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纤支镜肺活检对肺结核早期诊断价值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10月就诊我院呼吸科拟诊肺结核患者,结合临床及影像学,分别行痰查抗酸杆菌检测、PPD实验和结核蛋白芯片检测和纤支镜下刷片、灌洗和活检。结果纤支镜下可以直观看到支气管浸润情况,PPD、结核蛋白芯片检测机纤支镜肺活检阳性率分别为42.3%、46.2%、80.8%。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肺结核阳性率显著高于痰检和PPD实验及结合蛋白芯片检测。痰查抗酸杆菌纤支镜激惹后阳性率34.6%明显高于纤支镜前15.4%。结论纤支镜术特别是肺活检可以显著提高患者肺结核的诊断率及结核杆菌的检出率,有助于早期明确结核诊断。  相似文献   
2.
蓝楠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3):508-510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疾病。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哮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具有全球性上升的趋势。重症哮喘,即哮喘的严重急性发作,经正规治疗症状继续恶化或者伴有严重并发症,以气道高反应性,肺功能阻塞性改变,以及经过高剂  相似文献   
3.
王孝芸  蓝楠  张沄  王星  李国平 《海南医学》2016,(15):2409-2412
目的:构建人MUC5AC启动子荧光报告基因并进行分析。方法 PCR技术克隆人MUC5AC启动子[(-1300)~(+48) bp]长度片段的基因,将纯化的PCR产物与T载体连接,然后将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并利用酶切和测序进行重组质粒鉴定;将该重组质粒克隆至pGL3-ehancer荧光报告基因载体上,用脂质体转染法将荧光报告基因转染至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细胞),分别用1 ng/mL的重组细胞因子IL-4和IL-13刺激细胞24 h,并设不做任何处理的对照组;用Promega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检测相对荧光素酶活性(Rlus1/Rlus2)。结果人MUC5AC启动子荧光报告基因构建成功,IL-4和IL-13刺激组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IL-4(21.6667±2.08167),IL-13(26.5678±1.52753),对照组(8.33±1.52753);F=89.815,P=0.000]。结论 MUC5AC启动子核心区域为(-1300)~(+48) bp范围,IL-4和IL-13可作用于该区域并促进MUC5AC高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Lyn对屋尘螨(HDM)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中MUC5AC表达的影响,并初步阐明其可能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选取人支气管上皮16HBE细胞,将其分为PBS组(给予PBS)和HDM组(给予1 μg·L-1HDM),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LynsiRNA分别转至PBS组和HDM组细胞。构建人MUC5AC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采用Promega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剂盒检测相对荧光素酶活性(RLU),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16HBE细胞中MUC5AC的表达,并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16HBE细胞中STAT6的表达水平。结果: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HDM组16HBE细胞中MUC5AC启动子的RLU高于PBS组(P<0.05);与未干扰时比较,LynsiRNA干扰后HDM组RLU明显升高(P<0.05)。免疫荧光法检测,HDM组MUC5AC表达水平高于PBS组(P<0.05);与未干扰时比较,LynsiRNA干扰后HDM组MUC5AC表达水平升高(P<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LynsiRNA干扰后,HDM组细胞中STAT6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Lyn缺失能增加人支气管上皮细胞中MUC5AC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Lyn调控STAT6信号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5.
梁小波  蓝楠  张沄  王宋平  李玉英 《重庆医学》2023,(20):3061-3065
目的 探讨IL-33在烟草提取物(CSE)诱导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分为对照组、CSE组、CSE+Anti-IL-33组、CSE+IL-33组,按照实验分组分别给予PBS、5%CSE、5%CSE+Anti-IL-33(3μg/mL)、5%CSE+IL-33(40 ng/mL)刺激72 h。免疫荧光检测细胞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荧光强度,Western blot检测细胞E-cadherin、Vimentin、肿瘤发生抑制蛋白2(ST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母亲信号蛋白同源物(Smad3)、磷酸化Smad3(p-Smad3)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SE暴露后干预各组细胞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Vimentin、ST2、TGF-β1、p-Smad3蛋白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SE组比较,CSE+Anti-IL-33组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Vimentin、ST2、TGF-β1、p-Smad3蛋白表达降低,C...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