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72 毫秒
1.
目的探讨髓母细胞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收集85例髓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观察其组织病理学及免疫学表型特征,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85例髓母细胞瘤患者中男性49例,女性36例,平均发病年龄(9.35±1.18)岁。75例患者病变位于小脑(其中59例位于小脑半球,16例位于小脑蚓部),10例分别位于脊髓(5例)、第四脑室(1例)、大脑颞叶(1例)、大脑额叶(1例)、大脑枕叶(1例)、中脑(1例)。临床表现主要为颅内压增高、共济失调及患侧肢体运动障碍等,部分病人表现为言语不清、记忆力下降及肢体感觉麻木等。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突触素(Syn)阳性表达率为64%,β连环蛋白(β-catenin)阳性表达率为45%,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表达率为50%;NF、CD99肿瘤细胞散在或弱阳性表达;Vimentin、CK、Neu-N、EMA肿瘤细胞呈阴性表达;肿瘤细胞Ki-67增殖指数较高,约为60%。结论髓母细胞瘤儿童多发,预后不良,β-catenin和Ki-67免疫组化染色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可能成为髓母细胞瘤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观察不同滴度的脂联素腺病毒载体对高脂饮食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影响,以探讨脂联素抗动脉粥样硬化(AS)是否与减轻氧化应激有关。将48只健康成年12周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脂联素组,高剂量脂联素组。对照组给予正常饮食8周;模型组给予高脂饮食8周;低剂量脂联素组每两周经尾静脉注射脂联素腺病毒载体1.0×108p.f.u,实验期间高脂饮食;高剂量脂联素组每两周经尾静脉注射脂联素腺病毒载体5.0×108p.f.u.实验期间高脂饮食。实验结束后,摘眼球采血取血清,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以及血清脂联素(APN)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取小鼠主动脉血管。实时荧光定量扩增法(RT-PCR)测定小鼠主动脉血管APN,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外源性的脂联素降低了血清TG,TC,LDL-C,MDA的含量,血清SOD活性增加,上调动脉血管中APN和eNOS的表达。AS损伤面积明显减少,分别降低了26%和31%(P<0.05),脂纹区的脂滴直径降低极显著(P<0.01),随着APN剂量的增加,AS损伤逐步减轻,但是低剂量脂联素组和高剂量脂联素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减轻氧化应激是脂联素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保护机制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肿瘤耐药相关基因P-糖蛋白(P-gp)和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ABCG2)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76例及正常黏膜组织30例,观察肿瘤耐药相关基因P-gp和ABCG2的表达,同时回顾性研究了这些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浸润及转移等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结果: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gp和AB-CG2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8.16%和80.26%。30例正常黏膜组织中,两者的表达率分别为60%和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gp在不同临床分期、不同浸润深度组之间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G2在不同临床分期、有或无淋巴结转移组之间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p与ABCG2的表达呈正相关r=0.228(P<0.05)。结论:P-gp和ABCG2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有协同作用。检测P-gp和ABCG2的表达对口腔鳞癌化疗方案的制定、判断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题释义:二乙酰吗啡:半合成的阿片受体纯激动剂,由吗啡和醋酸酐为原料经化学反应制成,其镇痛作用强于吗啡,镇痛效果为吗啡的4-8倍,其成瘾速度快,戒断难度大。长期使用后不仅会对人体的免疫功能造成严重破坏,还可导致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损害。钙离子:作为细胞内第二信使,主要负责维持细胞膜正常电生理功能,以及确保机体多种生物信号转导途径正常进行。在心肌缺血缺氧过程中,当缺血引起心肌异常的L型钙电流逐渐恢复正常,钾通道活性程度降低,导致动作电位时程相对延长,L型钙电流在激活和失活的重叠区形成“窗流”,导致心肌细胞膜电位不稳而形成电震荡;当细胞内Ca2+大量积聚,增加 Ca2+-CaM复合物生成,心肌细胞易造成早期和晚期后除极,导致室性心律失常概率增加。 背景:阿片类药物可调控心肌细胞膜电位和Ca2+电流的变化,但是目前二乙酰吗啡是否诱导心肌节律、细胞动作电位和钙离子电流改变尚未见报道。 目的:探讨二乙酰吗啡对离体SD乳鼠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和钙离子电流的影响。方法:①体外培养SD乳鼠心肌细胞,采用5个浓度二乙酰吗啡(0,10-2,10-3,10-4,10-5 mol/L)和20 mol/L维拉帕米作用于心肌细胞;②将细胞分为对照组、二乙酰吗啡组、二乙酰吗啡+维拉帕米组。后2组分别以二乙酰吗啡、二乙酰吗啡+维拉帕米(浓度20 μmol/L)联合干预心肌细胞;对照组加入等量PBS。实验于2018-05-21经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动物实验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IACUC201805-K1。 结果与结论:①当不同浓度二乙酰吗啡干预心肌细胞24 h后,心肌细胞形态异常数量亦随其浓度的改变而明显增加,呈剂量依赖性改变。当二乙酰吗啡浓度逐渐升高,细胞存活数量亦逐渐减少,细胞胞质体积缩小,胞膜收缩,伪足减少,细胞核结构模糊。②与对照组相比,当加入二乙酰吗啡干预心肌细胞后,心肌细胞自发性搏动频率和节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静息膜电位负值降低,动作电位中动作电位时程显著增加,动作电位幅度显著减小。③与对照组相比,二乙酰吗啡组中心肌膜电位改变数量明显增加,当加入维拉帕米后,心肌膜电位改变细胞数量有所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心肌膜电位改变细胞数量有所升高。④提示二乙酰吗啡可致离体SD乳鼠心肌细胞形态异常,心肌自发性搏动频率和节律显著增加,心肌细胞膜电位和动作电位发生改变,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对二乙酰吗啡引起的心肌细胞节律异常有一定改善作用。  ORCID: 0000-0002-5113-6050(苏丽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射频治疗子宫平滑肌瘤组织中survivin、rpr的表达及其意义研究.方法 肉眼观察热损伤范围,用直尺沿射频刀方向、垂直于射频刀方向测量消融灶最长径及横径,确定三个区域:射频治疗区域、交界区及正常区域.应用免疫组化S-P法及原位凋亡Tunel试剂盒检测射频治疗子宫肌瘤组织中survivin、rpr的表达,子宫肌正常组织10例,观察射频治疗子宫肌瘤组织的survivin、rpr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参数探讨survivin、rpr的表达与其关系,研究survivin、rpr的表达的临床意义.结果 (1)60例子宫肌瘤组织survivin在射频治疗区域、交界区及正常区域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0%(24/60)、18.3%(11/60)和15.0%(9/60).rpr在射频治疗区域、交界区及正常区域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3%(47/60)、31.7%(19/60)和8.3%(5/60).(2)临床症状与sur-vivin、rpr的表达之间有关系.结论 (1)提示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与survivin、rpr的表达有关.射频治疗子宫肌瘤组织rpr可能是治疗效果的检测指标;(2)提示射频治疗子宫肌瘤不同区域与rpr表达关系密切,子宫肌瘤不同区域与survivin表达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中雌、孕激素受体和p53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p53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分期、腋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挝氧化物酶链接法(SP法)检测96例乳腺癌组织和10例乳腺良性增生病变组织中ER、PR和p53的表达,并对不同临床分期和有无腋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组织中ER、PR和p53的阳性表达率进行比较。结果:乳腺癌组织中ER、PR和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4%、62.5%、59.4%,乳腺良性增生病变组织中ER、PR和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80.0%、0,乳腺良性增生病变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中ER、PR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53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乳腺癌组织中ER和PR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p53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无腋淋巴结转移者ER和PR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有腋淋巴结转移者(P〈0.05),p53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有转移者(P〈0.05)。结论:联合检测乳腺癌组织ER、PR和p53的表达对于判断乳腺癌预后和指导治疗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食管癌组织中bcl-2、c-myc、iNOS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哈萨克族和汉族食管癌组织中bcl-2、c-myc、iNOS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4例食管鳞癌和10例癌旁切端正常食管组织中蛋白的表达及鳞癌细胞的凋亡。结果:(1)bcl-2、c-myc、iNOS蛋白在74例食管鳞癌中的检出率分别为21.62%(16/74)、41.9%(31/74)、56.8%(42/74)。而在切端正常食管组织中bcl-2、c-myc、iNOS阳性检出情况分别为0/10、2/10、1/10。(2)不同民族食管鳞癌组织中的bcl-2、c-myc、iNOS表达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3)bcl-2表达在不同分化程度的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c-myc、iNOS在不同分化程度的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4)bcl-2、c-myc、iNOS在不同年龄组的病例以及淋巴结转移和未转移的病例间的表达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食管鳞癌组织中bcl-2、c-myc、iNOS表达在哈萨克族和汉族之间无差异。(2)bcl-2、c-myc、iNOS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分化有关。(3)提示bcl-2、c-myc、iNOS的表达有可能用于判定食管癌的恶性程度以及推断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肿瘤相关基因Ezrin和Paxillin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84例,观察肿瘤相关基因Ezrin、Paxillin的表达,同时回顾性研究了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浸润及转移等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结果(1)食管癌组织中,Ezrin、Paxill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5%(50/84)、61.9%(52/84)。(2)Ezrin蛋白的阳性检出率在高分化与中-低分化的比较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时的比较,P〈0.05,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侵及粘膜下层与肌层的Ezrin蛋白的阳性检出率两者比较,P〉0.05,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3)paxillin蛋白的阳性检出率在高分化与中-低分化的比较、侵及粘膜下层与肌层的比较、有无淋巴结转移比较,P〈0.05,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结论(1)Ezrin、Paxillin的表达在食管癌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2)Ezrin蛋白与肿瘤的转移密切相关。(3)paxillin蛋白是预后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病理学实验教学是病理学课程学习的组成部分,文章介绍的课题从病理学实验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实验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