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妊娠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协调的过程,胚胎作为一种半同种异体抗原组织,却未受到母体的排斥而存活,这就是妊娠免疫耐受作用,但其机理至今仍不明了,有多种机制试图解释这种现象。本文就最近对妊娠免疫耐受机理的一些研究认识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人子宫内膜细胞原代体外培养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改良人子宫内膜细胞原代体外培养方法的建立,并对其进行特征鉴定。方法将选择的子宫内膜组织机械法分离,复合酶消化,传代自然增殖法纯化细胞,进行单层培养。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大体形态,HE染色观察其胞核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对间质细胞(endometrial stromal cell,ESC)及上皮细胞(endometrial glandular epithelial cell,EEC)进行鉴定。结果培养的子宫内膜细胞均有ESC和EEC两种形态细胞。EEC和ESC经角蛋白单抗体和波形蛋白单抗体染色,凡是胞质被染成棕黄色的细胞为阳性细胞。结论成功培养了原代人子宫内膜细胞,方法经济、简单,获得细胞成活率高,生长稳定。成功建立子宫内膜细胞原代体外培养体系,为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方面研究子宫内膜的各种功能及干预调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药阿胶的开发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胶为我国传统的补血中药,已有几千年的应用历史,由于其独特广泛的药理功能和良好的临床疗效,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和开发研究。文章就阿胶提取工艺、炮制、鉴定方法、药理研究及剂型等方面的开发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提高体外分离培养血管内皮细胞的成功率。建立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模型,为体外研究血管内皮细胞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取2根脐带(至少20 cm)冲净淤血,采用加工穿刺针固定脐静脉灌注消化液,一根用0.2%胶原酶Ⅱ,另一根用0.1%胶原酶Ⅰ和0.25%胰酶等比混合消化液,比较两种酶的消化效果。收集细胞并用含有10 ng/mL的VEGF的培养基中培养,观察细胞的生长及传代。并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所得细胞进行鉴定。用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周期。结果两种消化酶方法均获得了相当数量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胶原酶Ⅱ的消化效果稍优于混合消化酶,且比较理想的消化时间均为13 min,细胞接种后4~5 h开始贴壁生长,1周左右可生长成单层,光镜下呈多角形,"铺路石"样排列,免疫组织化学法可见内皮细胞胞浆中人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呈阳性反应。细胞周期显示约有50.6%的细胞处于G0/G1期。结论胶原酶Ⅱ和胶原酶Ⅰ与胰酶等比混合消化液灌注法是获得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一种可取方法,而胶原酶是分离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的首选消化液,成功率高,可靠性大,可成功构建体外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的模型。  相似文献   
5.
尤昭玲教授临床安胎思路及用药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尤昭玲教授系湖南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第四批名老中医。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妇产科临床、教学、科研30余年,在中医妇科领域造诣颇深,擅长治疗妇科疑难杂症,尤其对妇科血症、不孕  相似文献   
6.
基因芯片技术是建立在杂交序列基本理论上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具有高度平行性、多样性、微型性和自动化的特点。被认为是继基因克隆技术、基因测序技术和PCR技术后的又一次革命性的技术突破。已经应用在疾病特别是肿瘤的分化、分型、诊断、发病机制、疗效观察及药物靶标、药物筛选等诸多领域中,并已取得了不少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菟丝子含药血清对TNF-α诱导人凋亡蜕膜细胞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期从蜕膜细胞凋亡的角度探讨菟丝子安胎的机理.[方法]体外常规进行人蜕膜细胞的培养,选用适宜浓度的TNF-α诱导建立人蜕膜细胞异常凋亡模型,用菟丝子含药血清干预,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对照组、模型组(TNF-α)、治疗组(TNF-α+菟丝子含药血清)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明显增加,抑制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明显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明显降低,抑制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明显增加,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菟丝子含药血清可降低异常凋亡蜕膜细胞Bax水平,升高Bcl-2水平,从而可抑制早期蜕膜细胞的异常凋亡,起到保胎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菟丝子含药血清干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建立人蜕膜细胞异常凋亡模型后基因表达谱的变化,以期从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探讨菟丝子安胎的分子机理。方法:体外常规进行人蜕膜细胞的培养,选用适宜浓度的TNF-α诱导建立人蜕膜细胞异常凋亡模型,用菟丝子含药血清干预,采用一步法抽提RNA,用人全基因组17Kc DNA基因芯片来分析菟丝子作用后的基因表达谱变化情况,分析基因的变化趋势。结果:菟丝子含药血清作用于TNF-α诱导的异常凋亡的蜕膜细胞后共检出基因10 230条,其中共检出表达差异基因128条,上调基因76条,下调基因52条;这些表达差异基因有细胞因子及受体、转录相关基因、凋亡相关基因、生长分化相关基因、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电子传递和氧化相关基因、转移酶相关基因、核酸酶相关基因等。结论:菟丝子可能通过以上基因的表达,调控蜕膜细胞的生长周期及异常凋亡,在免疫调节等方面发挥有一定的安胎作用。  相似文献   
9.
带好临床实习生是教学医院老师的责任和义务。中西医结合妇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既具有临床各科的普遍性,又有其特殊性,中西并重,不但要突出理论的结合,还要突出临床的结合,是临床教学的重点任务,也是对中西医结合理论及实践的总结探索,总结临床带教体会,以期探索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带教更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改良人蜕膜细胞(decidual cell)的培养方法,并对其进行特征鉴定,探讨蜕膜细胞的部分生物学特性。方法取人工流产6~8周妊娠蜕膜组织,机械法分离,复合酶消化,传代自然增殖法纯化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大体形态及体外转化,组织学鉴定、HE染色观察其胞核情况,人催乳素(HPL)免疫组化法鉴定。流式细胞仪测定其细胞周期。结果分离培养的蜕膜细胞呈长梭形和不规则星形,95%细胞胞浆阳性表达。细胞周期显示约有59.8%的细胞处于G0/G1期。结论成功分离培养了人蜕膜细胞,方法经济、简单、获得细胞形态一致、成活率高、生长稳定,为进一步研究蜕膜细胞妊娠病理、生理改变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