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11例汉族人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关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采用PCR-RFLP分析了611名上海地区汉族人的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型,并测量其骨密度(BMD),统计分析发现男女性VDR基因分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Bb基因型在男性中的分布频率(26.9%)高于女性(12.7%,P<0.01)。不同基因型的人群B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有三个目的:1)比较吡喹酮治疗前后曼氏血吸虫感染儿童对SEA中不同的抗原组分的免疫应答状况,对曼氏血吸虫虫卵中与血吸虫活力相关的特异性抗原或表位进行鉴定;2)采用治疗前对SEA蛋白不同识别方式的验证评估对儿童化疗的成败;3)比较两种不同流行区人群治疗反应状况,以估计他们对化疗反应的均一性。 从委内瑞拉Caraballeda镇选16名感染儿童作治疗前后观察。该地区经灭螺和加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染色体9p21上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rs2383206、rs10757274)在新疆维吾尔族人群中的分布,探讨其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172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CHD患者和147例患者为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应用LDR—PCR技术对rs2383206、rsl0757274位点进行SNP分型及分析。结果rs2383206GG基因型频率在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4.9%和24.4%,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8.1%和49.3%;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sl0757274GG基因型频率在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2.O%和21.8%,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4.9%和46.6%;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相关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两个SNP的GG基因型仍是CHD的危险基因型,rs2383206的OR值为1.91,95%CI(1.03~3.53),rsl0757274的OR值为2.03,95%CI(1.08~3.80),P值均〈0.05。结论9p21位点rs2383206、rsl0757274的多态性与维吾尔族族人CHD有关联。  相似文献   
4.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和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妇女绝经前后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变化率,研究各指标在各种疾病组的浓度变化,并对临床应用作出初步评价。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测定法或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分别测定164名健康成年人和120例患者血清和尿液中10项骨代谢指标。结果绝经后妇女骨代谢指标明显升高;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组与对照组相比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变形性骨炎组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组与对照组比较除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外,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甲状腺功能亢进组和肿瘤骨转移组除PICP和甲状腺激素(PTH)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风湿性关节炎除吡啶啉(PYD)和脱氧吡啶啉(DP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各种骨代谢疾病不同程度影响骨转换,PICP应用于临床敏感性较差。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DNA探针识别自然感染螺体内单个血吸虫的基因型,从而为估计中间宿主中血吸虫的分布提供较精确的方法,并首次研究了螺体内血吸虫基因型的分布。 从巴西的Cabana和Barreiro de Baixo(螺感染率分别为26.0%和11.4%)采集自然感染曼氏血吸虫的双脐螺,送往Purdue大学进行曼氏血吸虫的遗传学分析。将两小鼠  相似文献   
6.
酶联免疫电扩散法(ELIEDA)是由免疫电扩散法(IEDA)发展而成的一种微量法。作者将ELIEDA用于诊断低度感染曼氏血吸虫的病人,并与其它的血清学方法如间接血凝试验(IHAT),免疫荧光技术(IFT),IEDA作比较。 IFT、IHAT及IEDA试验所用抗原分别为曼氏血吸虫成虫冰冻切片、碱性可溶性成虫抗原及新鲜成虫的组织匀浆经11000g离心的上清蛋白。进行IEDA时将10μl抗原和5μl未稀释血清以1.5cm间隔分别点样在乙酸纤维素膜上并电泳(Tris-甘氨酸磷酸电  相似文献   
7.
血吸虫在终宿主的组织中并不增殖。实验室研究及流行病学研究均表明感染后成虫负荷数的明显减少(约60%)能显著地减轻病理损害及疾病的传播。血吸虫感染的这两个特性是研制血吸虫疫苗策略的基点。血吸虫病的病理损害主要是由活虫卵的沉积所引起,因此疫苗诱导的免疫力主要在于使成虫产卵减少,而不在于是否伴有虫负荷的减少。 近五年来因血吸虫疫苗候选抗原的验证及其分子克隆方面的广泛研究,已有数种编码曼氏血吸虫抗原蛋白的基因克隆,其中  相似文献   
8.
代表性差异分析法(RDA,representa-tional difference analysis)是近年发展的一种经改进的扣除杂交法(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 作者用酚/氯仿分别从50条雌或雄成虫中抽提基因组DNA,按Lisitsyn等方法进行代表性差异分析。以HindⅢ消化DNA后与R Hind 24(5′—3′)和R Hind 12(5′—3′)接头连接,用R Hind 24作引物进行PCR。雌虫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脂联素基因SNP+45多态性与上海地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比较脂联素基因SNP+45多态性与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关系。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PCR—RELF)技术,对75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和71例正常对照者脂联素基因SNP+45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应用酶联免疫测定法或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75例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和尿液中8项骨代谢指标。结果脂联素基因SNP+45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骨质疏松症患者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脂联索基因SNP+45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与骨转换标志物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脂联素基因SNP+45多态性与上海地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无相关性,与骨转换率也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