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4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基于云南省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大数据,探索云南省农村地区早产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早产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0—2019年十年间云南省参加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且随访结局为活产的278 760对夫妇进行早产率分布及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云南省农村地区早产率为4.49%,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低、经济水平越差的早产率越高并呈现逐年增高趋势,高龄妊娠、小学及以下文化、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厌食蔬菜、饮酒、贫血、高血压、风疹病毒IgG阴性、偏瘦、肥胖均是早产危险因素,服用叶酸是保护因素。结论 强化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健康教育,孕前控制血压、治疗贫血,孕期合理膳食控制体重、增补叶酸、戒烟戒酒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预防早产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县级医师培训效果,为完善和改进国家级培训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以2015年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县级医师培训班为例,从反映、学习、行为和结果4个层面评价培训效果。结果:358名学员中90%的学员反映培训班师资力量雄厚、课程安排合理、授课质量良好、对提高知识技能很有帮助;以课后书面考试的方式来评价学习效果,4期学员平均得分89.2分;以云南省为例评价行为和结果层面,学员普遍认为培训专家高质量的授课有助于基层人员及时发现和弥补风险评估和咨询指导工作中的差距;个人服务能力的提升可促进整体服务质量的逐年提升。结论:持续、有针对性和高质量的培训,是不断满足服务提供者需求和提升服务提供者的全面临床综合素养和能力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背景 妇女围孕期增补叶酸是预防神经管缺陷的有效干预措施之一,并且预防效果受到叶酸服用量和服用时间的影响。2019年我国将“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目的 了解我国云南省育龄妇女围孕期叶酸增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叶酸干预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云南省16个市(自治州)2018年参加“国家免费孕前优生项目”妇女数据,对完成了孕早期随访且叶酸服用状况完整的33 173例育龄妇女的叶酸服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18年云南省育龄妇女围孕期叶酸服用率为93.81%〔95%CI(93.55%,94.07%)〕,叶酸规范服用率为47.16%〔95%CI(46.62%,47.70%)〕。不同市(自治州)妇女围孕期叶酸服用率和叶酸规范服用率差异较大,多数市(自治州)的叶酸服用率在85%以上,但叶酸规范服用率相对较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育龄妇女围孕期叶酸规范服用率最低,仅为27.4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居住地区是育龄妇女叶酸服用率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受教育程度、分娩史、流产史、居住地区是育龄妇女叶酸规范服用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云南省育龄妇女围孕期叶酸服用状况良好,但叶酸规范服用率相对较低,各市(自治州)差异较大。因此,要关注年龄较小、受教育程度较低、职业为农民、有分娩史及流产史的妇女围孕期叶酸服用状况,加强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妇女围孕期叶酸服用率和规范服用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开展出生缺陷一级预防能力,找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为循证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快速评估中的现有资料利用、抽样调查、小组讨论、访谈和观察法等方法。结果:专业技术人员学历以中专、大专为主,有75.5%的获得技术职称,技术职称较低,79.2%的人员为初级职称,高、中、初级结构比为1:10.4:43.4。除个别县级服务站外,绝大多数县、乡机构均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待遇有保障;从设备和资质看,初步具备开展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的条件,1/3的县服务站已基本具备较为全面开展出生缺陷一级预防的能力,1/5稍加改进可具备条件,其余约50%的机构需要不同程度地从执业资质到学科建设加以努力。医学检验学、男科学、医学影像学、医学遗传学是重点需加强的学科。宣传倡导、健康促进、营养素补充这三项工作完全有能力做好,而优生咨询、高危人群指导、孕前实验室筛查工作基础相对薄弱。结论:人口计生部门有能力组织实施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各项内容并日渐规范。建议从组织管理、部门配合、规范操作流程和强化质量管理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5.
在妇女生殖道感染防治中引入社会性别视角的实践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在生殖道感染防治项目中如何提高社会性别敏感性的方法。方法需求评估后,采用参与式培训的方法,对云南省弥勒县、乡两级计划生育服务提供者和管理者25人、农村社区16对夫妇分别进行了两个层次的社会性别培训。结果通过提升社会性别意识培训,把妇女和其配偶自始至终作为行动研究的主体,倡导男女共同参与;服务提供者可根据妇女的需求调整服务取向,确保在生殖道感染防治中具有脆弱性的妇女能够有足够机会获取正确信息。结论在农村社区中积极营造性别平等氛围,可充分动员和发挥家庭及个人的参与性。  相似文献   
6.
日本预防出生缺陷的策略和运作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范围内,在卫生保健服务网络健全、数据收集比较完整的发展中国家活产婴儿可识别的出生缺陷监测发生率约为2%~3%[1],发达国家出生缺陷的总监测发生率约为4%~5%,不同地区波动于4.7%~6.9%之间[2]。但由于世界各地出生缺陷监测的方法、疾病的种类、诊断水平和覆盖面差别很大,各地监测所得到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有时缺乏可比性。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婴儿死亡率降到40‰的时候,出生缺陷凸现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已成为导致婴儿死亡率和儿童发病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日本作为一个亚洲的发达国家,拥有健全的医疗卫…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出生缺陷一级干预服务的提供和利用状况进行分析,从服务提供的角度,提出改进服务细节的建议。方法:采用定量、定性研究方法,对云南省红河州7个试点县为期3年的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率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的项目实践,了解目前县、乡两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育龄夫妇对这些服务的了解程度、利用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收集现场的有关数据。结果:7个县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具备了开展出生缺陷一级干预的相关工作基础和条件,3年中有超过40%的目标人群接受了所提供的各类服务,其中健康教育率为73.14%,叶酸增补率为41.63%。以全面实施三级干预的1个县为例,2005年6月~2006年12月共计出生婴儿5151人,参加队列研究的4058人,占出生人数的78.78%,项目筛查出了部分有生育出生缺陷儿风险的目标人群,通过积极干预避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结论:通过服务提供者的能力建设,健全技术服务标准和规范,加强咨询,提供优质规范的服务,促进育龄群众对服务的利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妇女在社会地位上拥有支配她们身体和生活的更多权利,人类正在经受一场历史性的生物--社会变革.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妇女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角色、作用及存在的问题是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妇女与发展的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兴起至今,已走过了一段迅速发展、不断深入的历程,从主张审视妇女在发展中的参与程度,鼓励妇女参与发展,到研究妇女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任何发展规划与发展目标中都应包括妇女发展及消除性别不平等的内容;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模式得到国际社会及学术领域的公认,妇女与发展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从1987年7月至1991年5月,对云南部分地区的15346名新生儿及少量智力低下者进行两种代谢病筛查;结果:新生儿PKU患儿2名,半乳糖血症未检出阳性病例,另对有关筛查方法,诊断及重要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正>孕前保健由危险因素评估、孕前健康咨询和有效干预三部分组成[1]。风险因素的筛查和评估是基础,筛查识别育龄夫妇存在的可能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可以使预防出生缺陷工作事半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