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内科学   16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道人胚胎肝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及所培养肝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用胰蛋白酶消化人胚胎肝组织小块,可获70%以上具有正常代谢活性的肝细胞。分离的肝细胞在DMEM培养基中生长良好,传代6次,历时5个月。将第2、3代细胞冻在于液氮中,3个月后复苏,60%的细胞仍具有活性,能贴壁生长。收集培养物上清液作白蛋白和甲胎蛋白(AFP)测定。结果显示:此种培养细胞具有分泌白蛋白和AFP的功能,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和传次代数的增加AFP含量逐渐减少。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肝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癌变机制提供了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2.
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志愿者血液中分离出感染间日疟原虫的红细胞。以此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d小鼠,获得5株杂交瘤细胞系。融合率平均为45%,抗体阳性率为0.66%。用IFAfoIPA染色进行免疫组化分析,4B2和8E3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呈较强的阳性反应,与约氏疟原虫红内期无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3.
间接荧光抗体实验观察大鼠体内约氏疟原虫红细胞外期裂殖体寄生虫学教研室付冉定,罗树宏,刘多,舒衡平关键词Yoelii疟原虫;红细胞外期;荧光抗体技术;大鼠约氏疟原虫(PlesmodiumYoelii)红细胞外期(exoerythrocytic,EE)寄...  相似文献   
4.
人胚胎肝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间日疟原虫红细胞外期体外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人肝癌细胞在体外培养间日疟原虫红细胞外期获得成功,在国内首次建立肝癌细胞—间日疟原虫红细胞外期体外培养系统。在无菌条件下解剖受感染的斯氏按蚊唾腺,制成子孢子悬液,并接种到肝癌细胞中进行体外培养,7d后在培养物中可见红细胞外期裂殖体。第10d,在培养物中加入正常人O型红细胞,继续培养,14d后分离红细胞制成涂片,可见大量环状体和早期大滋养体。提示此种肝癌细胞可作为我国间日疟原虫红细胞外期体外培养的宿主细胞。  相似文献   
6.
约氏疟原虫子孢子日龄对红细胞外期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将约氏疟原虫子孢子经尾静脉接种到大鼠体内和培养的肝细胞中,48h后,分别观察约氏疟原虫红细胞外期裂殖体在体内及体外的发育情况。结果显示:无论在体内或体外,原虫大小不等,其直径范围为16.8-45.5um。形态多样,呈圆形,椭圆形和其他形状,分化程度不同,发育明显不同步,且体外与体内的原虫的形态极为相似,另将培养成熟的红细胞外期裂子接种给正常昆明小鼠,5d后查血,有60%以上的小鼠出现原虫血症,再用斯氏按蚊吸阳性鼠血,15d后解剖蚊唾腺,在唾腺中见到大量成熟子孢子,提示经培养的鼠肝细胞在体外能完成的氏疟原虫红细胞外期发育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8.
恶性疟原虫至少有2个基因,pfmdr1及pfmdr2,与哺乳类编码P-糖蛋白的耐多药基因(mdr)相关。pfmdr1的产物命名为P-糖蛋白同系物1(PGHI),与人及小鼠mdr基因产物的氨基酸顺序高度一致。PGH1的组成是典型的转运蛋白超家族ATP-结合盒结构。哺乳类的P-糖蛋白起一种穿膜的需能泵的作用,在耐药细胞系中使药物流出而维持药物的低水平。PGH1是一种160kDa蛋白质,无性红内期的各阶段均有表达。在哺乳类  相似文献   
9.
P30是刚地弓形虫速殖子期主要表面抗原之一,能刺激机体产生高效价的抗体。由于从速殖子纯化P30既费时又费力,因此研制重组P30亚单位疫苗将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方法。最近,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辛德比病毒(Sindbis virus)载体Toto2Jl表达来自亚基因组病毒mRNA的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再用外源目的基因取代CAT基因,形成的重组载体感染真核生物系统,可得到所需要的重组蛋白。  相似文献   
10.
以间日疟原虫粤北分离株感染的无疟史志愿者及斯氏按蚊为研究对象,用体外饲血法感染按蚊。对16名志愿者取血20次作实验,其中8名为血传患者,8名为蚊传患者,供血时间均为发作间歇期,疟原虫为大滋养体阶段。获得按蚊腺感染较重者分别为4及5例,但使按蚊感染最重的3例均为蚊传患者。首次发作后3—8d,均可使大部分按蚊有较重的子孢子感染,d9后感染减弱。在此期间,供血者配子体密度的高低与按蚊腺感染度有密切关系。配子体♀比例≤4∶1时,按蚊的感染较重。为了比较全面地反映按蚊体内孢子增殖的情况,提出了胃/腺感染强度的概念。胃/腺感染强度=胃/腺感染率×平均阳性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