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兔软骨细胞,研究白藜芦醇对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β(rh IL-1β)诱导体外骨关节炎(OA)软骨细胞凋亡及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分阶段酶消化法体外培养兔软骨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含药血清,1 h后,以10 ng/ml IL-1β刺激,24 h后,通过TUNEL法和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检测软骨细胞凋亡;以MTT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白藜芦醇能明显抑制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呈剂量依赖性;MTT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白藜芦醇能恢复OA软骨细胞的增殖能力。结论白藜芦醇可以抑制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并能明显拮抗IL-1β对软骨细胞增殖的抑制。  相似文献   
2.
微创治疗理念在临床上已经被广泛推广并应用到治疗当中,尤其是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比较好的治疗效果,也积累了一定的治疗经验[1],但目前国内尚没有一个明确的治疗规范,术中针对椎间盘射频热凝的程度和靶点的选择均存在较大差异.我院自2010年4月一2011年11月,对收治的2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组治疗,单靶点射频热凝治疗效果更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探讨下肢淤血性溃疡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下肢淤血性溃疡患者37例(共42条患肢),男21例,女16例,按照国际静脉联盟CEAP分级均为C6,采用下肢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术(EVLT)加筋膜下交通支结扎,术前于溃疡表面取样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实验,术后患肢抬高、加压包扎和湿性敷料局部处理溃疡。结果42条患肢溃疡均在1月内愈合,8条患肢一期愈合,34条患肢瘢痕愈合。结论腔内激光治疗术加筋膜下交通支结扎,辅以术前细菌培养、药物敏感实验,术后患肢抬高、加压包扎及湿性敷料综合治疗下肢淤血性溃疡,疗效可靠,效果优于未手术湿敷换药。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下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治疗的效果。方法:将84例下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依据病因分为:创伤性软组织肿胀、静脉源性、淋巴回流障碍性和骨筋膜室综合征组,采取个性化处理方式,同时进行早期康复干预;对照组采用个性化处理和常规的功能锻炼。在治疗前、治疗后第7、14天和3个月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经个性化治疗加早期康复干预后,在治疗后第7、14天的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患肢周径缩小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干预加个性化治疗缩短了下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恢复时间,短期疗效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背景:白藜芦醇可在体外抑制软骨细胞的凋亡。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体外培养人骨关节炎滑膜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8、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 方法:对兔以白藜芦醇临床等效剂量灌胃后,制备含10%,20%,40%白藜芦醇含药血清,与人骨关节炎滑膜细胞共培养,以正常兔血清培养细胞为对照。 结果与结论:ELISA检测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含药血清组体外培养滑膜细胞白细胞介素18、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分泌量较正常兔血清组明显降低(P < 0.01),并随白藜芦醇浓度的增加,白细胞介素18、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分泌量逐渐降低(P < 0.01或P < 0.05)。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依次与白细胞介素18水平呈正相关。表明白藜芦醇能够显著下调白细胞介素18、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在骨关节炎滑膜细胞中的表达,减轻滑膜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椎体压缩性骨折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了113例良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MRI表现,其中良性67例201个病变椎体,恶性46例138个病变椎体.结果:恶性压缩性骨折46例138个病变椎体中,TIWI表现为均匀低信号的病例占89%,病变位于椎体后2/3的病例占85%,椎弓根破坏占76%,椎体后缘外凸占78%,倒楔形椎体形态改变占43%.良性压缩性骨折中67例201个压缩椎体骨折中,骨折椎体TIWI信号不均匀或者信号改变不明显占76%,椎体楔形改变占73%,压缩骨折的椎体连续性分布占45%,推间盘信号不均匀占51%,病变位于推体前1/3的病例占48%.结论:椎体良恶性压缩骨折的MRI表现存在差异,MRI检查可以区别椎体良恶性压缩骨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激光和血管腔内微波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效果。方法将196例CEAP分期C3~C6级患者随机分为激光治疗组(EVLT组,102例)和微波治疗组(EMT组,94例),分别行血管腔内激光治疗和血管腔内微波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及血管病理学改变。结果两组患者症状均明显改善,皮肤灼伤、皮肤麻木、硬性条索、术后复发残留、术后症状改善情况及两组血管治疗后病理改变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EVLT组患者皮下淤血发生率(25.5%)稍高于EMT组(14.6%)(P0.05)。结论血管腔内激光与血管腔内微波均可有效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近期效果均满意。但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