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36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般认为,氟康唑(FCZ)仅能抑制真菌生长。但近期发现,FCZ可杀菌。本文作者研究了在延长培养时间下影响FCZ对白念珠菌(CA)活力的因素。实验采用两种抑制增殖的培养基(蒸馏水和去金属离子的RPMI1640),将CA培养7天后分别检测FCZ敏感株和耐药株对FCZ的敏感性及菌的电镜改变。结果:①CA在抑制增殖培养基中孵育7天后加入1.0μg/  相似文献   
2.
白念珠菌(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白念珠菌流行病学的概念,并就其研究方法和内容加以初步总结。这一概念为今后如何更好地利用基因分型技术绘制了一个轮廓。本概念可进一步推广至整个微生物的流行病学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3.
秦振宇 《当代医学》2011,17(6):117-118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10月~2010年10月经手术治疗的70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探讨用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本组70例患者均在手术时一次性清除脑内血肿,60例血肿清除80%以上,3例血肿清除在70%以上,70例患者共死亡4例,死亡率5.71%,存活的66例患者按6个月时的状态以ADL评分为I级5例,II级23例,Ⅲ级29例,Ⅳ级8例,V级5例,良好率为81.43%。结论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致残、致死率低,是一种疗效优、损伤轻、预后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方法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收集我科2007年2月~2009年7月间诊治的4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均经头颅CT证实,采用颅骨钻孔冲洗引流术37例,其中32例单孔法,5例双孔法,3例行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3d40例病人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结论钻孔引流术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有效方法,但是慢性硬膜下血肿因其起病缓慢、颅高压症状等临床特点,诊疗上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我国在菌株数值分类中缺乏专门软件的现状 ,我们采用 quick BASIC语言设计了一套菌株数值分类程序 ,并对 18株白念珠菌菌株的相似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该程序达到了设计要求。表明菌株数值分类程序在白念珠菌流行病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细胞凋亡与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秦振宇综述谭升顺审校西安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皮肤科(邮政编码710004)细胞凋亡(apoptosis)亦称为细胞程序死亡(pro-grammedcelldeath),是一种选择性生理死亡。目前认为它是有核细胞在一定条件下...  相似文献   
7.
中西药合并心理疏导治疗寻常性痤疮临床对照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寻常性痤疮是一种脂溢性毛囊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发病率高,易反复发作,青年多见,好发于面、颈部,不仅影响人们的美容,而且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均有较大的副性影响。我院自1996年1月-2003年1月采用中西医结合合并心理疗法对90例患者作对照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对哺乳类宿主细胞的粘附是其感染宿主的前提。研究表明,白念珠菌胞壁成分几丁质参与菌对上皮细胞的粘附。在几丁质合成酶(CS)催化下,尿苷二磷酸乙酰葡糖胺(UDP-  相似文献   
9.
浅析致病真菌分类的动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致病真菌的分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如何能够更好地反映自然的本质 ,是真菌学家们所努力求索的。本文通过回顾致病性地霉、毛孢子菌、掌黑癣致病菌和念珠菌等分类的新进展 ,对致病真菌分类的动态性进行初步分析。本文所述观点为部分学者提出 ,有些尚未得到公认 ,请读者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10.
在医学真菌临床检验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些白念珠菌感染患者,治疗前在玉米吐温琼脂上可产生典型的顶端厚壁孢子,而治疗一段时间后这一形态就消失了。这一现象系实验误差、混合感染、还是确实形态发生了改变?同时在奶粉吐温琼脂 (MTA)上我们还观察到一种礼花样结构,这是否为白念珠菌的特征性结构?围绕这两个课题及相关性我们进行了研究。 一、材料和方法 1.材料:① 0.1% MTA:奶粉 0.1 g,吐温 80 1.0 mL,琼脂 1.5 g,蒸馏水加至 100 mL,0.11MPa 20 min灭菌,无菌分装于 6 cm直径培养皿制成平板,放置 4℃冰箱保存; ② 氟康唑原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