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王莹  曾山  田智羽  赵鹏 《武警医学》2019,30(12):1068-1071
 目的 探讨心动过速下激动标测联合窦性心律下射频消融治疗左后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fascicular tachycardia, LVPFT)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10至2018-09在武警特色医学中心就诊的LVPFT患者6例,男5例,女1例,年龄18~33岁,平均(24.4±5.8)岁,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采用Carto-3系统,窦性心律下构建室间隔左后分支区域。诱发心动过速后在左后分支区域激动标测最早V波。终止室速,窦性心律下于最早V波附近标测并消融碎裂浦肯野电位(Purkinje potential,PP)至消失。在该消融点近基底段约1 cm左右处,再次标测正常PP电位并消融至消失,或体表ECG下壁导联呈qR型。结果 6例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长(117.5±15.1)min,X线剂量(77.5±32.9)mGy,平均消融(6.5±1.5)次,消融时间(4.7±1.5)min,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30个月,平均(16.5±8.4)个月,无心动过速复发。结论 激动标测联合窦性心律下射频消融治疗LVPFT的方法,初步研究显示治疗靶点指向性强,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tion myocardic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与左室室壁运动积分指数(left ventrcular wall motion score index,LVWMSI)之间的关系,并观察不同BNP水平患者180 d内预后情况。方法收集首次发生的STEMI患者64例,均于发病12 h内急诊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依据BNP水平由低到高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4组(按4个百分位数):A组(BNP≤P25:BNP≤115.25 pg/mL)、B组(P26≤BNP≤P50:115.26~200.5 pg/mL)、C组(P51≤BNP≤P75:200.6~409 pg/mL)、D组(BNP≥P76:BNP≥409 pg/mL)。分析各组间LVWMSI的关系以及BNP水平与LVWMSI的相关关系。随访记录180 d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发生情况,并分析其与血浆BNP水平的关系。结果各组间LVWMS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水平与LVWMSI呈正相关(r=0.73,P<0.01)。随血浆BNP水平增高,各组间近期临床心血管事件呈显著增高趋势(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能够反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变化,预测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3.
赵鹏  曾山  田智羽  王莹 《天津医药》2019,47(9):983-986
目的 探讨简易体表定位法穿刺腋静脉的临床实用性。方法 选取起搏器植入患者96例,随机分为腋静 脉穿刺组和锁骨下静脉穿刺组各48例。腋静脉穿刺组将锁骨中内1/3交点作为唯一体表定位点。置18G穿刺针尖 于该点锁骨上沿,针体外偏并与矢状长轴夹角45°,针尾处为体表进针点。穿刺针指向锁骨定位点,与胸壁呈30°~ 45°负压进针穿刺腋静脉。锁骨下穿刺组采用标准锁骨下穿刺方法。对比2组患者静脉穿刺时间、X线下调整穿刺比 例、盲穿成功率、穿刺总成功率和血管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锁骨下静脉穿刺组相比,腋静脉组穿刺时 间更长(min:3.35±0.97 vs. 2.74±0.90,P<0.01),X线下调整穿刺比例更高(22.91% vs. 8.33%,P<0.05)。2组患者盲 穿成功率(70.83% vs. 81.25%)和穿刺总成功率(93.75% vs. 89.5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腋静脉组未出 现血管并发症,锁骨下静脉组出现4例。结论 简易体表定位法穿刺腋静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临床 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治疗后血浆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对术后6个月内左心室重构的预测价值。方法 连续收集AMI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发病12 h内完成p-PCI治疗,于发病24 h时采肘静脉血检测血浆BNP水平。分别于术后第7天和术后6个月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值(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LVEDV)等参数,并计算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长率。根据是否发生左心室重构,将所有研究对象划分为非重构组(△LVEDV<20%,n=72)和重构组(△LVEDV>20%,n=28)。做24 h时BNP水平预测术后6个月内左心室重构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BNP水平对AMI患者术后6个月内发生左心室重构的预测价值。结果 AMI患者,发病24 h血浆BNP水平预测术后6个月内左心室重构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截值为357.0 pg/ml时,预测发生左心室重构的特异性为81.9%,敏感性为75.0%。结论 AMI患者发病24 h时血浆BNP水平显著升高是近期发生左心室重构的重要危险因素,可为近期左心室重构的发生提供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