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偏侧面肌痉挛(HFS)患者的情感、睡眠和认知状态的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 月-2017 年2 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偏侧面肌痉挛患者30 例,同时纳入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与患者相匹配的30 例为健康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进行14 项版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7 项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安登布鲁克认知功能检查(ACE-Ⅲ)测评,将所获数据录入SPSS 21.0软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焦虑评估显示,患者焦虑的发生率较健康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焦虑的发生与痉挛程度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女性患者发生焦虑的比例高于男性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病程≥10 年的患者发生焦虑的比例高于病程<10 年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②抑郁评估显示,患者抑郁的发生率较健康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抑郁的发生与痉挛程度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女性患者发生抑郁的比例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病程≥10 年的患者发生抑郁的比例高于病程<10 年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睡眠评估显示,患者组与对照组受试者的PSQI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白天功能紊乱和PSQI 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习惯性睡眠效率、睡眠紊乱、使用睡眠药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④认知评估显示,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受试者的注意力、记忆力、语言流利性、语言、视空间和ACEⅢ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偏侧面肌痉挛患者广泛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和睡眠问题;应加强对面肌痉挛患者的情感、睡眠质量的关注,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背景 脑卒中高危人群的有效干预对降低脑卒中的发病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组尝试在农村社区开展全专联合干预脑卒中高危人群的服务模式,以提高社区全科医生的诊疗水平和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目的 探究农村社区全专联合干预缺血性脑卒中高危人群的效果。方法 2015年3-4月于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立新村和彭赵村随机抽取符合纳入标准的459例缺血性脑卒中高危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立新村237例,彭赵村222例。将立新村人群作为干预组,彭赵村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进行干预。干预组由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共同根据每例脑卒中高危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干预、跟踪、随访。对照组由全科医生依据诊疗规范进行管理。2016年7月进行随访,内容包括体检和复查,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颈动脉彩超检查的变化情况,对2次颈动脉彩超检查均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进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的比较。结果 干预组患者干预后TC、LDL-C、SBP、DBP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颈动脉彩超检查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共58例患者2次颈动脉彩超检查均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照组72例。两组2次颈动脉彩超检查均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转为稳定的比例(分别为36.2%、2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92,P=0.052);干预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转为不稳定的比例(6.9%)低于对照组(13.9%)(χ2=4.565,P=0.033)。结论 基于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的联合监督管理,能有效控制甚至逆转缺血性脑卒中高危人群的高危因素,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值得在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上海近郊某区35~74岁居民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及其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代谢综合征的诊断分别按照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和中华医学会(CDS)的定义,比较代谢综合征和各组分患病率.结果 按照IDF标准,代谢综合征的粗患病率为19.21%,标化患病率为16.05%,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分别为18.36%、13.97%,P<0.01);按照CDS2004的诊断标准,代谢综合征的粗患病率为20.35%,标化患病率为16.64%,男女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海近郊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较高,应优先开展代谢综合征的社区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我国约有3 980万名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占93.7%[1],因此,控制血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进程是当前防治糖尿病的首要任务。众多权威机构和学者公认合理运动、饮食管理、药物治疗是战胜糖尿病的有效手段,尤其强调合理运动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最基本方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上海市嘉定区某镇有毒有害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护现况,为制定职业病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该镇所有的有毒有害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情况,并分析其在各类企业中的差异情况。
  结果  全覆盖调查有毒有害143家企业,涉及职业病危害因素共3大类72种,劳动者12 178人,职业病危害因素接害率为24.72%(3 010/12 178)。143家有毒有害企业涉及行业6类,以金属制品业为主,占20.28%。不同行业劳动者接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其中文体、工美、娱乐用品制造业接害率最高;不同经济类型劳动者接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其中国有企业劳动者接害率最高;不同职业病风险等级企业劳动者接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风险“较重”的企业劳动者接害率最高。接触物理因素人数最多,又以接触噪声为主;企业申报率、负责人培训率、劳动者培训率、职业卫生检测率、职业卫生健康监护率均随着企业规模的减小而下降(P < 0.05)。
  结论  嘉定区某镇企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广泛,小、微型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较差,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建议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增强小微型企业和劳动者的职业病防范意识,保障劳动者权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家庭医生个体化策略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上海某社区149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73例和个体组76例。传统组应用传统家庭医生责任制,个体组应用家庭医生个体化策略。比较2组患者管理前、后的病情及管理结束时的满意度调查结果。 结果 管理6个月后,传统组患者各不良习惯率较管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组患者各不良习惯率显著低于管理前及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血脂和BMI情况:传统组患者各指标稍低于管理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组患者各指标均显著优于传统组及管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组患者对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满意度(88.16%)明显高于传统组(7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组患者对自身疾病控制情况的满意度(77.63%)显著高于传统组(4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家庭医生个体化策略依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实施管理,能更有效的促进糖尿病患者的健康行为,达到更好地改善患者病情、促进医患关系和谐的效果,值得在家庭医生慢病管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糖尿病健康教育前、后糖尿病患者和一般人群糖尿病有关知识、态度、行为变化情况,探索在农村地区开展糖尿病教育的方法。[方法]2005年6月,对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2个综合防治试点村的糖尿病患者和一般人群进行调查,并与2002年的基线调查情况比较。[结果]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患者和一般人群对糖尿病常见症状、肥胖易患糖尿病、遗传因素、饮食运动控制的知晓率,查过血糖、知道自己血糖水平者所占比例均有较大幅度提高;患者中度活动参与率增高,一般人群轻度活动程度增高。[结论]针对农村地区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干预对改变患者和一般人群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上海市嘉定区35岁以上居民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为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上海市嘉定区35岁以上人群,按照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1 145人展开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糖尿病患病率为12.14%(世界人口标化率为12.09%),随着年龄的增加,糖尿病患病率逐步升高;进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的因素有性别、年龄、三酰甘油、收缩压、糖尿病家族史(P〈0.05)。结论糖尿病具有高龄群体高患病的增龄特点;性别、年龄、三酰甘油、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为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卒中高危人群通过体验式学习对预防脑卒中知信行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2013年6月选择立新村40岁以上脑卒中高危人群249人开展体验式学习,学习1年后,比较其对预防脑卒中知信行变化。结果:经过1年期体验式学习后,脑卒中高危人群对脑卒中防治知识知晓率、认知态度及不良生活方式改善率均有明细提高。结论:体验式学习能有效改善脑卒中高危人群行预防脑卒中的知识,提升防病意识,从而有效改善不良行为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专联合模式下家庭医生对2型糖尿病优化管理的实践与效果评估。方法:在马陆镇实施全-专联合模式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优化管理,评估全-专联合优化管理模式对入组患者管理前后的临床指标效果、区域医疗协作情况、家庭医生服务能力和患者满意度变化的情况。结果:在全-专联合模式下管理12个月后,患者临床管理效果提升显著,区域医疗协作机制建立,家庭医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结论:全-专联合模式对社区2型糖尿病优化管理提升了慢性病管理质量,梳理明确了社区与三级医院之间的分级诊疗内容与秩序,推动了社区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发展,提升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