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干旱胁迫对两种鸡骨草活性成分影响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盆栽试验,比较鸡骨草、毛鸡骨草活性成分对土壤干旱胁迫的响应特征,探讨鸡骨草和毛鸡骨草最佳生态条件。方法在鸡骨草、毛鸡骨草开花期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测量各处理相思子碱、总皂苷和总黄酮的含量。结果随着干旱胁迫的增加,两种鸡骨草相思子碱和黄酮的含量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均呈递减趋势,而总皂苷的含量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结论适当的干旱胁迫处理有利于鸡骨草和毛鸡骨草中皂苷含量的积累,而且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毛鸡骨草药材质量要高于鸡骨草。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研究产自西藏的绵头雪莲化学成分.方法 对绵头雪莲地上部分的甲醇提取物进行色谱分离,用波谱方法和理化性质鉴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为:紫丁香苷(1),异落叶松脂素(2),lyoniresinol (3),环橄榄树脂素(4),牛蒡子苷元(5),松脂酚(6),8α-hydroxypinoresinol (7),(+)-丁香树脂醇(8),methyl 3-(2,4-dihydroxyphenyl)propanoate(9),4-hydroxyacetophenone (10),琥珀酸(11).结论 2~9、11等9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沈亮  蒋舜媛  黄荣韶  周毅  李良波  孙辉  甘凤琼 《中草药》2011,42(10):2114-2118
目的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鉴别羌活种子。方法在4 000~400 cm-1内测定羌活种子光谱吸收峰,应用系统聚类和SIMCA模式识别法鉴别羌活和宽叶羌活的种子。结果运用系统聚类法,当聚类距离为15时,两种羌活可明显分为2类;运用SIMCA模式识别法,所建模型对羌活和宽叶羌活的种子识别率分别达96%和97%,拒绝率均为100%,两者盲样检测准确率也在90%以上,所建模型可用于样品检测。结论应用红外光谱法结合系统聚类和SIMCA模式识别法,可以简单、快速、准确地鉴别羌活种子,该方法为鉴别羌活种子的来源及真伪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山豆根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确定适宜采收期.方法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选用C18色谱柱(250mm ×4.6mm×5μm),检测波长215 nm,以甲醇-水-三乙胺(50∶50∶0.02)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40℃,测定该药材在不同季节及不同部位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结果 7~10月花期前后采收的越南槐根部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含量均较高,分别为0.27%和1.95%.此外,茎和叶中苦参碱含量为根的1/2左右,氧化苦参碱含量为根的1/5左右.结论 该方法分离度好、稳定、费用低,可用于山豆根药材的质量控制.该研究为合理确定山豆根药材的采收期及其他部位的合理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鉴别羌活种子。方法 在4 000~400 cm?1内测定羌活种子光谱吸收峰,应用系统聚类和SIMCA模式识别法鉴别羌活和宽叶羌活的种子。结果 运用系统聚类法,当聚类距离为15时,两种羌活可明显分为2类;运用SIMCA模式识别法,所建模型对羌活和宽叶羌活的种子识别率分别达96%和97%,拒绝率均为100%,两者盲样检测准确率也在90%以上,所建模型可用于样品检测。结论 应用红外光谱法结合系统聚类和SIMCA模式识别法,可以简单、快速、准确地鉴别羌活种子,该方法为鉴别羌活种子的来源及真伪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