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67篇
基础医学   30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4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59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佛波酯(PMA)诱导THP-1单核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后分为8组:对照组、Ang-(1—7)组、AngⅡ组、Ang-(1—7)+AngⅡ组、A-799+Ang-(1—7)+AngⅡ组,其中Ang-(1—7)+AngⅡ组根据Ang-(1—7)的浓度又分为10^-8mol/L Ang-(1—7)+AngⅡ组、10^-7mol/L Ang-(1—7)+AngⅡ组、10^-6mol/L Ang-(1—7)+AngⅡ组、10^-5mol/L Ang-(1—7)+AngⅡ组。用半定量RT—PCR检测细胞MMP-9 mRNA表达的情况。结果AngH干预后较对照组MMP-9 mRNA显著增加(P〈0.05);而Ang-(1—7)呈浓度依赖性减弱AngⅡ诱导的MMP-9 mRNA表达(P〈0.05);加入A-799后抑制作用明显减低(P〈0.05)。结论Ang-(1—7)浓度依赖性地抑制AngⅡ诱导THP—1巨噬细胞MMP-9 mRNA表达,可能通过其特异性受体MaS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综合医院精神科会诊患者失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精神科会诊患者失眠的临床特征及与其它精神障碍的关系。方法:对168例精神科会诊患者进行分析。结果:128例(76、2%)会诊患者有失眠.其中61.7%(79/128)为慢性失眠。原发性失眠仅占5.5%(7/128),85.1%(109/128)是与其它精神障碍有关的失眠。常见的精神障碍诊断为焦虑障碍、心境障碍和谵妄。60.9%的失眠患者在会诊前得到了处理。结论:应对临床医师进行精神卫生教育,提高他们对失眠等常见精神障碍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方法: 建立兔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模型。将18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6只、高蛋氨酸饮食组(M组)12只;于实验第4周始,将M组再随机分为两组,M+0组6只,继续饲高蛋氨酸饮食;M+F组6只,在高蛋氨酸饮食基础上,再加以叶酸、VitB12,继续观察3周;6周时统一处死动物,取腹主动脉,制备主动脉血管环,比较M+0组与M+F组及C组主动脉血管对Ach的最大舒张反应。同时,对3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形成过程中0周、3周、6周时血清中Hcy、ET-1、Ang-II、NO2ˉ/NO3ˉ、NOS各指标及处死动物时局部血管组织中ET-1、Ang-II、NO2ˉ/NO3ˉ、NOS指标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 结果: (1)M+0组主动脉血管对Ach的最大舒张反应性(Emax=26.73±4.51)低于M+F组(Emax=47.84±5.62, P<0.05)及control组(Emax=56.42±7.82, P<0.05);(2) 3周时,M+0组及M+F组血清中Hcy、ET-1、Ang-II各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0周时(P<0.05);NO2ˉ/NO3ˉ、NOS明显低于对照组及0周时(P<0.05);(3)6 周时,M+0组上述指标继续升高;M+F组血清中Hcy低于 M+0组(P<0.05);NO2-/NO3-、NOS高于M+0组(P<0.05);ET-1、Ang-II各指标与M+F组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血管内皮最大舒张功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局部血管组织内皮细胞 ET-1、Ang-II、NO的分泌而发挥作用的;早期以叶酸、VitB12干预治疗对血管内皮功能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ide dismutase,SOD)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alonyldialdehyde,MDA)在围手术期心肌再灌注损伤中的浓度变化、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心脏手术组30例,分别在术前1 d,主动脉开放后 10 min,术后 1 d 和 7 d采血,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SOD和MDA.结果心脏手术组SOD术前(143.7±22)μU/L,再灌注 10 min(113.5±23.5)μU/L(P<0.01),术后1 d(141.3±23.2)μU/L,术后 7 d(143.5±24.2)μU/L,MDA术前(5.26±2.19) μmol/L,再灌注10 min(9.97±3.68)μmol/L(P<0.01),术后1 d (7.17±2.16) μmol/L,术后7 d (5.75±2.87) μmol/L,并且血清SOD和MDA呈现负相关(r=-0.563,P<0.05).结论 CPB患者血清SOD活性下降,MDA水平增高,大量氧自由基的产生是造成心肌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血浆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浓度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 (心衰 )与血浆内皮素 (ET)、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特异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3 8例心衰患者血浆ET和血浆CGRP水平。结果 心衰组血浆ET水平 ( 12 0 .4 2± 8.18)ng/L明显高于对照组 ( 4 8 66± 6 4 8)ng/L ,P <0 0 0 1。而心衰组血浆CGPR水平 ( 16 70± 4 13 )ng/L明显低于对照组 ( 64 70± 11 76)ng/L ,P<0 0 0 1。心衰严重程度与血浆ET和CGRP水平相关。心衰患者血浆ET与GCRP水平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r =- 0 82 3 6,P <0 0 0 1)。结论 循环血中ET与CGRP可能参与心衰的发生和发展 ,CGRP可能拮抗ET的心肌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应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炎性学说已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且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局部和全身炎症贯穿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斑块的稳定性和自然进程。而黏附分子在其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1]。本文就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与冠心病关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ICAM和VCAM的生物学特性黏附分子(AdhesionMolecules,Ams)是在细胞表面表达的具有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的糖蛋白,能使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如血小板和白细胞)易…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普通心电图(ECG)、平板运动试验(TMT)、电话传输远程心电监测(TTM)、动态心电图(Holtermonitor)对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6 0例疑诊CHD的患者,将其ECG、TMT、TTM、Holter和冠状动脉造影(CA)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CA为金标准计算以上四种无创心电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等指标。结果 ECG、TMT、TTM、Holter的灵敏度分别为5 5 . 0 0 %、71 .4 3%、72 . 5 0 %、70 .0 0 % ;特异度分别为6 0 .0 0 %、76 .92 %、75 . 0 0 %、75 . 0 0 % ;准确度分别为5 6 .6 7%、74 . 0 7%、73. 33%、71. 88%。将TTM和TMT联合试验可使灵敏度提高到85 . 71% ,特异度提高到84 . 6 2 %。结论 ECG、TMT、TTM、Holter是诊断CHD的常用且重要的无创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节奏及社会压力增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发病率显著上升,而心肌梗死作为冠心病的主要临床类型,其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死亡及生活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缺血性心脏病,特别是心肌梗死,是病死率极高的疾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显著升高。通常,心肌梗死的治疗包括药物、介入和手术治疗。虽然这些治疗也在不断发展,能够改善心肌缺血和心力衰竭的症状,使闭塞的血管再通,但均有其局限性。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骨髓、  相似文献   
10.
电话传输远程心电监测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12导联电话传输远程心电监测(TTM)对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4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证实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并在同期内(间隔<1周)接受12导联TTM及普通心电图(ECG)检查,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2导联TTM和ECG对SMI的检出率分别是64%和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导联TTM可以较早地发现SMI,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