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1篇
外科学   64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4篇
肿瘤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72例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及配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并狭窄的疗效。方法 对1989年1月至2000年1月期间经手术治疗并配合术中、术后胆道镜诊断并取石处理的672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672例中左肝管结石201例(29.9%),右肝管结石79例(11.8%),左右肝内胆管均有结石392例(58.3%)。其中137例(20.4%)合并胆管狭窄。结论 在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中,以肝叶切除和肝叶切除加胆肠吻合疗效较好,同时配合术中、术后胆道镜检查对处理肝内胆管结石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频声像图对诊断乳腺肿块的意义林永,林新霖,石铮,陈玲,刘景丰,高美静关键词:高频声像图,乳腺肿块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Henson[1]报告10年无瘤生存率低于30%,其主要原因是病人延误诊断。为了提高生存率,目前临床上应用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喉返神经解剖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解剖喉返神经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因甲状腺疾病行手术治疗的2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共施行甲状腺手术335侧次;甲组101例行甲状腺手术158侧次,术中均未解剖喉返神经,其中57例行双侧甲状腺手术。乙组135例行甲状腺手术同时解剖喉返神经177侧次,其中42例因双侧甲状腺手术而行双侧喉返神经解剖。结果喉返神经损伤均发生在切除甲状腺范围包含背侧腺体时。甲组暂时性损伤2例,永久性损伤1例,损伤率为1.9%;乙组暂时性损伤1例,无永久性损伤病例,损伤率为0.5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382,P<0.01)。结论甲状腺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能减少喉返神经的损伤,切除背侧腺体时应常规解剖喉返神经。  相似文献   
4.
动态观察胆总管急性完全性梗阻并感染、继发休克兔的血浆血栓素(TXA_2)和前列环素(PGI_2)的稳定代谢产物 TXB_2和6-keto-PGF_(1α)含量及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结果,血浆 TXB_2呈进行性升高,20h 后(休克时)呈下降趋势,血浆6-keto-PGF_(1α)6h 升高,随后回降;血小板聚集率呈进行性下降。提示血栓素和前列环素、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在重症急性胆管炎、胆源性感染性休克发病过程中起重要病理生理作用,与病情和预后转归有重要联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术后医院感染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治疗的243例肝门部胆管癌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出现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对比两组病人的一般临床资料、治疗、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观察术后感染病人病原学特点,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探究肝门部胆管癌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预测因素。结果243例肝门部胆管癌病人中术后发生医院感染45例,感染率18.52%,术后感染病人临床送检标本共培养病原菌6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5株(72.58%),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13株(20.97%),真菌4株(6.45%)。肝门部胆管癌病人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预测因素为:术前合并糖尿病、肝内胆管结石、黄疸、胆道感染,手术合并肝切除、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大、术中输血、中心静脉置管时间长、留置导尿管时间长,术后胆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胆红素高、糖尿病、术中出血量多、术中输血、术后出现胆漏是术后医院感染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肝门部胆管病人术前胆红素高、糖尿病、术中出血量多、术中输血、术后出现胆漏可作为肝门部胆管癌术后医院感染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6.
BCL-2、p53蛋白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BCL-2蛋白、P53蛋白表达与胆管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研究40例胆管癌组织中BCL-2蛋白、p53蛋白表达及其与胆管癌组织类型及术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胆管癌组织中BC 白和P53蛋白表达旨也生率分别为55%和47.5%;BCL-2蛋白与P53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低分化癌P53蛋白阳性率高于高分化癌,高分化癌BCL-2蛋白阳性率高于低分化癌;BCL-2蛋白表达高或P53蛋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PPH)治疗重度痔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18例重度痔的PPH手术经验,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10—20分钟,术后住院日一般2~3d。2例术后大便后滴血,自行好转。14例术后当天无肛门疼痛。随访1~6月疗效满意。结论 PPH手术治疗重度痔是一种新技木,具有明显改善症状、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雷帕霉素(RAPA)对大鼠肝星状细胞系rHSCs-99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将rHSCs-99分成4组:对照组(A组),RAPA 50 nmol/L组(B组),RAPA 100 nmol/L组(C组),RAPA 150 nmol/L组(D组)。RAPA作用72 h后,分别用MTT法检测rHSCs-99增殖,ELISA法检测I型胶原表达,流式细胞仪Annexin-V FICT/PI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right-Giemsa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Fas、P53与Bcl-2的表达变化。结果 RAPA作用后,rHSCs-99增殖受到抑制,I型胶原含量降低,凋亡率增高,Fas、P53表达增多,Bcl-2表达减少。结论 RAPA能抑制rHSCs-99的增殖及I型胶原合成。促进rHSCs-99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开启Fas/FasL凋亡途径及上调凋亡相关基因P53、下调Bcl-2的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胆总管切开取石探查后一期缝合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胆总管切开术一期缝合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性对69例术前经过B超、CT或ERCP等检查,并且术中经过胆道镜探查,检查明确无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肝总管无残留结石,胆道镜能顺利通过Oddis括约肌;胆总管内径大于或等于10mm,胆汁清,胆管壁炎症轻的胆总管结石等患者行胆总管一期缝合。结果69例中术后发生胆漏3例,经引流等对症处理后治愈,术后住院3-14d,平均6.5d。结论在胆总管切开取石探查,术中选择性应用胆总管一期缝合,可缩短住院时间,但对于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经胆道镜检查,胆总管一期缝合可取得良好效果,患者的痛苦轻,体现微创外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人 Rho C基因反义真核表达载体 ,研究 Rho C基因对胆管癌 QBC939细胞株增殖的影响。 方法 应用分子克隆技术 ,将含 Rho C基因全长开放阅读框目的片段克隆到真核载体 pc DNA 3.1/ Hyg(+)上 ,构建反义 Rho C c DNA真核表达载体 ,以脂质体转染人胆管癌 QBC939细胞。检测细胞生长曲线 ,RT- PCR检测Cyclin D1 在 QBC939细胞、转染空载体的 QBC939细胞 (QBC939- V)和转染反义 Rho C重组载体的 QBC939细胞(QBC939- AS)的 m RNA相对表达量。 结果 与 QBC939细胞及 QBC939- V细胞相比 ,QBC939- AS细胞体外生长较慢。 QBC939- AS细胞、QBC939- V细胞和 QBC939细胞的 Cyclin D1 的表达量分别为 0 .15 1± 0 .0 76 ,0 .2 96±0 .0 2 6和 0 .2 87± 0 .0 5 7;QBC939- AS细胞的 Cyclin D1 的表达量与 QBC939- V细胞及 QBC939细胞的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结论  Rho C可能通过调节 Cyclin D1 来抑制 QBC939细胞的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