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军  王健  罗林丽  石恒林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0):3977-3978,3982
[目的]通过监测老年病人麻醉诱导时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变化,探讨既能维持足够麻醉深度又能避免严重低血压的异丙酚诱导用量。[方法]40例ASA II~I级的老年病人(65~85岁),随机分成两组。A组静脉注射异丙酚1.6 mg/kg;B组静脉注射异丙酚,其用量是使BIS下降到40~50时的用量。两组均复合维库溴铵0.1 mg/kg和瑞芬太尼1ug/kg诱导后行气管插管分别记录基础值、插管前、插管后1 min、5 min和10 min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同时记录诱导异丙酚用药量和BIS的变化。[结果]A组异丙酚诱导用药量(99.7±18.05)mg,平均(1.64±0.7)mg/kg,B组(82.9±12.5)mg,平均(1.35±0.5)mg/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压(BP)和BIS比B组明显降低。[结论]老年病人异丙酚麻醉诱导的合适用量为(1.35±0.5)mg/kg;既能维持老年人足够的麻醉深度又能避免严重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周军  石恒林 《四川医学》2007,28(2):184-185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于小儿非插管全麻短小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小儿短小手术60例。术前用苯巴比妥钠2mg/kg,阿托品0.02mg/kg。入室后建立静脉通道后给予丙泊酚2.5mg/kg诱导(1min注完)继以80~150μg/(kg.min)微量泵持续注射,瑞芬太尼1μg/kg(总量稀释到10ml,2min内注射完),同时给予瑞芬太尼0.05~0.3μg/(kg.min)微量泵注射维持麻醉,术中根据患者对手术刺激是否有体动反应、呼吸抑制程度和基本生命体征,调整瑞芬太尼输注速率,同时经面罩持续给氧。手术结束时停止给药,观察患儿反射体动、自主呼吸恢复情况及哭闹发生的时间。结果麻醉后,心率、血压和脑电双频指数(BIS)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45例患者发生呼吸抑制,2例发生呼吸暂停,未发生肌肉强直。在停药后清醒快,与麻醉手术时间长短关联性不大,未见明显的麻醉并发症。结论微量泵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可安全地用于小儿非气管插管短小手术麻醉。但应警惕很容易引起呼吸抑制、心动过缓。  相似文献   
3.
作者最近采用动静脉穿刺套管针进行腋路臂丛阻滞。操作方法为以盛10ml生理盐水的注射器并连接一20G×33mm套管针,另一手在腋窝顶点扪及腋动脉搏动后进针,进针方向与腋动脉平行,并与皮肤呈20°角,刺破腋鞘时有突破感,回抽无血液流出,轻推注生理盐水无阻力,证实针进入腋鞘,将穿刺针引针前端退至套管内,然后继续推进,同时轻推注生理盐水无阻力,示针仍在鞘内。拔出引针,注1.2~1.5%利多卡因含1/20万肾上腺素,成人35ml,小儿8mg·kg~(-1),每注5ml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羟乙基淀粉对硬膜外阻滞血管扩张致血压下降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切除术患者 12 0例 ,随机分为两组 ,羟乙基淀粉组 :硬膜外开始注药前 10分钟即输 6 %羟乙基淀粉 ,麻醉完全显效时 (首剂量后 10分钟 )输完 5 0 0ml,继之用平衡液维持。平衡液组 :硬膜外开始注药前 10分钟只输平衡液 ,麻醉完全显效时 (首剂量后 10分钟 )输完 5 0 0ml,继之用平衡液维持。观察硬膜外麻醉注药前以及注药后 5、10分钟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结果 :羟乙基淀粉组注药后 5、10分钟收缩压、舒张压较注药前无明显变化 (P >0 .0 5 )。平衡液组注药后 5、10分钟收缩压、舒张压较注药前明显降低 (P <0 .0 5 )。结论 :羟乙基淀粉可预防硬膜外麻醉致血管扩张引起的血压下降。  相似文献   
5.
40例外科手术病人随机等分成两组。氯丙嗪组于麻醉诱导前3分钟静注氯丙嗪0.1mg/kg;对照组不给药。结果表明,氯丙嗪明显使肌痛发生率为15%,对照组为50%(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局部浸润麻醉早期预防全凭静脉麻醉术后的切口疼痛。方法:将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Ⅰ组在术始前用0.25%的罗哌卡因10—30毫升进行切口浸润。Ⅱ组于手术结束前停用全麻药前10分钟静脉注射曲马多2mg/kg。结果:两组苏醒情况无显著性差异,苏醒时舒适度评分Ⅰ组评分在3-4者25例,Ⅱ组为14例。结论:全凭静脉麻醉的病人采取手术切口局部浸润麻醉超前镇痛,可以明显减轻术后早期切口疼痛,增加术后早期病人的舒适程度。  相似文献   
7.
术后双管硬膜外自控镇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一般仅通过单根硬膜外导管给药。鉴于某些手术范围很广,或需在两个不同部位施术,笔者采用双管硬膜外麻醉,术后经双管施行硬膜外自控镇痛(twin-pipe PCEA,t-PCEA),取得较好的镇痛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脊柱侧凸是青少年中常见的渐进性疾病。近二年我院共完成了 11例该畸形的矫正手术 ,术中需要做“唤醒”试验 (AwakenTest)以了解固定支架是否对脊髓过度牵拉。现将其麻醉处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病人 11例 ,男 4例 ,女 7例 ;年龄 12~ 17岁 ;体重 2 8~ 56kg ;11例病人站立时均有明显侧弯 ;8例病人形成“剃刀背”脊柱结构 ;6例术前出现明显活动后气促和心悸 ,2例有明显消化不良和食欲不振。手术方式为Harrington支架内固定 ,伴“剃刀背”形成者同时部分切除侧弯侧 3~ 5根肋骨。手术时间为180~ 2 50…  相似文献   
9.
我们自 1999年以来 ,将氟哌啶应用于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中 ,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择期硬膜外麻醉 (CEA)手术的成年患者 2 48例。手术部位包括胆囊、肾脏、输尿管、直肠、子宫、卵巢和下肢等。术毕保留硬膜外导管接硬膜外自控镇痛泵行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治疗。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 :对照组 (Ⅰ组 ) 12 3例 ,PCEA镇痛药液为 0 .12 5 %布比卡因10 0ml中加入芬太尼 0 .2mg ;Ⅱ组 12 5例 ,上述镇痛药液中再加入氟哌啶 5mg。两组病人术中均未使用强化用药。PCEA泵设置 …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麻醉前预注羟己基淀粉130/0.4对老年病人异丙酚麻醉诱导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老年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纽于麻醉前30分钟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500ml,对照组输注乳酸林格氏液500ml。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1)、麻醉后5min(1、2)、10min(1、3)、及20min(T4)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的变化。结果:与T1比较,对照组1、2、1、3及T4时SBP、DBP及HR均明显下降(P〈0,001),而观察组仅T2时SBP、DBP及HR下降明显(P〈0.001)。组间比较,T2、T3及T4时,对照组SBP、DBP及HR较观察组明显下降(P〈0.001)。结论:输入足量HES130/0.4扩容可有效预防老年患者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麻醉诱导时的低血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