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复胆片是由多味药材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用于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较好。由于目前尚缺少简便可行的含量测定方法控制成品质量。因此我们针对方中数味药材均含有黄酮类成分,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法用于复胆片的质量控制,可行、可靠,有良好的重现性。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冠脉介入诊疗中术者上肢暴露部位射线剂量与部位高度、术者站位、造影体位及物理防护强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仿真人体模型进行造影曝光,采集桡动脉途径时2位模拟术者左手、左上臂在不同防护条件、不同造影体位下的体表入射剂量率。采用T检验比较仅穿无袖铅衣时左手和左上臂间的体表入射剂量率及同一部位在两位术者间的体表入射剂量率,比较左手在床旁防护前后的体表入射剂量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仅穿无袖铅衣时同一部位在各体位间的体表入射剂量率,比较左上臂在不同防护条件间的体表入射剂量率;并计算左手、左上臂在不同防护措施下的射线屏蔽率。结果 仅穿无袖铅衣时,第一术者上肢的体表入射剂量率均高于第二术者(左手t=38.9~86.5,左上臂t=13.0~83.8,P<0.05);两位术者左上臂大多数体位的体表入射剂量率高于左手(第一术者t=7.1~55.3,第二术者t=9.2~78.8,P<0.05)。左手给予床旁防护后体表入射剂量率明显较低(第一术者左手t=49.4~181.6,第二术者左手t=5.1~47.3,P<0.05);左上臂给予的防护越强,体表入射剂量率越低(第一术者左上臂F=84.6~531.3,第二术者左上臂F=7.0~326.3,P<0.05)。单纯床旁防护时,第一术者左手、左上臂的射线屏蔽率分别为22.46%~52.93%、23.83%~72.12%,第二术者左手、左上臂的射线屏蔽率分别为2.28%~17.39%、3.45%~50.62%,第一术者上肢的射线屏蔽率均高于第二术者,左上臂的射线屏蔽率在多数体位高于左手。半袖铅衣+床旁防护时第一、第二术者左上臂的射线屏蔽率升至73.32%~89.48%、63.97%~89.55%,两术者之间及各体位之间的射线屏蔽率差值较单纯床旁防护时明显缩小。结论 经桡动脉冠脉介入诊疗中,术者上肢暴露部位的射线剂量受部位高度、术者站位、造影体位、物理防护强度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单纯床旁防护对第一术者上肢尤其上臂的防护效果更好,而半袖铅衣弥补了单纯床旁防护的不足,应充分利用床旁防护及穿戴强化的射线防护用品以减少介入术者的辐射危害。  相似文献   
3.
百草枯(PQ)口服中毒吸收快,可导致肺、肾、肝、肾上腺、脑等器官出现损伤,中毒的特征性改变是肺损伤,可造成急性肺损伤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晚期则出现肺泡内和肺间质的纤维化,患者多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或呼吸衰竭[1]。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抢救PQ中毒患者国内已有报道,但采  相似文献   
4.
章璐  曹勇 《四川中医》2009,27(2):41-42
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是临床上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以出现无精力、虚弱、懒散、冷漠、思想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沮丧为主要表现形式。它以发生快,程度重,持续时间长,不能通过休息来缓解为特点,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中医学在治疗乏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疗效,癌因性疲乏属于中医虚劳病范围,本文从中医角度探讨癌因性疲乏的辨证论治,对提高临床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1例肺、肾功能衰竭患者行组合式体外膜肺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结果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并最终康复出院.提出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病情发展迅速,预后极差,在临床上除行体外膜肺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外,还应注意预防感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以积极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St George's呼吸问卷(SGRQ)是用来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表,本文就SGRQ在对我国COPD患者病情评定效果和治疗效果评定两个方面的应用及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针对SGRQ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对策,并对SGRQ在我国应用现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瓣膜病变目前报道甚少,狼疮的瓣膜病变怎样与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相鉴别,是目前临床医师非常关注的问题,SLE引起的瓣膜损害的治疗仍处于经验治疗状态,仍缺乏循证医学的证据,我们采用了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SLE的瓣膜病变,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建立匹多莫德光学异构体检查的手性固定相HPLC法,为本品的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分析方法。色谱条件为CHIRALPAK?IA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基叔丁基醚-乙腈-三氟乙酸(35∶65∶0.2),柱温25 ℃,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在建立的色谱条件下,匹多莫德与其对映异构体可完全分离。本方法可用于匹多莫德原料中对映异构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随着医学改革,临床医学技术进步,影像学检查技术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于危急重症患者来说,影像学检查技术是疾病检查的一种重要方式,为增强检查效果,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护理人员应对检查中各个环节和步骤有充分的了解,为患者提供人文关怀和优质护理服务,积极防控影像学检查中的各项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结核分枝杆菌感染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EE)患者伴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52例SLE患者在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过程中出现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 452例SLE患者中42例(9.29%)在住院期间被确诊为活动性结核,单纯浸润犁肺结核11例(26.19%);肺外结核31例(73.81%),其中有10例(23.81%)未找到结核感染病灶,8例(19.05%)血行播散型肺结核,6例(14.29%)结核性脑膜炎,2例(4.76%)胸腔结核,2例(4.76%)腹腔结核,1例(2.38%)淋巴结核,1例(2.38%)骨结核,1例(2.38%)肾结核.42例结核感染患者有狼疮肾炎38例,血清白蛋白低40例,有结核病史10例,白细胞低14例,血糖升高14例.抗结核治疗起效时间一般在1周以上,最长可达4周.死亡2例,均为血行播散型结核.结论 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SLE的过程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以重症结核和肺外结核为多.既往有结核病史、狼疮肾炎等SLE患者,町能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