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们于1988年5月至7月,观察了26例不同疾病所致尿毒症患者进行血透前后的血中促甲状腺素(TSH),总甲状腺素(TT_4),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_3),3,3′,5′-三碘甲腺原氨酸(rT_3),~(125)I-T_3摄取比值(T_3MAA),并计算出游离 T_4指数(FT_4I),TT_3/rT_3比值以及 TBG 蛋白结合比值,并对其中5例患者作连续观察。结果表明尿毒症患者血中甲状腺激素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采用红光照射方法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自由基的效果。方法选择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时采用MRX—I体外红光照射治疗系统照射其体外循环管中的血液120min/次,8次为一疗程。照射前、后抽血测MDA、SOD、AOPP、GPx,对照组不采取红光照射方法。结果30例患者透析失衡综合征减轻、自我感觉良好、精神状态好;经红光照射后治疗组MDA、AOPP下降,SOD、GPx含量上升,对照组透析后SOD和GPx水平下降、MDA水平上升、AOPP透析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经红光照射后能有效的清除体内的氧自由基,并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4.
慢肾衰血透患者贫血的主要原因是内分泌功能紊乱,血浆促红细胞生成素降低。血透和输血可延长患者的生命,但不能改善其贫血的状况.近几年,我们用小剂量重组人类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36例血透患者贫血以观察疗效结果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对象:36例均为终末期肾衰患者(Ccr<10ml/min),需长期透析和定期输血治疗,其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27~72岁(平均46.7岁),慢肾23例,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多囊肾各2例,这析时间8-62个月(平均29.6个月),采用醋酸盐透析,每周血透1-3次,时间共4~12小时…  相似文献   
5.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肾衰贫血对血小板的影响石惠敏我们观察了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终末期肾衰贫血患者对血小板的影响,报告如下。病例和方法1病例选择随机选取30例慢性肾衰贫血患者,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9±15岁。血液透析时间...  相似文献   
6.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 DGF)是肾移植术后数天内由于移植肾排斥或急性肾小管坏死原因引起的肾功能衰竭,是肾移植临床工作中常遇见的问题。在此阶段过渡期最常见的方法则是HD治疗,现将我院治疗DGF的方法及疗效作一次回顾性小结,结果如下。1资料与临床1.1临  相似文献   
7.
慢性衰血透患者贫血的主要原因是肾脏红细胞生成激素减少或不足,长期血透和输血可延长慢肾衰患者的生命,但不能改善其贫血症状。近年来,我们应用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36例长期血透患者贫血以观察疗效和付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31例(62耳)慢性肾功能衰竭、透析病人进行了纯音骨、气导听阈和声导抗测定,与对照组比较,结果:(1)肾衰病人听力下降发生率为95.16%,较对照组显著增高,(2)肾衰病人以高频听力损害的感音神经性聋为主.(3)听力下降程度与肾衰合并贫血有关,贫血程度越重,听力下降的机会越大。检查结果表明;肾衰性贫血,可致内耳及耳蜗听党通路产生不可逆的永久性损害。  相似文献   
9.
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对纤维蛋白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纤维蛋白原用计算机自动检测系统测定,D-二聚体用ELISA法,FDP用纸片凝集法。结果:2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透析前、后各项参数为:FMPV:0.569±0.130,0.680±0.150;Amax:0.281 ±0.055,0.345±0.065;S(g/L):3.15±0.70.3.98±0.85;DT(sec):15±3,20±4,FMPV/Amax:2.024,1.971:D──二聚体(mg/L):0.905,0.995;FDP(mg/L):6.06,6.76。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功能及纤溶活力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液透析后各项指标没有改善,甚至仍有上调。  相似文献   
10.
石惠敏  周立红 《江西医药》2002,37(3):203-204
血液透析(HD)是终末期肾衰功能衰竭替代疗法.慢肾衰患者在HD前已有不同程度的高凝状态[1],本文对24例慢肾衰患者在血透前后纤维蛋白原(Fbg)水平功能及纤溶的改变进行测定,并探讨HD对此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