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游离双侧(足母)趾腓侧皮瓣并联修复指腹皮肤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笔者对10例10指指腹皮肤缺损的患者采用双侧游离(足母)指腓侧皮瓣并联修复创面。皮瓣以腓侧趾底动脉为供血动脉,切取面积为0.5 cm×1.5 cm~1.3 cm×2.8 cm。供区均直接缝合。结果术后10例10指并联皮瓣全部成活,经6~12个月随访(平均8个月),伤指外形恢复良好,无臃肿,质地佳,两点辨别觉为6~10 mm。供区瘢痕增生不明显,隐蔽性强,行走无影响。结论游离双侧(足母)趾腓侧皮瓣并联修复指腹创面,术后外形、感觉恢复满意,供区瘢痕隐蔽性强,无须取皮植皮增加瘢痕,功能美容双兼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筋膜血管神经蒂掌指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设计以掌骨桡侧或尺侧掌背动脉、神经及其筋膜为蒂,邻指掌指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近节掌或背、掌背及拇指近远节掌或背软组织缺损,有深部组织外露创面。修复拇手指38例,其中修复拇指末节30例,修复拇指近节4例,修复拇指近末节1例,修复中指近节背1例,修复中指掌指背缺损1例,修复示指近节背缺损1例。术后均结合康复功能训练。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且有良好感觉,术后供区活动无影响,受区活动功能按TAM评定优良率为97%,术后2~24个月平均10个月随访,皮瓣色泽、质地与受区相同,无挛缩及臃肿。结论 筋膜血管神经蒂掌指背岛状皮瓣的方法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手术一次完成,易于掌握,术后皮瓣外形美观、质地良好;而且住院时间短、费用低、损伤小,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3.
23例儿童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 red cell aplasia,PRCA)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1994年至2004年期间收治的23例PRCA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先天性PRCA 10例,获得性PRCAl3例,其中5例继发于病毒感染,8例未找到明确病因。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及网织红细胞均下降,白细胞、血小板正常。骨髓检查红系增生低下17例,停滞6例。骨髓干细胞培养10例,7例生长不良。染色体检查8例均正常。治疗以单纯激素口服,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以及其他免疫抑制剂为主。目前停药9例,小剂量激素维持11例,无效3例。长期应用激素有多毛、骨质疏松、高血压、身材矮小、白内障等副作用。结论儿童PRCA大部分病因不明确,部分病人与病毒感染相关。诊断需依靠血像及骨髓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良好,联合丙球治疗可获得更好的疗效。病毒感染继发的PRCA是可治愈的,应首先在抗病毒治疗的同时应用免疫抑制剂。长期口服激素需注意其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1病例资料 患者,男,25岁,因左中指被冲床压伤于2008年5月20目入院。专科检查:左中指自甲根以远完全离断,离断面不整齐,部分组织挫伤,显微镜下见断指自指固有动脉弓部离断,离断指体远断端可找到2条可供吻合的指固有动脉,近断端也可以找到2条与之匹配的动脉,而远断端的掌、背侧均没有找到可供吻合的静脉。手术方法:臂丛麻醉下常规清创、指骨固定,吻合两侧指固有动脉及修复指固有神经,缝合皮肤,  相似文献   
5.
QT间期延长综合征病人的麻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论是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LQTS),还是后天性LQTS,由于麻醉手术可能诱发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所以手术前早期诊断、正确治疗是极为重要的,麻醉医师应了解麻醉药对QT间期的影响,了解围手术期LQTS病人有可能发五的情况及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6.
7.
急诊多种皮瓣修复近节指背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报道采用多种皮瓣急诊修复近节指背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邻指筋膜瓣、邻指掌指背筋膜血管神经蒂皮瓣、远位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掌背皮瓣等4种方法,对28例近节指背软组织缺损进行急诊修复。结果28例皮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2.24个月,平均10个月。所有皮瓣色泽、质地、弹性均良好,皮瓣无挛缩。邻指筋膜瓣优良率为85.7%、邻指掌指背筋膜血管神经蒂皮瓣优良率为90%、远位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优良率为85.7%、掌背皮瓣优良率为100%。邻指掌指背筋膜血管神经蒂皮瓣,术后感觉恢复接近健指,其余3种皮瓣感觉均明显减低。结论急诊修复近节指背软组织缺损首选邻指掌指背筋膜血管神经蒂皮瓣,其次为掌背皮瓣、邻指筋膜瓣或远位真皮下血管网皮瓣。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redcellaplasia,PRCA)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1994年至2004年期间收治的23例PRCA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先天性PRCA10例,获得性PRCAl3例,其中5例继发于病毒感染,8例未找到明确病因。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及网织红细胞均下降,白细胞、血小板正常。骨髓检查红系增生低下17例,停滞6例。骨髓干细胞培养10例,7例生长不良。染色体检查8例均正常。治疗以单纯激素口服,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以及其他免疫抑制剂为主。目前停药9例,小剂量激素维持11例,无效3例。长期应用激素有多毛、骨质疏松、高血压、身材矮小、白内障等副作用。结论儿童PRCA大部分病因不明确,部分病人与病毒感染相关。诊断需依靠血像及骨髓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良好,联合丙球治疗可获得更好的疗效。病毒感染继发的PRCA是可治愈的,应首先在抗病毒治疗的同时应用免疫抑制剂。长期口服激素需注意其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儿童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婴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其特点 ,现将北京儿童医院 2 0 0 0年 1月~ 1 1月收治的婴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 1例总结如下 :一、一般资料1 北京儿童医院血液中心自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0年 1 1月先后收治婴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 1例 ,全部病例均符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标准[1] 。其中男 1 5例 ,女 1 6例 ,男∶女为 1∶1 0 7。年龄在 0~ 1 2个月之间 (平均年龄 5 56月 )。血小板平均2 4 9× 1 0 9 L (6× 1 0 9 L~ 98× 1 0 9 L)。2 .全部病例在治疗前均询…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早期治疗前臂严重辗轧撕脱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3年4月至2010年7月收治23例前臂严重辗轧撕脱伤患者,男16例,女7例;年龄17 ~43岁,平均27.5岁.骨折情况:尺、桡骨双骨折11例,尺、桡骨单发骨折6例,桡骨中远段骨折并下尺桡关节脱位4例,尺骨近段骨折并桡骨头脱位2例.血管损伤情况:尺、桡动脉均断裂4例,尺、桡动脉单发断裂14例,肱动、静脉断裂2例.神经损伤情况:正中、尺神经单发断裂8例,正中、尺神经均断裂2例,桡神经深支断裂1例.按Gustilo分型:Ⅱ型3例,ⅢA型6例,ⅢB型8例,ⅢC型6例.采用急诊彻底清创、骨折可靠内固定,一期组织功能重建肌腱、神经,利用全层皮植皮、游离皮瓣或带蒂皮瓣移植等方法延期闭合创面,积极康复治疗.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断肢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疗效.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15 ~29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肢体及移植皮瓣均顺利存活.所有骨折均于伤后3~8个月(平均4.1个月)获骨性愈合,无一例发生骨性感染.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断肢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疗效:优12例,良8例,差3例,优良率达87.0%. 结论 采用急诊彻底清创、骨折可靠固定、早期组织功能重建、延期闭合创面、积极康复等方法治疗前臂严重辗轧撕脱伤,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