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是胃癌的癌前病变,以胃窦部多见,临床症状不典型,临床管理以随访或内镜干预为主。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LGIN在诊断和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新进展,但目前针对LGIN的临床管理仍缺乏统一认识,且活检病理易导致病灶被低估。本文就胃黏膜LGIN诊断和管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穿孔素及其在肝损害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TL是细胞免疫杀伤效应的主要效应细胞,而穿孔素是CTL杀伤靶细胞的重要效应分子,有研究证实穿孔素介导的杀伤性T细胞细胞毒作用在慢性乙肝肝损害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文综述了穿孔素的结构、功能特点以及在肝损害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联合双氯芬酸钠对胆总管结石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ERCP )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行胆总管结石ERCP取石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术前均给予镇静、麻醉等常规药物;实验组术前30 min给予双氯芬酸钠50 mg塞肛,生长抑素0.25 mg/h持续泵入,维持24 h。所有患者ERCP术前3 h及术后3、12、24 h检测血清淀粉酶水平,并观察有无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结果实验组ERCP术后3、12、24 h血清淀粉酶分别为(195.6±101.4)、(353.3±128.5)、(260.6±85.7)U/L,对照组分别为(323.7±180.7)、(495.5±181.1)、(386.9±119.8) U/L,P均<0.05。实验组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术后胰腺炎发生率(40%、2.5%)低于对照组(72.5%、15%),P均<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双氯芬酸钠可以有效预防ERCP术后高血清淀粉酶血症及术后胰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磷脂酰激酶3通路抑制剂渥曼青霉素(wortmannin)对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胃癌细胞BGC-823凋亡,以蛋白印迹法检测PARP蛋白及活化片断表达情况。结果足叶乙甙(etoposide)及阿霉素(doxorubicin)能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及BGC-823 PARP裂解的发生,wortmannin可以增强其作用。结论磷脂酰激酶3通路抑制剂渥曼青霉素可以增强胃癌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胆管腔内超声(IDUS)对于判断胆管狭窄性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06年至2010年因胆管狭窄行胆管腔内超声检查后手术患者,将IDUS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49例患者中良性狭窄6例,恶性狭窄43例;IDUS判断胆管狭窄性质的敏感度为97.7%( 42/43),特异度为83.3% (5/6),阳性预测值为97.7%(42/43),阴性预测值为83.3%(5/6),准确性为95.9%(47/49);显著高于传统的影像学检查(B超、CT及MRCP).32例患者曾行胆道刷片检查,其中21例诊断为恶性狭窄,准确率为65.6%.所有胆道刷片诊断为恶性狭窄病例均已经被IDUS所诊断.结论 胆管腔内超声可以有效判断胆管狭窄的性质,指导临床治疗.ERCP术中IDUS基础上行胆道刷片对于胆管恶性狭窄诊断价值有限,但是对于明确病理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蒲元和胃胶囊联合三联方案治疗Hp 相关性胃炎(HpAG)或消化性溃疡(PU)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SinoMed 和 VIP 数据库,搜集蒲元和胃胶囊联合三联方案治疗HpAG 和PU 的随机对照研究(R...  相似文献   
8.
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信息传导通路的激活已被认为是肿瘤细胞抗凋亡的主要机制之一,我们前阶段对胃癌化疗药物对蛋白激酶B(PKB)及其下游分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但是P13'K作为其上游信号分子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尚不得而知。我们通过观察阿霉素、足叶乙甙对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的作用,探讨P13'K信号通路活化对体外胃癌细胞化疗效果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成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发生早期肾损伤的潜在因素,提高早期肾损伤的诊断率。方法收集三峡大学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NAFLD患者125例,单纯性肥胖(simple obesity,SO)组78例,常规进行肝脏生化、肾脏生化及早期肾损伤指标检测,并计算肾小球的滤过率(eGF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NAFLD组与SO组比较,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空腹胰岛素(FINS)、血清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肌酐(ACR)、β_2微球蛋白(β_2-MG)、eGFR及HOMA-I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得出ACR与体质量指数(BMI)、腰围、空腹血糖(FBG)、FINS、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HOMA-IR呈正相关,其中HOMA-IR对ACR的影响最大。结论 ACR和HOMA-IR是较Scr、eGFR、β_2-MG更敏感检测早期肾脏损伤的指标,两者进行联合分析可提高早期肾损伤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弯头型血管造影导丝(泥鳅导丝)与超滑亲水性软头导丝(斑马导丝)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插管中的效果优劣。方法196例患者随机分为泥鳅导丝组和斑马导丝组,均为98例,行导丝引导下的切开刀插管,首次插管如果10min未成功则交换导丝重新插管10min,如再次插管超过10min则视为插管失败,将采用其他辅助插管技术。观察插管时间、插管成功率,以及术后腹痛与淀粉酶情况。结果泥鳅导丝组首次插管成功率高于斑马导丝组(93.9%比86.7%,P〈0.05),但插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交换导丝后,泥鳅导丝插管成功率仍然高于斑马导丝(76.9%比0.0%,P〈0.05)。术后淀粉酶升高与胰腺炎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泥鳅导丝ERCP插管优于斑马导丝,在困难插管时可以替代斑马导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