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3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6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抗 CD2 5抗体用于预防儿童白血病半匹配未去 T细胞骨髓移植重度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的疗效。 方法  10例儿童白血病患者接受 HL A2 - 3位点不合半匹配骨髓移植 ,移植方法除了供者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CSF)2 5 0μg促进骨髓及受者应用环孢素 A(CSA ) ,甲氨蝶呤 (MTX)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ATG)和霉酚酸酯 (MMF)预防 GVHD综合措施外 ,加用抗 CD2 5单克隆抗体预防 GVHD,剂量各为 2 0 m g,在移植前 2 h和移植后第 4天应用 ,采髓后未去 T细胞输注 ,移植结果与前期未用 Simulect移植组比较。 结果  10例移植后均获造血重建 ,粒细胞大于 0 .5× 10 9/ L 中位天数是19 d,血小板大于 2 0× 10 9/ L 的中位天数是 2 2 d,骨髓植活直接证据检测证实为完全供者造血。无 1例发生急性 ~ GVHD,未用 Sim ulect对照组急性 ~ GVHD为 5 0 %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可评价慢性 GVHD的 8例均发生慢性 GVHD,均为局限性慢性 GVHD。中位随访 12个月 (范围 9~ 2 4个月 ) ,2例移植相关死亡 ,1例移植后 14个月复发死亡 ,实际无病生存率是 70 % ,与对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结论 本研究儿童半匹配未去 T细胞骨髓移植应用 Sim ulect,明显降低急性重症 a GVHD发生 ,减少移植相关死亡 ,临床应用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3.
造血生长因子(HGF)是指参加调控或影响造血的细胞因子,早在十八世纪,一些学者就怀疑有刺激造血的细胞因子存在。自1966年Bradley等建立小鼠骨髓细胞体外琼脂培养技术以来,先后在来源不同的刺激因子作用下,培养出粒系、红系及巨核系造血祖细胞集落,因此这些生长因子又称为集落刺激因子(colonystimulatingfactorCSF)[1]。经过近30年的系统和深入研究,已将主要的CSF克隆,并已大量生产重组因子,在临床上试用。尤其是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相似文献   
4.
肾移植术三年后继发恶性淋巴瘤一例血液科琚新生,纪树荃,姬亚友,王恒湘主题词:肾移植;淋巴瘤##6病例报告患者,男,55岁,因肾移值术后三年二个月、低热伴皮肤结节三周入院。患者因慢性肾炎14年、慢性肾衰5年于1990年10月31日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  相似文献   
5.
联合应用抗生素对中性粒细胞减少期感染的经验性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经验性联合抗生素治疗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结合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病原菌流行病学资料,把202例接受预处理或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感染患者分3组给予经验性治疗:碳青酶烯类抗生素联合万古霉素治疗组84例、单用碳青酶烯类抗生素治疗组78例和头孢类抗生素或喹诺酮类治疗组40例。结果碳青酶烯类联合万古霉素有效率为93%,碳青酶烯类单药组66%,头孢类或喹诺酮类组有效率为30%。结论结合G^+菌分离率和致病率逐年升高特点,碳青酶烯类抗生素联合万古霉素一线治疗粒缺期感染可能是有效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分类、治疗及转归情况。方法 17例患者行淋巴结活检、血常规、骨髓检查,分析其骨髓侵犯发生率、病理组织类型、临床分期等,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结果 骨髓侵犯发生率19%,年龄35岁以下、病理类型T细胞型、临床分期晚期居多,化疗治疗其缓解期较短,自体移植复发率高,异基因骨髓移植无病生存时间长。结论 异基因骨髓移植是治疗本病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7.
单倍相合骨髓移植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单倍体骨髓移植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10例单倍相合骨髓移植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时间、病因、治疗措施及预后等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表明:74例接受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病人中10例发生并发症,其中3例病人出现脑出血,感染3例(真菌感染,CMV脑炎,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各1例),癫痫、格林-巴利综合征、脑病和精神分裂症各1例,因神经系统并发症直接导致死亡的患者4例.结论:神经系统并发症是单倍相合骨髓移植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并导致较高的死亡率,尤其是脑出血对病人的威胁较大;单倍相合骨髓移植术后免疫重建缓慢,对相关感染并发症和周围神经的病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外尚无单倍型相合未去T细胞移植成熟的方案.对于难治和高危自血病患者,化疗预后是很差的,应不失时机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如果能够跨越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限制,用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半相合的亲属作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供体,就可以彻底解决干细胞来源问题。采用诱导免疫耐受新方法可提高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疗效。国外通过使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氟达拉滨、甲强龙和全身照射使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单倍型骨髓移植排斥率由40%降到0.5%,国内基本采用体外不去T和诱导免疫耐受的移植方式,结果优于国外报告,显著的疗效与国内未进行T细胞清除相关。  相似文献   
9.
在儿童白血病特别复发难治白血病的治疗中,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是能彻底根治的主要方法.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HLA)匹配供者,无论是血缘与非血缘相合供者,都是allo-PBSCT的最佳选择,在完善的骨髓库中可以获得30%HLA相合的非血缘供者,国内单生子女患儿中只有不足10%可以获得相合亲缘供者,限制了PBSCT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例1:男,51岁。一月前开始头痛,渐出现智力低下,反应迟钝。于1986年5月29日入院。入院时神志清,反应迟钝。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视觉正常,双侧视乳头水肿。心、肺、腹检查无异常发现。克氏征及巴氏征阴性。四肢肌力及腱反射正常。血常规正常,血沉25mm/h。头颅CT示右颞顶占位性病变。临床诊断为脑膜瘤。于同年6月20日行颅脑手术,术中于颞顶深约1.5cm处可见粉红色瘤体,质脆,边界清,约3×3×4cm大小。完整切除肿瘤。病理诊断: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氵弥)散性大小细胞混合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