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双能量CT(DECT)虚拟去钙技术(VNCa)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有明确外伤史及膝关节活动障碍等症状、且临床诊断为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病例40例,同一天行膝关节DECT和MRI平扫检查。将每个膝关节分成12个区域(胫骨近端及股骨远端分别被分成6个区域),由两名独立的放射科医师评估膝关节VNCa图像是否存在骨髓损伤,在冠状位图像上测量正常区域和损伤区域VNCa图的CT值,并计算出两种CT值的差值。以MR图像作为“金标准”,评估主观评价和CT差值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检测能力。通过ROC曲线观察两种方法对膝关节骨髓损伤评价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使用Kappa值来检验两位放射医师对膝关节骨髓损伤诊断的一致性。结果 40个膝关节共480个区域,MRI显示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分别有74个和166个区域出现骨髓损伤。虚拟去钙图显示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分别有77和171个区域出现骨髓损伤。VNCa图CT差值显示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分别有76和174个区域出现骨髓损伤。VNCa图对膝关节骨髓损伤主观评价及CT差值客观客观评价分别与MRI成像的一致性较高(Kappa值分别为0.829和0.867)。主观评价及CT差值客观评价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876和0.885、92.0%和95.6%、92.2%和95.2%、84.2%和90.8%。结论双能量CT虚拟去钙技术对于膝关节隐匿性骨折具有良好的诊断性能,与MRI有较高的一致性,为临床诊断隐匿性骨折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患者女,17岁,右膝关节疼痛1个月余,加重1周。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膝关节疼痛,未重视,自行给予局部应用药膏贴敷,疼痛未缓解。体检:右膝关节外侧局部按压痛阳性,未触及明显肿物,局部皮温正常,无血管扩张。X线平片表现:右侧股骨远端见偏心性骨质破坏,边界模糊不清,周围骨皮质变薄(图1)。CT表现:右侧股骨远端见偏心性溶骨性破坏,边界模糊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在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portalvein,CTPV)向肝性侧支静脉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CT诊断为CTPV的患者40例,所有病例均行上腹部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图像均采用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组、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进行血管成像,以显示异常的门静脉及向肝性侧支静脉情况。结果40例CTPV患者中,37例能清楚地显示CTPV向肝侧支静脉起源部位、走行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从而判断侧支静脉来源,占92.5%。主要表现为以下3支向肝性侧支静脉:(1)胆囊周围侧支开放者28例,占75.6%;(2)胆总管周围侧支开放者16例,占43.2%;(3)胰十二指肠周围侧支开放者11例,占29.7%。另外3例只能显示门静脉周围蜂窝状侧支血管网,无法识别侧支静脉的起源及走形途径,占7.5%。结论 MSCT检查能优化CTPV侧支静脉的显示,能准确地识别向肝性侧支血管的起止和走行路线,提供直观的诊断依据,是诊断CTPV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