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肿瘤学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教育技术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知识、信息量的空前扩展 ,人们面临着“学会生存”的严峻挑战。而要学会在未来的信息社会和学习化社会中生存 ,其前提则是“学会学习”。这同样也是今后要从医学院校毕业的医学生们所不得不面临的客观现实。因此 ,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中以教师主讲、课堂灌输为主要形式的传统教学模式 ,很难适应和满足当前这种培养与时代发展同步的医学毕业生的教学要求 ,而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教学模式则要求教学过程中普遍使用现代教育技术。1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 ,通过对教与学过…  相似文献   
2.
引起痴呆的疾病很多,从常见病的病变中可发现许多相似之处,即脑组织萎缩,神经元脱失,胶质细胞增生等,而神经元的再生能力极差,所以痴呆不易恢复。在这些疾病中,AD发病率最高,且不易治疗,目前已成为急待解决的医疗和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3.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一类疾病,但是肿瘤的病因、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因此肿瘤的病因学、发病学和防治的研究仍为当今医学领域的热门课题。近年来研究表明,细胞凋亡与肿瘤的发生、治疗密切相关,现就凋亡与肿瘤的发生、治疗的研究情况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4.
用家兔后肢缺血再灌注模型,通过检测股静脉回流血中丙二醛和肌肉中酶代谢的变化及患肢用腓肠肌组织学改变,观察了当归、川芎嗪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结果表明:单纯应用当归或川芎嗪对防治再灌注损伤均无保护作用,反而可由于微循环的改善而加重损伤.  相似文献   
5.
1 胆胰管汇合最常见的异常为共同通路>1.5cm,称合流异常,是先天性胆管扩张的常见原因之一.胆胰管汇合时又常见两种变异:一为胰胆管合流异常型(p-c型),即胰管注入胆总管;另一种为胆胰管合流异常型(c-p型),即胆总管注入胰管.正常或上述异常时均为一条胰管与胆总管合流.本例有三条胰管注入胆总管并伴胆胰管合流异常非常罕见,现将我们的尸体解剖所见报道如下.男尸,48岁,发育正常,生前曾诊断为胆总管扩张、胆囊炎.检查胰、胆管所见:胰管起自胰尾,横行贯穿胰的全长,中途先后汇集许多胰小管,在距十二指肠后内壁 4.5cm处胰管分出两支,一支横行呈直角穿入十二指肠内侧壁,开口于十二指肠小乳头.此支胰管直径 0.2~0.25cm.另一支向下向后迂曲走行,收纳胰颈、胰头部的小分支,此支自分出后在5.5cm处又分出呈“Y”型的两分支,且分别呈直角注入胆总管左后侧壁,在胆总管内二分支开口间距为 0.7cm,呈上下分布.此外见胰头及胰钩突部胰液汇流一独立  相似文献   
6.
1997年中国疾病监测区死因年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探讨减寿的主要原因。方法 按ICD - 9对 1997年中国疾病监测区死亡者的死因进行分类 ,对死者年龄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中国居前 5位的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意外死亡和消化系统疾病 ,占总死因的 87 2 7%。意外死亡者中 15~ 5 9岁死亡者占 61 72 %。意外死亡者的年龄中位数 3 7 5 2岁。除肿瘤与消化系统疾病者的死因年龄中位数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外 ,其他死因者年龄中位数之间的差别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0 0 1)。结论 意外死亡是近年来非常主要的减寿死因 ,应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以延长国人寿命 ;肿瘤和消化系统疾病对减寿的影响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 β Catenin、Bcl 2与乳腺癌的发生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检测了 10例正常乳腺组织、40例癌前病变及 6 0例浸润性导管癌中 β Catenin、Bcl 2的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 Bcl 2、β Catenin在正常乳腺组织、癌前病变及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逐渐降低 ,Bcl 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有关 (P <0 .0 5 ) ,而 β Caten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无关 (P >0 .0 5 )。Bcl 2、β Catenin在癌前病变及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 (P <0 .0 5 )。 结论 Bcl 2与 β Catenin基因改变在乳腺组织恶性转化中起重要作用 ,Bcl 2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因素在子宫腺肌症发生过程中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记录组织中FⅢ的表达,配对对比观察了子宫腺肌症原位和相应肌间异位子宫内膜、正常增殖期宫内膜和子宫腺肌症异位宫内膜微血管密度的变化情况。结果:1.子宫腺肌症异位宫内膜平均微血管密度(个/×400倍视野)明显高于其相应原位宫内膜(分别为 7.45± 2.83和6.31±1.50,P<0.05)。2.正常增殖期宫内膜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子宫腺肌症原位宫内膜(分别为7.79±1.74和6.31±1.50,P<0.05)。结论:子宫腔肌症异位宫内膜微血管密度均高于其相应原位宫内膜,提示血管因素在子宫腺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患者 ,男性 ,12岁 ,因颈部疼痛2个月 ,右下肢无力10d于2001年8月11日入院。近2个月来出现间断性颈部疼痛 ,不向其他部位放射 ,同时伴颈部活动受限。10d前出现右下肢活动时无力。体检 :神经系统检查左下肢肌力Ⅳ级 ,右下肢肌力Ⅲ级 ,双侧肱二、三头肌反射活跃 ,双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亢进 ,踝阵挛( +)髌阵挛 (+) ,双侧巴氏征( +) ,Romberg征( +)。CT检查 :于C6、C7层面硬膜囊内偏左可见一片状低密度灶 ,边界清。MRI检查:C6 -T1水平椎管内可见一4.0cm×1.2cm大小、长T1、长T2信号…  相似文献   
10.
1990-1999年河北省传染病发病趋势的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一些传染病正在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为更加有效地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提出一些具有科学依据的预防措施 ,我们回顾分析了 1990— 1999年河北省疾病监测区甲乙丙类传染病的发病趋势 ,并与全国疾病监测区公布的同类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材料 按照现行的 2 6种甲乙类和 9种丙类传染病分类标准 ,对 1990— 1999年河北省疾病监测区及全国疾病监测系统 35种法定传染病的年报数据进行分类、整理。1.2 方法 运用EXCEL[1] 电子计算机软件‘加趋势线’法、相关、排序、构成比和中位数等检验法对 1990— 1999年河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