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8篇
肿瘤学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17例胸部冠状面CT增强扫描的应用价值作了介绍,其中16例获得良好结果,与常规体层摄影相似,能使气管、主支气管完整地显示。轴扫只显示气管的某一层面,故对中心型肺癌的定位准确性不如冠扫。增强冠扫后可使纵隔肺门的血管结构清晰地显影,因此能区分脂肪过多症,囊性或血管性病变而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80年以来,共摄乳腺片1424例,其中257例进行了手术,有6例X线误诊,误诊率为2.3%。现将6例误诊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矢状面SPIR结合动态增强技术在子宫内膜癌分期中的价值。方法:8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均行MRI横断面T1WI、T2WI,矢状面T2WI SPIR、Gd-DTPA动态增强及常规横断面T1WI增强扫描,观察肿瘤、结合带及肌层侵犯情况,将矢状面SPIR结合动态增强与其它序列比较。结果:对明确肿瘤性质、判断子宫结合带中断及肌层侵犯,矢状面SPIR结合动态增强序列明显优于其它序列。结论:矢状面SPIR结合动态增强技术对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有重要价值,应成为子宫内膜癌术前常规的一种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4.
为寻求在没有电影摄影装置的条件下,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简称 DSA)诊断冠心病的新途径,采用 DSA对 70例患者进行了冠脉造影,结果表明有 41例(58.6%)DSA 与电影摄影一样,能真实地反映出冠状动脉的病理改变及程度,且DSA 具有随时选录、放大、存取的特点。该文还讨论了DSA 的限度与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快速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技术在急性脊髓炎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用0.5T超导磁共振(MR)机对52例健康者和33例急性脊髓炎患者行MR检查,扫描序列为TlM.T2WI,FLAIR序列,33例患者中23例作了T1WI增强扫描,比较FLAIR和TSE-T2WI两种序列对病灶的显示能力. 结果 33例患者33处病灶,FLAIR发现病灶33处,检出率100%,TSE-T2WI发现病灶23处.检出率69.7%:在显示病灶边缘情况方面,FLAIR显示清楚者32例,T2WI显示清楚者13例.在发现病灶及显示病灶边缘方面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FLAIR技术在脊髓炎的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应作为本病检查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心脏病MRI、B超诊断与手术结果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评价MRI、B超对先天心病各种畸形的显示能力,并结合手术结果,比较各自的优缺点;探讨一种快速梯度回波的心脏单层面多时相、多层面单时相、多层面多时相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51例先心病81个畸形经MRI、B超检查并与手术结果与对照。  相似文献   
7.
为寻求在没有电影摄影装置的条件下,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简称DSA)诊断冠心病的新途径,采用DSA对70例患者进行了冠脉造影,结果表明有41例(58.6%)DSA与电影摄影一样,能真实地反映出冠状动脉的病理改变及程度,且DSA具有随时选录、放大、存取的特点。该文还讨论了DSA的限度与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周围型肺癌MRI表现与CD44v6表达间的关系。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术前MRI表现之间的关系。结果CD44v6表达与瘤体大小、深分叶征及纵隔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肿瘤分期、毛刺征、胸膜凹陷征、信号强度无关。结论CD44v6与肺癌转移有关,检测CD44v6表达水平可了解肺癌的某些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9.
刘爱琼  胡煜升 《中国病案》2001,2(Z1):198-199
病案信息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者进行有效管理和领导,是提高病案管理质量.有效利用病案资源、主动为医院医疗、教学、科研、管理以及社会服务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胸腺类癌的CT表现及相关文献复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胸腺类癌的CT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胸腺类癌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分析其CT表现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5例胸腺类癌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均未见合并类癌综合症;肿瘤体积均比较大(肿瘤最大层面平均大小为11.7cm×7.6cm),密度不均匀,肿瘤内部可见低密度坏死或囊变区,均未见高密度钙化灶,增强扫描肿瘤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内部可见小线状强化血管影,肿瘤包膜不完整,4例可见临近大血管(上腔静脉2例、头臂静脉4例)受侵犯,5例患者均见锁骨上和/或纵隔内淋巴结转移,均未见肺野及其他远处血行转移的征象。结论胸腺类癌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术前正确诊断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