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5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49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TNF-α、IL-1β水平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循环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间的相关性.方法 60例CHF病人按心功能及病因不同分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TNF-α、IL-1β的水平变化及其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的相关关系.结果 CHF病人循环中TNF-α、IL-1β水平较对照组增高(P<0.001),两者与病因无关,只与心功能相关.CHF病人血清TNF-α与LVEF呈负相关、与LVEDd呈正相关;IL-1β与TNF-α、LVEDd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结论 CHF病人循环中TNF-α、IL-1β水平的特征性变化及其彼此间的相关关系,充分体现了失衡的细胞因子网络在CHF的发生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及PCI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8月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ACS患者344例,均接受PCI及冠状动脉造影,根据PCI术后有无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分为MACCE组95例和无MACCE组249例;根据PLR判断预后界值分为高PLR组247例(PLR≥137.6)和低PLR组97例(PLR137.6)。回顾分析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等,用ROC曲线确定PLR判断预后的界值,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MACCE组吸烟、糖尿病、LDL-C、PLR及Gensini评分均较无MACCE组高(P0.01);PLR和Gensini评分预测PCI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898(95%CI:0.859~0.937)和0.842(95%CI:0.794~0.891);PLR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654,P0.01)。高PLR组总MACCE发生率明显高于低PLR组(78.35%vs 7.69%,P0.01),术前高PLR水平是预测老年ACS患者PCI术后发生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OR=2.527,95%CI:1.058~6.039,P=0.037)。结论 PLR与老年ACS患者PCI术后发生MACCE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与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QTd)的影响,并比较其差异性。方法对8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稳心颗粒组(46例)和通心络胶囊组(42例),分别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服用稳心颗粒(每次1袋,每日3次)和通心络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均治疗4周。所有患者于冠状动脉造影前1d(治疗前)、治疗4周后进行心电图检查,测量计算QTd和校正的QT离散度(QTcd)并进行分析;同时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进行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检查。结果治疗前两组间QTd和QTcd无差异性(P>0.05);治疗4周后两组QTd和QTcd较治疗前都缩短,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变化无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QTd和QTcd治疗4周后同时间点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应用稳心颗粒及通心络胶囊均可以缩短QTd和QTcd,从而预防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二者效应可能相似。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伴焦虑、抑郁症状的冠心病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伴焦虑、抑郁症状的冠心病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心理干预组、综合干预组各40例.三组患者均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既定方案的心理干预;综合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另给予既定方案的心理干预及抗抑郁药物(黛力新片)治疗.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及干预4周后进行调查,评价其心理疗效,通过患者症状及心电图变化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前,三组一般情况及SAS和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4周后,心理干预组和综合干预组患者的SAD和SDS评分差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1);综合干预组差值升高更明显(P<0.01);综合干预组和心理干预组的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x2=26.911,P<0.01x2=7.500,P<0.0167),综合干预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心理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38,P<0.0167).结论 对伴焦虑、抑郁症状的冠心病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其心身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在心理干预基础上加服抗抑郁药物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 2型糖尿病及高血压病患者脉压 (PP)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方法 对 2 4 1例患者 ,高血压 (EH)患者 75例、2型糖尿病 (T2 DM)患者 77例和高血压病合并 2型糖尿病 (EH +T2 DM)患者 89例进行血压检测和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结果 T2 DM组微量白蛋白与收缩压 (SBP)相关性不显著 (P >0 .0 5 ) ;而与PP显著正相关 (P <0 .0 5 )。EH组微量白蛋白与SBP和PP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 ;EH +T2 DM组微量白蛋白与SBP和PP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 ,微量白蛋白与PP相关性在EH +T2 DM组最大。反映肾功能的其它指标则与SBP、PP无相关性。结论 在上述 3种患者中只PP与早期肾损害相关 ,故为防止DM和EH患者肾脏损害加重 ,降低PP很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MS)合并冠心病(CHD)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与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245例存在不明原因发作性胸痛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测定血清TBIL水平,采集有关数据,根据有无CHD以及是否合并MS分3组进行研究。结果CHD合并MS的患者,TBIL水平明显降低(10.37±0.33,P<0.05),且血清TBIL水平越低,冠脉血管病变程度越重(15.46±0.93,12.18±1.25,11.85±0.68,10.57±0.49;P<0.05)。结论血清TBIL的水平可以作为预测MS合并CHD患者其冠脉病变程度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7.
脑利钠肽也称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peptide,BNP)是由心室肌合成和分泌的一种利钠肽激素.近年来,对于测定循环中BNP浓度协助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诊断、筛检、疗效评估和预后等研究众多,目前已经达成比较一致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代谢综合征(metabohc syndrome,MS)不但在西方国家流行,而且发展中国家的发病也迅速增加,并作为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因此,MS备受关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正常血管内皮具有许多复杂的功能,许多疾病特别是心血管疾病与血管内皮功能紊乱(endothelial dysfunction,ED)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他汀类药物对80岁以上老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入选73例8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入院后给予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按他汀药物不同,分为辛伐他汀组(20 mg/d)27例、阿托伐他汀组(20 mg/d)32例和瑞舒伐他汀组(5 mg/d)14例,分别对比分析用药前及随访12~24(13.8±3.7)个月后血脂参数和安全性指标,以及三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①冠心病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TC、LDL-C、LDL-C/HDL-C均有明显下降[(3.59±0.67) mmol/L比(3.84±0.91) mmol/L、(2.16±0.61)mmol/L比(2.39±0.78)mmol/L及(2.15±0.75)比(2.48±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肝功、肾功、肌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三组间调脂疗效无显著差异,并且肝功、肾功、肌酶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80岁以上老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常规剂量的他汀类药物调脂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电图对肺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01年9月~2006年12月我院确诊的94例PE心电图的变化特征.结果: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53例(56.4%),SⅠQⅢTⅢ征24例(25.5%),单纯SⅠ40例(42.6%),QⅢ49例(52.1%),TⅢ46例(48.9%),aVR主波向上13例(13.8%).Ⅱ、Ⅲ、aVF及胸前导联T渡变化及ST-T异常在PE中也较常见,共60例(63.8%);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7例(7.4%),右心室肥大37例(39.4%).10例溶栓治疗成功后心电图即刻恢复正常.结论:PE心电图变化具有一过性、多变性的特点,并随病程发展而呈动态变化,对诊断PE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