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通过对虚拟仿真一流课程建设要素的剖析和解读,结合国家级虚拟仿真一流课程建设的探索和实践,阐述了虚拟仿真一流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要点和建设成就,为虚拟仿真一流课程的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并对虚拟仿真课程建设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三丁基锡 (tributyltin,TBT)对小鼠脾、肝和脑组织蛋白磷酸酶2A (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活性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TBT (0、10、20、60 mg/kg),分别以灌胃的方式对小鼠染毒24和96 h,检测脾、肝和脑组织PP2A酶活性的改变。结果:TBT染毒24和96 h,小鼠脾脏PP2A酶活性在20和60 mg/kg剂量组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1);肝脏PP2A酶活性仅在60 mg/kg时,较对照组明显被抑制 (P < 0.05);而脑PP2A酶活性在各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未发生明显改变 (P>0.05)。结论:PP2A酶活性的降低可能是TBT产生免疫和肝毒性效应的重要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 :通过与抗氧化检测单指标GSH的比较 ,探讨抗氧化能力相关效应性生物标志物TOSC的特点及适用性。材料与方法 :用0mg/kg(生理盐水对照组)、6.25、12.5、25和50mg/kg百草枯(Paraquat,PQ)对随机分组的NIH小鼠灌胃染毒 ,24、48、72h后分别测定其肝、脑、心、肾、肺的TOSC值 ,以及肝的GSH水平。 结果 :小鼠各脏器于PQ染毒24、48、72h后 ,TOSC/mg蛋白值与对照相比下降不显著 ;肝GSH水平明显降低。 结论 :TOSC是综合反映机体实际抗氧化能力即时水平的综合性指标 ,在体现氧化剂对机体的早期效应时却不如GSH灵敏  相似文献   
4.
壳寡糖的制备及组分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以壳六糖为主的壳寡糖制备工艺并对制备物组分进行分析。方法 用酶解法水解壳聚糖,有机溶剂法提取壳寡糖,色谱法分离纯化壳六糖,HPLC法分析检测壳寡糖组分。结果 壳寡糖粗提物中的主要成分为6-7聚壳寡糖,色谱分离得到较纯的壳六糖。结论 该制备工艺可以得到以6-7聚壳寡糖为主的壳寡糖制备物。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基础性、综合性和自主性实验教学内容,从实验室基本技能训练、实验教学理念、引导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开放式的实验教学过程的培养等多方面对医学院本科生生物化学的实验教学改革进行探讨。目的是为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培养科研型、创新性的医学人才提供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以壳六糖为主的壳寡糖制备工艺并对制备物组分进行分析。方法 用酶解法水解壳聚糖,有机溶剂法提取壳寡糖,色谱法分离纯化壳六糖,HPLC法分析检测壳寡糖组分。结果 壳寡糖粗提物中的主要成分为6-7聚壳寡糖,色谱分离得到较纯的壳六糖。结论 该制备工艺可以得到以6-7聚壳寡糖为主的壳寡糖制备物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本科医学教育的深刻思考,设计了药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在综合性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设计性实验内容,讨论并分析了开展设计性实验的必要性、背景及意义,阐述了优化实验教学的设计方案,并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作为主体参与实验的同学的真实反馈。增加设计性实验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