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8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能反映中药饮片内在质量的质量指标,以此质量指标建立的质控指标要达到国际标准化要求.具有可操作性和规范性,并能准确地反应饮片疗效。方法:依据中药炮制原理、药代动力学结论和我国几十年应用化学成分控制中药质量的成功、失败的经验与教训,总结出选定中药饮片质量成分指标的原则。结果:通过对中药饮片质量指标的讨论得出,中药经炮制后,药效增加,毒性减少,而与之对应的化学成分也有增减。这种增减正是中药的药效增加,毒性减少的物质基础。结论:选定的质量指标必须是该中药饮片的主要疗效成分,同时它又符合中药炮制原理,并能用药代动力学的方法对其在体内的代谢规律加以认识。  相似文献   
2.
芽孢杆菌发酵炮制中药红花增强溶血栓药效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利用具有高纤溶酶活性的地衣芽孢杆菌C213发酵炮制中药红花以增强整体溶血栓药效的研究。方法应用系统数值化及数值系统调控技术对发酵炮制条件进行优化,用角叉菜胶法进行了小鼠尾部血栓实验及测定了大鼠纤溶及凝血指标。结果在同等剂量下(1000U·mL-1)A红发组(红花与C213共发酵组)比其余各组均有缩短血栓长度(P<0.01);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时间(PT)(P<0.05)、凝血酶时间(TT)(P<0.05)和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P<0.01);显著缩短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P<0.01)的作用。结论红花通过C213菌种发酵炮制后可提高纤溶活性、抗凝作用,增强溶血栓药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藏红花挥发油成分及其对提高卷烟吸食品质效果。方法 采用GC-MS对藏红花挥发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和卷烟加香试验。结果 藏红花挥发油中共鉴定出26种成分,主要有藏红花醛、2,4,4-三甲基-3-甲醛-5-羟基-2,5-环己二烯-1-酮、2-羟基-3,5,5-三甲基-2-环己烯-1,4-二酮、2,2,6-三甲基-1,4-环己二酮、二氢-β-紫罗兰酮、异佛尔酮等。结论 藏红花挥发油具有浓厚的卷烟香气、在卷烟中显著地增加卷烟香气,降低刺激等作用,对提高卷烟吸食品质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转化苷类中药的机理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众多研究表明,苷类中药需经肠道中的微生物转化为苷元后方能产生药效,利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酶系,建立苷类中药体外转化模型,将苷类物质转化为相应的苷元,能有效提高活性成分的生物利用度。利用微生物将药材中的苷类成分转化为中间体苷元,过程简单,成本较低,不但可以将中间体开发为新剂型,而且符合中药炮制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也符合中药生产现代化和产品国际化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5.
5种中药组分配伍体外清除多环芳烃和自由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中药方剂组分配伍体外清除多环芳烃(PAHs)和自由基等致癌物质的作用.方法:按照均匀试验设计-药效试验-数学建模(模型验证)药效评价程序进行银杏叶提取物、甘草总黄酮、淫羊藿总黄酮、黄芪总苷和麦冬总皂苷5个中药组分不同配伍剂量体外清除PAHs和自由基的研究.结果:以清除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PAHs、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综合作用为指标,5味中药组分配伍后药效作用要强于单味药组分,其最佳配比剂量为甘草总黄酮0.8g·L-1、银杏叶提取物3.144 g·L-l、淫羊藿总黄酮0.024 g·L-l、黄芪总苷0.036 g·L-l和麦冬总皂苷0.024 g·L-l.配伍最佳比例约为33∶ 131∶1∶1.5∶1.结论:中药组分配伍可进一步提高特定中药组分体外清除多环芳烃和自由基等致癌物质的作用,可使中药组分在减少此类物质对人群的危害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药组分清除烟气有害物质及降低细胞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中药组分体外清除多环芳烃、亚硝胺和自由基等烟气有害物质以及降低烟气细胞毒性的作用,为中药组分用于减少烟气危害发挥保健作用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中药组分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荧光光谱法测定各组分对多环芳烃的清除作用;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分对挥发性亚硝胺形成的抑制作用;并与抗坏血酸的作用进行比较;采用MTT法检测中药组分影响烟气造成的BEP2D细胞毒性作用。结果:所有中药组分均表现出一定的清除上述多种有害物质的作用,其综合清除能力以银杏叶提取物、甘草总黄酮、原花青素、麦冬总皂苷、淫羊藿总黄酮和黄芪总苷为好。以上6种中药组分可显著降低烟气造成的BEP2D细胞的细胞毒性,表现为细胞活存率(SF)显著上升,细胞平均致死剂量(DML)显著增加。结论:上述中药组分有良好的清除多环芳烃、亚硝胺和自由基等烟气有害致癌物质的作用,在减少烟气对人群的危害和预防烟草引起的各种疾病的发生中可发挥重要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藏红花挥发油成分及其对提高卷烟吸食品质效果。方法采用GC-MS对藏红花挥发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和卷烟加香试验。结果 藏红花挥发油中共鉴定出26种成分,主要有藏红花醛、2,4,4-三甲基-3-甲醛-5-羟基-2,5-环己二烯-1-酮、2-羟基-3,5,5-三甲基-2-环己烯-1,4-二酮、2,2,6-三甲基-1,4-环己二酮、二氢-β-紫罗兰酮、异佛尔酮等。结论藏红花挥发油具有浓厚的卷烟香气、在卷烟中显著地增加卷烟香气,降低刺激等作用,对提高卷烟吸食品质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复方中药提取物对卷烟烟气诱发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复方中药提取物对卷烟烟气诱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检测卷烟烟气对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的细胞毒性、鼠伤寒沙门氏菌诱变性和体外细胞微核率、腺病毒-12/SV40病毒永生化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P2D)增殖的影响、并检测动物卷烟烟气暴露30 d后外周血细胞、应用氨水引咳实验和酚红排痰实验.观察复方中药提取物以0.03%添加于卷烟后对这些结果的影响.结果:以0.03%添加于卷烟后,复方中药提取物不增加卷烟烟气对鼠伤寒沙门氏菌诱变性及对体外细胞微核的诱导作用,并能抑制卷烟烟气对CHO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复方中药提取物还可降低卷烟烟气对人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损伤;动物烟气暴露30 d实验中,复方中药提取物添加卷烟2支/d可以逆转对照烟气引起的血红蛋白下降(P<0.05),4支/d可逆转对照烟气引起的血小板数量的增加(P<0.05),8支/d可逆转对照烟气引起的动物咳嗽潜伏期降低(P<0.05),4支/d可逆转对照烟气引起的咳嗽次数增加症状(P<0.05)、8支/d可逆转对照烟气引起的动物酚红排泌量降低(P<0.05).结论:复方中药提取物不增加卷烟烟气的体外毒性且有一定减轻毒性的作用或趋势;可以通过减轻吸烟引起的咳嗽、痰液黏稠咳出困难、外周血液学改变等及对呼吸道上皮细胞的直接保护作用减轻卷烟烟气对机体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 考察在现行工艺规定的2~8℃储存条件下,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乙脑活疫苗)单一病毒收获液病毒滴度的稳定性.方法 取常规生产中收获的高、中、低滴度的单一病毒收获液各6批,按正常生产程序和工艺条件储存于2~8℃,自第5天起每隔1d无菌取样,进行病毒滴定,采用极差控制图、线性回归、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对收获液的病毒滴度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常规生产中高、中、低滴度段的单一病毒收获液在2~8℃储存21 d,各单一病毒收获液的病毒滴度均呈下降趋势,并且不同滴度段病毒收获液间的日均下降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7,P=0.222),总体日均下降滴度为0.036 lg蚀斑形成单位/ml.结论 掌握了单一病毒收获液在工艺规定储存条件下的滴度下降趋势及日均下降水平,为乙脑活疫苗半成品的点配制及其病毒滴度的一致性控制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转化苷类中药的机理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众多研究表明,苷类中药需经肠道中的微生物转化为苷元后方能产生药效,利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酶系,建立苷类中药体外转化模型,将苷类物质转化为相应的苷元,能有效提高活性成分的生物利用度.利用微生物将药材中的苷类成分转化为中间体苷元,过程简单,成本较低,不但可以将中间体开发为新剂型,而且符合中药炮制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也符合中药生产现代化和产品国际化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