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中国医学   7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灵仙通络方对C518大鼠膝关节退变软骨细胞增殖、Ⅱ型胶原(COL-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的影响。方法选取C518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株,随机分为中药组(灵仙通络方)、西药组(氨糖美辛)和对照组(氯化钠溶液),进行培养、诱导退变等处理,于给药后第1、2、3 d,分别检测中药组、西药组和对照组不同浓度下对软骨细胞增殖、COL-Ⅱ及MMP-13表达的影响。结果同一时间点的中药组、西药组不同浓度之间噻唑蓝(MT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的MTT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OL-Ⅱ免疫组化染色中,中药组与西药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中药组优于西药组(染色指数χ2=16.26,df=2,P<0.01)。在 MMP-13免疫组化染色中,对照组较中药组、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中药组优于西药组(染色指数χ2=54.31,df=2,P<0.01)。结论 C518大鼠膝关节退变软骨细胞经灵仙通络方干预后能够促进其增殖,调节COL-Ⅱ、MMP-13的表达,延缓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疾病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
陈广儒  祁文兵 《吉林医学》2011,(9):1782-1782
目的:探讨胫骨髁骨折选择石膏固定、牵引治疗及手术治疗的适应证特点。方法:对320例胫骨髁骨折患者进行了不同方式治疗。结果:320例经10~67个月随访,优良率为77.8%。结论:胫骨髁骨折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解剖复位和固定。同时,应掌握时机,进行功能锻炼,减少和防止关节粘连、强直和肌肉萎缩及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周围神经切断后局部嗅鞘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及神经节内神经元的作用,为嗅鞘细胞移植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于2005-08/2006-01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选用健康成年SD大鼠55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25只、实验组25只、空白组5只。①对照组与实验组大鼠在坐骨切迹处游离坐骨神经的各分支,在远端切断,在半腱肌内侧肌膜上切口,将坐骨神经近断端的各游离分支包埋进肌肉,神经外膜与肌膜缝合固定,实验组在缝合口两侧2mm处肌肉中各注射1×109L-1的嗅鞘细胞0.1mL,对照组注射细胞培养液DMEM。空白组仅暴露坐骨神经而不进行切断。②术后1,2,3,7和14d,分批处死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每次5只,空白组于14d后处死,分别进行病理及TUNEL法观察神经元的改变。结果:实验共选用大鼠55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坐骨神经损伤后各组不同时间点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伤侧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率变化:术后7,14d,实验组大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形态改变与对照组相似,但变性数目明显少于对照组,存活神经元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②坐骨神经切断后各组坐骨神经损伤侧前角运动神经元凋亡指数变化:在术后第3,7,14天,对照组明显多于实验组犤(2.1±1.1)%,(1.2±0.8)%;(3.1±1.1)%,(1.4±0.6)%;(6.1±1.8)%,(4.1±1.3)%,P<0.05犦。③坐骨神经切断后各组坐骨神经损伤侧神经节神经元凋亡指数变化:7,14d时,实验组的神经节内的感觉神经元凋亡阳性细胞要较对照组少犤(2.1±0.32)%,(4.4±0.56)%;(4.3±1.8)%,(6.7±2.5)%,P<0.05犦。结论:在周围神经损伤后脊髓及神经节内神经元有凋亡发生,嗅鞘细胞移植对神经元凋亡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DVT形成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2例用桃红四物汤(药用桃仁、红花、当归等),同时给予西药溶栓治疗,对照组12例单纯用西药溶栓治疗,2组均治疗1周观察临床疗效及凝血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83.33%,2组比较,P<0.05;治疗组D dimer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凝血酶原(PT)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配合西药溶栓药物可有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DVT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闭合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5-2010年我院收治的10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平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骨折复位后予外固定支架固定,对照组复位后予石膏、夹板固定,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采用Gartland and Werley评分评价治疗效果,实验组优于对照组(H=13.12,P〈0.05)。优秀率实验组为80%,对照组为24%,组间优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4,P〈0.05)。实验组、对照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症状评分、工作能力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以上各项功能指标治疗前后差值组间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各项指标恢复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无畸形愈合、腕关节炎并发症,总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固定支架闭合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固定可靠,疗效确切,与传统外固定相比可提高患者愈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清营汤方出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在历代教材中均把清营汤作为治疗营分证的代表方;营分证的病机,一般认为是"热灼营阴,心神被扰",所以清营汤的作用主要是凉营养阴清热。但近年来对该方的研究屡有新意,其中既有理论上的补充,又有临床上的新用。现将近年来清营汤临床研究中的新见解总结如下。1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曹国敏[1]应用清营汤治疗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36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活血通便汤治疗屈曲型腰椎压缩骨折早期并腹胀、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52例患者给予一般治疗结合自拟活血通便汤。结果:除4例未接受中药治疗外,剩余所有病例服药后均有效,其中治愈31例,显效15例,好转2例。结论:活血通便汤在治疗屈曲胸腰椎压缩骨折早期并腹胀、便秘疗效肯定,值得提倡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桃红四物汤已成为中医,临床广泛使用的活血化瘀方剂之一,近代医家将其广泛:应用于各种血栓性疾病的治疗,如血管性头痛、冠心病、血栓性静脉炎,取得满意疗效;同时相关的骨科基础研究表明,桃红四物汤有一定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然其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有待于进一步的开发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胸腰椎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我科自1999年 ̄2005年7月应用AF(Ailas Fixation)钉治疗胸腰椎骨折63例,获得随访的4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45例患者中,男32例,女13例,年龄最大者75岁,最小者16岁。受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8例,车祸致伤12例,砸伤5例。损伤椎体:T8椎体1例,T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采用多模式联合镇痛对人工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后疼痛控制效果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28例初次行单侧膝关节单髁置换患者,按随机序列法分为2组:观察组14例,以鸡尾酒(酮咯酸氨丁三醇30 mg+吗啡5 mg+肾上腺素0.3 mg+利多卡因200 mg混悬液)注射于假体周围关节囊、肌腱起止点及深筋膜等组织;对照组14例,以生理盐水注射在以上相同区域,比较2组术后6,12,24,48 h静息痛程度以及术后24,48 h的运动痛程度;比较术后24,48 h膝关节活动度.结果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6,12,24,48 h静息痛程度以及术后24,48 h的运动痛程度,观察组均较对照组疼痛评分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24,48 h膝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多模式镇痛可使UKA术后早期静息痛和活动痛得到明显减轻,术后早期膝关节活动度明显增加,提示围术期多模式镇痛能有效缓解UKA术后疼痛,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为骨科术后疼痛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