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最常见的面部神经痛,最近报道[1],其发病率约为8/100000,50~60岁为高发年龄。该病的特点为:在三叉神经(即第5脑神经)分布区域发生单侧撕裂性或电击性阵痛,  相似文献   
2.
<正>脑血管病是人类三大死亡疾病中发展最快,恢复最慢,死亡最多,致残最重的病种[1],给人类造成严重的思想和身体负担,大大降低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而且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思想压力的加重,老龄化人口的加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上升并有着年轻化的趋势,其中又以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最为多见,比例也越来越高,是CVD的主体.目前关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中、西医各有优势,现将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中、西医治疗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104例痉挛性斜颈的临床特点、A型肉毒毒素的临床疗效及其与临床特点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住院的符合痉挛性斜颈诊断标准的患者104例,统计患者临床特点;分析A型肉毒毒素疗效在不同性别、年龄、体质指数、教育年限、病程、临床分型、注射次数、注射总量、平均每次注射剂量、注射方式各方面的差异性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痉挛性斜颈患者男:女=1:1.36,年龄以40~50岁为主,且以40~50岁发病较多,病程(56.84±82.19)个月,发病到确诊间隔时间(22.75±57.44)个月,疾病早期易误诊为颈椎病;易合并精神情绪类疾病;其病因与劳累、情绪异常、饮酒和相关部位的外伤等有关,69.23%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起病,64.42%患者情绪激动、劳累或者行走时症状明显;A型肉毒毒素治疗有效率97.22%,A型肉毒毒素疗效与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教育年限、病程、临床分型、注射次数、注射总量、平均每次注射剂量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10.58%。结论:痉挛性斜颈女性多于男性,年龄多在40~50岁;痉挛性斜颈的临床诊断较困难,病程长,发病多与劳累、情绪等因素有关,早期应防止误诊。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性斜颈有效率较高且不良反应较少,多次注射未见疗效明显降低,但是否有其他影响因素不能肯定。  相似文献   
4.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Balo病(附1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对早期 Balo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 10例经 MRI等确诊的 Balo病 ,并采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 ,甲基强的松龙剂量 :成人 1g/ d,儿童 2 0 mg/ kg· d,连续使用 3~ 5天为一疗程 ,一般治疗 3~ 5个疗程。结果 :10例患者中 ,8例取得满意疗效 ,仅 2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甲基强的松龙对于早期Balo病有较强的抑制免疫反应、减轻炎性水肿及修复血脑屏障的作用。该疗法具有见效快、疗程短、并发症少 ,能有效地降低病死率等优点 ,是一种值得推广的 Balo病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局部注射A型肉毒素治疗Wilson病(WD)患者流涎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8年10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诊断为WD流涎症的患者3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6例),两组均常规进行驱铜治疗,治疗组在超声引导下取腮腺、下颌下腺多点局部注射A型肉毒素共计100 U(双侧腮腺各35 U、双侧下颌下腺各15 U),对照组口服盐酸苯海索。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周、第4周采用流涎严重程度、频率量表评估流涎情况、Rosenberg自尊量表评估心理状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第1周、第4周流涎严重程度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周、第4周时,治疗组流涎严重程度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局部注射A型肉毒素可有效改善WD患者流涎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安徽省金寨县和利辛县汉族人群肝豆状核变性(HLD)的患病率,分析筛查出的HLD患者ATP7B基因的突变特点。方法于2009年11月至2010年6月期间,根据随机整群抽样、阶段调查和年龄分层分析的原则与方法,由专业人员采用裂隙灯检查双眼角膜K-F环作为筛查方法,在金寨县和利辛县境内的学校、工厂、社区、机关单位和村庄等地点的7~75岁年龄组的汉族人群进行调查,同时了解每位被检查者有无肝、脑、肾、皮肤损害等与HLD相关的临床表现,对发现K-F环阳性及有可疑HLD临床表现者,询问其神经遗传性疾病的家族史,由神经科专科医师行神经系统检查并行铜生化、腹部超声检查及ATP7B基因突变检测等,从而确诊或排除HLD。结果在上述人群中共调查了40 560人,发现2例同胞姐妹均为HLD患者的一个家系。2例患者血清铜、血清铜蓝蛋白和铜氧化酶水平均明显减低,ATP7B基因突变检测提示2例患者均存在第8外显子Arg778Leu错义突变和第14外显子3061-3CA剪接点突变。安徽省金寨县和利辛县本组人群HLD的患病率约为4.93/10万人口。结论 HLD在我国并非为少见病,又因其为可治性遗传病,临床医师在日常临床诊疗实践中应该提高对该病的警惕性,对疑似本病的患者应尽早行角膜K-F环、铜生化等检查,力争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从而减少漏诊、误诊和误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驱铜加用丹参粉针剂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护肝治疗对肝豆状核变性(WD)患者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70例WD患者分为驱铜组30例和护肝组40例,驱铜组单纯予DMPS驱铜,护肝组DMPS驱铜加用丹参粉针剂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护肝治疗,均治疗8个疗程。2组治疗前后测定肝功能和血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后驱铜组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及肝功能指标变化不明显(P&gt;0.05);而护肝组治疗后血清HA、LN、Ⅳ-C明显下降(P&lt;0.01),肝功能指标明显改善(P&lt;0.01);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除HA值外2组比较差异也均有显著性(P&lt;0.01或0.05)。结论:WD患者短期内驱铜加用丹参粉针剂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护肝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肝功能,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并发胆囊超声学异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并发胆囊异常及两者间的关系。方法回顾157例并发有胆囊异常的HLD患者的肝胆超声学检查,分析其与HLD的临床分型、肝脏声像学分型间的关系。结果 157例存在明确胆囊炎性改变,胆囊增大81例,囊壁增厚147例,囊壁毛糙111例,同时并发胆囊结石47例,胆囊息肉7例。结论 HLD有多种胆囊的异常,Wilson型和肝-腹型患者并发胆囊异常的明显高于其他类型。  相似文献   
9.
神经心理学是神经病学和心理学结合而成的学科,最初由美国哈佛大学的Boring于1929年根据Lashley的工作提出来的。安徽中医药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应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