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息肉组织中免疫球蛋白E(IgE)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表达对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聚集的作用及二者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别检测30例鼻息肉标本和11例鼻中隔手术患者下鼻甲黏膜标本组织匀浆中IgE和GM-CSF水平,同时观测两组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程度。结果:鼻息肉组织中IgE、GM-CSF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1),且二者水平分别与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数呈正相关(r分别为0.68和0.62,P<0.01),且鼻息肉中IgE与GM-CSF水平呈正相关(r=0.54,P<0.01)。结论:鼻息肉是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疾病过程;IgE及GM-CSF则对鼻息肉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发挥重要作用;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在鼻息肉的形成和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初步探讨miR-655-3p在头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可能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的方法,检测头颈鳞状细胞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正常组织中miR-655-3p的相对表达水平,并分析其相对表达水平与头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 结果 miR-655-3p在头颈鳞状细胞癌组织样本中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配对癌旁正常组织样本中(P<0.05);miR-655-3p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在临床分期(P=0.038)、组织分化程度(P=0.036)及是否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P=0.042)各临床特征中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患者性别、年龄、吸烟、饮酒等临床特征组的构成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头颈鳞状细胞癌中miR-655-3p表达降低,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分期、癌组织分化程度及是否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特征相关,提示其可能作为抑癌基因,在头颈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失活,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头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鼻息肉病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鼻息肉,其高复发率及临床治疗效果不佳等问题一直为临床医生所困扰.尤其近年来,鼻息肉和鼻息肉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但其病因学仍不完令清楚.  相似文献   
4.
扁桃体切除术是耳鼻喉科常见手术,其中以儿童患者为多,但如果手术处理不当,就会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带来巨大的伤害.总结本科室自1998年-2002年诊治儿童局部麻醉挤切扁桃体术后不良反应者32例.现将临床资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白介素-8(IL-8)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和免疫组化法,对36例鼻息肉组织(观察组)和26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下鼻甲组织(对照组)中的IL-8进行测定。结果观察组、对照组IL-8含量分别为(866.47±1.67)(、106.62±1.92)pg/ml,IL-8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60%(29/36)、7.70%(2/26),两组相比,P均〈0.01;IL-8主要分布在鼻息肉上皮层和嗜酸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胞质内,部分血管内皮细胞也有表达。结论鼻息肉组织中IL-8表达增加,可能在鼻息肉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Brandt-Daroff习服法,以及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的疗效。方法 纳入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BPPV复位成功患者,将其中复位后仍存在残余头晕患者75例随机分3个组,对照组(倍他司汀治疗)、训练组(Brandt-Daroff习服法)和联合组(Brandt-Daroff习服法联合倍他司汀),每组25例。对所有患者治疗后残余症状持续时间,治疗前后的眩晕残障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治疗前各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及DH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残余症状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和训练组(P<0.05),对照组和训练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天后,联合组DHI评分低于训练组及对照组(P 均<0.05),训练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天后,联合组DH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和训练组(P 均<0.001),训练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Brandt-Daroff习服法联合倍他司汀能显著减轻BPPV成功耳石复位后残余的头晕症状,单用Brandt-Daroff习服法和常规内科药物倍他司汀有相似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改良Semont方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PSC-BPPV)的短期疗效。方法 2015年10月~2016年4月在耳鼻咽喉科门诊经Dix-Hallpike试验及Roll试验,确诊为单侧PSC-BPPV管结石症患者93例,应用改良Semont方法治疗,观察复位后3 d和7 d有效率。结果 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眩晕、恶心症状,但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复位治疗。93例应用改良Semont复位法复位,3 d随访,痊愈、有效和无效分别为72、16和5例,治愈率77.4%,总有效率94.6%;1周随访,痊愈、有效和无效分别为84、5和4例,治愈率90.3%,总有效率95.7%。结论 改良Semont复位法治疗PSC-BPPV可靠有效,可以作为治疗PSC-BPPV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IL-5在人鼻息肉及鼻息肉病组织中表达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鼻息肉组织(息肉组)、23例鼻息肉病组织(息肉病组)及15例正常鼻黏膜(对照组)中GM-CSF及IL-5的表达状况。结果息肉病组的GM—CSF及IL-5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息肉组、息肉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鼻息肉病高复发性与GM-CSF及IL-5的高表达水平有关;GM—CSF及IL-5可以作为鉴别鼻息肉病和鼻息肉的组织学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鼻息肉是上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不明,主要病理特征是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细胞的渗出.对炎细胞聚集活化机制目前尚不清楚,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以及GM-CSF等细胞因子的作用在鼻息肉的炎症微环境中均占有重要地位.二者共同作用,促进鼻息肉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53例鼻息肉及鼻息肉病患者组织GM-CSF、IL-5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通过检测鼻息肉及鼻息肉病患者组织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白细胞介素-5(IL-5)水平,探讨了其在鼻息肉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1材料和方法(1)资料来源:53份鼻息肉组织标本来源于2003年2月~2005年8月在我院接受鼻内镜手术的患者,其中30例鼻息肉患者(鼻息肉组)为初发、单发或多发,但有明显蒂部,男17例,女13例,年龄15~55岁,平均35岁;鼻息肉病患者(鼻息肉病组)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17~69岁,平均47岁;另选择15例鼻中隔偏曲并下鼻甲肥大而行部分下鼻甲切除术患者的下鼻甲黏膜组织标本为对照组,男11例,女4例,年龄20~50岁,平均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