分别为60%(3/5)和100%(3/3)。两种方法都没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复查均没有结石残留。 结论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盆腔异位肾结石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RIRS在微创和住院时间方面具有优势,腹腔镜辅助PCNL则能够应对更大的结石负荷和更复杂的肾脏结构,其手术成功率亦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中医药治疗肛门瘙痒症的发展概况、研究热点,预测其发展趋势,为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fang)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数据库自建库至2022年11月1日收录的中医药治疗肛门瘙痒症的相关文献,利用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对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440篇文献,近40余年中医药治疗肛门瘙痒症的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09—2022年为快速发展阶段;核心作者共有55位,徐利是发文最多的作者,核心作者之间形成了以徐利、陈智耶、陈莹璐为代表的研究团队;广东省中医院是发文最早的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是发文最多的机构;核心期刊共有8种,《中国肛肠病杂志》为发文量最多的核心载文期刊;原发性肛门瘙痒症、顽固性肛门瘙痒症以及术后肛门瘙痒症是该领域重点研究对象,肛门瘙痒症的发病机制、灸法治疗肛门瘙痒症的作用机制、中医辨证论治以及临床疗效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结论 中医药治疗肛门瘙痒症领域的研究热点不断扩大,未来需要加强各机构之间的学术交流,开展高质量、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明确肛门瘙痒症...  相似文献   
6.
膀胱癌是全球排名第九的最常见恶性肿瘤,2012年全球新诊断病例大约429800例,死亡病例约165100例[1].2015年美国大约有74000例新诊断病例和16000例死亡病例[2].在我国,2015年膀胱癌新诊断病例为80500例,约32900人死于该疾病[3].在所有新诊断病例中大约30%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约50%的 MIBC最终发展为远处转移[4-5].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同时行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pelvic lymph node dissec-tion,PLND)以及尿流改道是 MIBC 的标准治疗.近年来,随着手术方法和围手术期管理的不断改进,手术疗效已有所提高.但是,由于患者的年龄、伴随疾病以及手术步骤的复杂性等因素的影响,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约20%~65%,死亡率约1%~8%.另外,根治性膀胱切除和尿流改道对泌尿系统、胃肠道和性功能产生长期影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较年轻患者.虽然原位新膀胱能够将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减到最小,但它不能完全代替原来的膀胱.而且,大多数MIBC患者年龄较大,且伴随多种疾病,不能作为根治性膀胱切除的理想人选.基于上述原因,各种保留膀胱的方法在不断研究改进,并且其有效性也逐渐被认识到.另外,目前许多国家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增加,老年人保留膀胱策略的需求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日益增加.循证医学是遵循科学证据的临床医学,提倡将临床医师个人的临床实践和经验与客观的科学研究证据结合起来,将最正确的诊断、最安全有效的治疗和最精确的预后评估服务于每位具体患者.本文从循证医学角度就 MIBC 保留膀胱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130Cas在膀胱尿路上皮癌(BU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78例手术标本中有70例BUC组织和8例癌旁正常膀胱黏膜组织。在BUC组织中包括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NMIBUC)27例,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MIBUC)43例;其中低度恶性倾向尿路上皮乳头状瘤(PUNLMP)和低分级尿路上皮癌共38例,高分级尿路上皮癌32例。采用量子点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所有标本中p130Cas的表达情况。结果:p130Cas在NMIBUC和MIBUC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40.7%和65.1%(P<0.05);在PUNLMP及低分级尿路上皮癌和高分级尿路上皮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7%和68.8%(P<0.05)。此外,p1 30Cas在BUC中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数目、大小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结论:p130Cas与膀胱肿瘤的浸润和转移存在联系,有可能作为评估膀胱肿瘤恶性程度和预后的有效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量子点免疫荧光和传统免疫组化技术在检测人前列腺组织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表达的效果。方法:用两种方法分别标记人前列腺组织中的PSA,对比两种方法的标记效果,并在实验后1个月内观察量子点免疫萤光标记的稳定性,于实验后当天及20d和30d对荧光强度和密度分成4个等级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分别标记人前列腺组织中PSA的效果具有一致性(K=0.910,P<0.00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PSA的表达均随着肿瘤分级(量子点免疫荧光,r=-0.802,P<0.001;免疫组化,r=-0.749,P<0.001)和分期(量子点免疫荧光,r=-0.745,P<0.001;免疫组化,r=-0.659,P<0.001)的增高而降低;另外,在PSA阳性表达的组织中,量子点荧光的强度及密度在实验10d后未发生明显变化(P=0.157),在实验30d后仍有97.2%清晰可辨。结论:量子点免疫荧光技术是一种有效、稳定的检测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国内中医药防治功能性肛门直肠痛(FARP)相关文献,了解该研究领域的现状、热点及趋势,为中医药防治FARP提供研究方向。方法 检索并筛选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92年1月1日-2022年4月30日收录的中医药防治FARP的相关文献。采用EndNoteX9软件去重,采用VOSviewer1.6.18和CiteSpace5.3R4对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594篇。核心作者104位,其中王业皇发文量最高(9篇),形成了以陆金根、王业皇、丁义江、王振宜、任伟涛、黄德铨等为代表的多个研究团队。南京中医药大学是该领域核心机构。频次较高的关键词有肛门坠胀、混合痔、中药熏洗、临床研究等。研究热点经聚类分析,形成了肛门坠胀、中药熏洗、肛缘水肿、子宫大小、肛门坠痛、临床疗效、中医药治疗、中药坐浴、临床研究、里急后重、中药灌肠11大聚类。关键词时间线分析和突现分析显示,生物反馈、湿热下注、中药坐浴、生活质量、电针可能是今后中医药防治FARP领域研究热点。结论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064 nm超脉冲激光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泌尿外科住院的8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体积(73±25)ml(41~159)ml,均行1064 nm超脉冲激光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手术方法:在平精阜外左侧5点于外括约肌近侧处用镜鞘侧压裂开加镜鞘弧形逆推的方式找到前列腺外科包膜平面,用1064 nm超脉冲激光进行汽化切割和止血,采用整体剜除或者分叶剜除方法,将腺体标本推入膀胱腔,组织粉碎器粉碎腺体吸出体外。随访3个月。结果本组8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剜除腺体时间(36±10)min(24~61 min),组织粉碎时间(11±6)min(5~51 min),切除腺体组织质量(60±21)g(31~124)g,手术时间(80±28)min(55~148 min),血红蛋白下降(17±8)g/L(3~34)g/L,无输血患者。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5.3±1.5)d。术后随访3个月,IPSS、QOL、Qmax、RUV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拔出尿管后第1天7例患者出现暂时性尿失禁,经盆底肌锻炼1周后4例恢复控尿,2周后2例恢复,4周后全部恢复尿控,没有患者发生尿道狭窄及膀胱颈挛缩。结论1064 nm超脉冲激光具有良好的止血和组织汽化切割效果,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能够有效地切除增生腺体,止血高效彻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