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从胸部影像学角度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诊断分级,以指导治疗。方法对上海市肺科医院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31例确诊PAP患者胸部高分辨CT(HRCT)进行分级,选择4个代表层面(主动脉弓、隆突、左或右下肺静脉汇合层面和膈上层面),病灶在这些层面的所占范围进行5级评分,结合临床症状、肺功能指标,建立一套PAP胸部HRCT诊断分级标准,根据诊断分级提出相应的治疗决策。结果 (1)按胸部HRCT病灶范围将PAP患者分为4级:1级(≤8分)3例;2级(>8~16分)12例;3级(>16~24分)6例;4级(>24分)10例。(2)PAP患者胸部HRCT评分与呼吸困难评分、症状总评分呈正相关(r=0.748、0.578,P均<0.01)。(3)PAP患者胸部HRCT评分与用力肺活量(FVC)占预计值%、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呈负相关(r=-0.486、-0.376、-0.596、-0.444,P<0.01或0.05)。(4)结合胸部HRCT分级和PaO2将PAP患者分为4期:1期:HRCT分级1级伴PaO2≥8.0 kPa;2期:HRCT分级2级伴PaO2≥8.0 kPa;3期:HRCT分级3级伴PaO2≥8.0 kPa;4期:HRCT分级4级,或HRCT分级2~3级伴PaO2<8.0 kPa。(5)不同PAP患者胸部HRCT诊断分级建议:1、2期建议对症治疗及长期随访胸部HRCT;3期患者建议序贯肺泡灌洗或GM-CSF治疗;4期患者建议全肺灌洗。结论胸部HRCT诊断分级可以作为评估P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临床上诊断和治疗PAP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诱导痰技术检测3种腺苷受体mRNA的表达与哮喘发病及第1秒用力呼气值的相关性。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06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择该院呼吸科门诊及住院患者9例(哮喘组),女7例,男2例;均无吸烟史,至少1个月内未用过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选择南京大学医学院研究生和职工9例为正常组,皆为健康正常人,无吸烟及过敏性疾病史。实验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与受试者签定知情同意书。取两组对象的诱导痰;贴壁法分离和纯化巨噬细胞及炎性细胞,并计算相对构成计数的百分比;利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和图像分析半定量法检测诱导痰肺泡巨噬细胞腺苷受体mRNA的表达;计算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百分比与腺苷受体mRNA的相关性。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8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哮喘组诱导痰肺泡巨噬细胞表达A1及A2b和A3腺苷受体mRNA吸光度积分扫描相对比值均明显高于正常组(0.44±0.11,0.48±0.07,0.48±0.11;0.29±0.06,0.30±0.10,0.36±0.09,t=2.8,4.63,2.85,P<0.05~0.01)。②哮喘组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相对计数构成比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而巨噬细胞相对计数构成比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③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百分比在哮喘组与A2b腺苷受体mRNA呈正相关(r=0.49,P<0.05)。而与A1及A3腺苷受体mRNA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A1,A2b,A3腺苷受体可能参与哮喘发病过程,且在哮喘患者诱导痰巨噬细胞与外周血单核细胞表达均高于正常人。但腺苷受体亚型与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百分比的相关性并不一致,对气道阻塞程度的影响可能不同,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肺炎严重度指数(pneumonia severity index,PSI)和CURB-65、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三种评分系统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危险度分层及严重程度和预后进行评估比较,以获得可靠的诊治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收治的125例65岁以上老年C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入院第1~3 d内进行PSI和CURB-65、APACHEⅡ评分,根据评分结果进行危险度分层,分为低危、中危、高危组。比较各组病死率和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入住率,评估各系统预测死亡和入住ICU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AUC)、比较三种评分预测患者病死率方面两两之间的一致性及吻合度。结果 PSI、CURB-65、APACHEⅡ评分三种评分方法将大部分患者划分为低危组(分别为48.8%、64.0%、52.8%),划为中危组的患者分别为37.6%、23.2%、32.0%,小部分划为高危组(分别为13.6%、12.8%、15.2%)。PSI评分高危组、CURB-65评分高危组、APACHEⅡ评分高危组的病死率分别为41.3%、62.5%、47.4%,三种评分高危组ICU入住率分别为88.3%、100.0%、94.7%。PSI、CURB-65、APACHEⅡ三种评分预测死亡的敏感性分别为50.0%、71.4%、64.3%;三种评分预测入住ICU的敏感性分别为46.8%、50.0%、59.3%;而PSI、CURB-65、APACHEⅡ三种评分对预测死亡及入住ICU的特异性均在90%以上。三种评分预测死亡及入住ICU的AUC差别不大:PSI、CURB-65、APACHEⅡ三种评分预测死亡的AUC分别为0.893、0.871、0.880;三种评分预测入住ICU的AUC分别为0.949、0837、0.949。而三种评分预测患者死亡的风险两两之间的一致性均较好(P0.05)。结论三种评分系统对预测老年CAP患者的住院病死率、ICU入住率均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对预测老年CAP患者死亡风险较一致。CURB65评分预测死亡风险敏感性最高,对识别高死亡风险患者更有意义;而APACHEⅡ评分预测入住ICU敏感性最高,在识别重症患者有较好的价值,对于选择合适的诊疗地点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继发于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的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ILD)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21例继发于SS的ILD患者的临床表现、肺部X线、HRCT、肺功能、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情分析。结果本组继发于SS的ILD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气促。肺部HRCT主要表现为肺容积缩小、网格影、毛玻璃影、胸膜下小叶间隔增厚、胸膜下弧线影、牵拉性小支气管扩张、胸膜增厚粘连,在诊断方面优于胸部X线。肺功能检测异常主要为弥散功能降低和限制性通气障碍。实验室检查多见血沉增快,自身抗体阳性,免疫球蛋白升高。经糖皮质激素单用或联合细胞毒性药物治疗,临床症状有改善。结论继发于SS的ILD的诊断主要包括:临床表现、肺功能、肺部影像学、相关实验室检查。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性药物对继发于SS的ILD患者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不同影像学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几种细胞因子及肺功能对比研究,探讨细胞因子在IIP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对蜂窝肺组、磨玻璃影组IIP患者及对照组外周血白介素1(IL-1)、白介索2受体(IL-2R)、IL-5、IL-6、干扰素(IFN)、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及用力肺活量(FVC)占...  相似文献   
6.
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是一种少见的肺弥漫性疾病,其特征是过多的磷脂蛋白沉积在肺泡腔和终末气道内,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全肺灌洗治疗仍是最好的方法,其他的病因治疗正在临床试验中。本文将近年来有关PAP的发病机理和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哮喘患者诱导痰上清液MIP-1α、MIF、MCP-1水平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测定哮喘患者诱导痰上清液肺泡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 IP-1α)、肺泡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 IF)、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水平,探讨三者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轻、中度哮喘患者14例,正常人12例,用高渗盐水进行痰诱导,痰液经解粘、离心后,对沉淀细胞分类计数,使用ELISA测定诱导痰上清液中M IP-lα、M IF、MCP-1浓度。结果:哮喘组诱导痰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相对计数均高于正常组(分别为7.7%±1.4%、0.7%±0.8%,P<0.01;4.2%±1.0%、2.1±0.8%,P<0.01),而哮喘组诱导痰肺泡巨噬细胞相对计数构成比(57.8%±3.7%)明显低于正常组(65.9%±3.6%,P<0.01)。哮喘患者诱导痰上清液M IP-1α质量浓度[(36.6±4.8)pg.m l-1]明显高于正常人[(32.6±1.7)pg.m l-1,P<0.05],两组诱导痰上清液M IF、MCP-1浓度无显著差异。哮喘患者诱导痰上清液M IF与嗜酸粒细胞相对计数呈正相关(r=0.53,P<0.05),与肺泡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相对计数无相关关系;哮喘患者诱导痰上清液中M IP-1α、MCP-1与肺泡巨噬细胞、嗜酸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相对计数均无相关关系。结论:M IP-1α可能参与哮喘的发病,嗜酸粒细胞可能通过释放M IF参与哮喘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诱导痰技术检测3种腺苷受体mRNA的表达与哮喘发病及第1秒用力呼气值的相关性。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06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择该院呼吸科门诊及住院患者9例(哮喘组),女7例,男2例;均无吸烟史,至少1个月内未用过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选择南京大学医学院研究生和职工9例为正常组,皆为健康正常人,无吸烟及过敏性疾病史。实验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与受试者签定知情同意书。取两组对象的诱导痰;贴壁法分离和纯化巨噬细胞及炎性细胞,并计算相对构成计数的百分比;利用反转录一多聚酶链反应技术和图像分析半定量法检测诱导痰肺泡巨噬细胞腺苷受体mRNA的表达;计算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百分比与腺苷受体mRNA的相关性。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8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哮喘组诱导痰肺泡巨噬细胞表达A1及A2b和A3腺苷受体mRNA吸光度积分扫描相对比值均明显高于正常组(0.44&;#177;0.11,0.48&;#177;0.07,0.48&;#177;0.11;0.29&;#177;0.06,0.30&;#177;0.10,0.36&;#177;0.09,t=2.8,4.63,2.85,P&;lt;0.05~0.01)。②哮喘组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相对计数构成比明显高于正常组(P&;lt;0.01),而巨噬细胞相对计数构成比明显低于正常组(P&;lt;0.01)。③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百分比在哮喘组与A2b腺苷受体mRNA呈正相关(r=0.49,P&;lt;0.05)。而与A1及A3腺苷受体mRNA表达无相关性(P&;gt;0.05)。结论:A1,A2b,A3腺苷受体可能参与哮喘发病过程,且在哮喘患者诱导痰巨噬细胞与外周血单核细胞表达均高于正常人。但腺苷受体亚型与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百分比的相关性并不一致,对气道阻塞程度的影响可能不同,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糖尿病和肺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对10例PTE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相关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PTE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且常伴有下肢静脉血管的异常,心电图异常多数不典型.患者的胸部CT主要表现为斑片影,典型的楔形改变并不多见.肺通气血流灌注不匹配在PTE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普遍存在.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明显升高.患者的空腹血糖与FIB水平和高切、中切、低切全血黏度呈正相关.结论 糖尿病是发生PTE的潜在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比阿培南在治疗支气管扩张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过去5年经比阿培南治疗的支气管扩张(154例)患者治疗前后症状、ESR、CRP、外周血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体温的变化.按病原体分为A组(痰培养为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敏感)73例、B组(痰培养为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耐药)19例、C组(痰培养为阴性)62例.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咳嗽总评分(6.8±2.7)分、症状总评分(8.1±3.4)分、ESR(27.5±20.7)mm/1 h、CRP(6.6±8.8) mg/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3.0±11.4)%均低于治疗前[分别为(14.7±3.6)分、(19.8±4.7)分、(53.8±32.0) mm/1 h、(32.1±40.2)mg/L、(68.1±12.4)%],均P<0.01.A、B组患者治疗前咳嗽总评分分别为(15.2±3.2)和(16.1±3.6)分、ESR分别为(58.0±30.3)和(66.7±33.0)mm/1 h,高于C组的(13.8±3.8)分和(44.9 ±31.9)mm/1 h,均P<0.05.B组患者治疗后CRP[(12.7±13.5)mg/L]高于A组[(6.0±7.8)mg/L]和C组[(5.5±7.4) mg/L,均P<0.05].3组患者治疗3d后、治疗结束时体温[(36.85 ±0.35)和(36.79±0.37)℃]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结论 咳嗽、咳痰症状、ESR可以作为评估支气管扩张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严重程度的指标;使用比阿培南单用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具有显著的疗效,可以作为治疗支气管扩张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