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8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大剂量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NCPAP联合大剂量氨溴索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大剂量氨溴索治疗。分析2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辅助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评价两种方法的效果差异。结果研究组气促消失时间、发绀消失时间、呻吟消失时间、辅助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AP联合大剂量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缩短辅助通气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安全有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考察白皮杉醇(PIC)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468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考察PIC(0,2.5,5.0,10.0,20.0,40.0,80.0,160.0μmol·L-1)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468细胞成活率的影响,并计算半抑制率(IC50);采用碘化丙啶(PI)染色观察PIC(5.0,10.0,20.0μmol·L-1)对MDA-MB-468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细胞凋亡检测(Annexin V-FITC/PI)双染法观察PIC(5.0,10.0,20.0μmol·L-1)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468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观察不同浓度PIC(5.0,10.0,20.0μmol·L-1)对MDA-MB-468细胞增殖、凋亡蛋白的影响,并用Western blot对分泌型糖蛋白Wnt/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进行检测。结果:MTT比色法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PIC(5.0,10.0,20.0,40.0,80.0,160.0μmol·L-1)可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MDA-MB-468细胞的增殖(P<0.05,P<0.01),IC50为(39.4±4.6)μmol·L-1;作用48 h,PIC(5.0,10.0,20.0μmol·L-1)呈浓度依赖性地升高MDA-MB-468细胞处于细胞周期G0/G1期细胞(P<0.01);呈浓度依赖性地诱导MDA-MB-468细胞凋亡(P<0.01),其中,PIC(20.0μmol·L-1)诱导细胞凋亡率为49.87%;PIC(10.0,20.0μmol·L-1)可明显降低MDA-MB-468细胞中β-catenin及原癌基因(C-myc),黏附因子(CD44)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P<0.01);PIC(5.0,10.0,20.0μmol·L-1)可显著抑制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蛋白的磷酸化,B淋巴细胞瘤-2(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P<0.01);增强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cl-2相关X蛋白(Bax)和磷酸化β-catenin的蛋白表达(P<0.01)。结论:PIC可能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MDA-MB-468细胞增殖,并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从而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氧化苦参碱(OM)联合贝伐珠单抗(BV)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作用,并基于分泌型糖蛋白(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对OM调控BV引起的上皮间质转化(EMT)的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实验观察OM(0,0.5,1.0,2.0,4.0,8.0,16.0 mmol·L-1)及BV(0,0.25×10-4,0.50×10-4,1.00×10-4,2.00×10-4,4.00×10-4,8.00×10-4 mmol·L-1)联合后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侵袭小室法(transwell)和划痕损伤修复实验观察OM(4.0 mmol·L-1)与BV(2.00×10-4 mmol·L-1)联合后对MCF-7细胞侵袭与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观察OM(4.0 mmol·L-1)与BV(2.00×10-4 mmol·L-1)联合后对MCF-7细胞增殖相关蛋白的影响,并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EMT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OM(2.0,4.0,8.0,16.0 mmol·L-1)可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P<0.05,P<0.01),而BV未表现出抑制MCF-7细胞增殖的作用,两药联合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与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空白组比较,OM可显著减少MCF-7细胞的迁移距离和侵袭细胞数目(P<0.01),BV可明显增加MCF-7细胞的迁移距离和侵袭细胞数目(P<0.05,P<0.01)。与BV比较,联合后OM可显著抑制BV引起的MCF-7细胞的侵袭和迁移(P<0.01)。与空白组比较,OM及两药联用可明显抑制MCF-7细胞中与细胞增殖相关蛋白激酶B(Akt)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蛋白的磷酸化(P<0.01);OM及两药联用后显著降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β-catenin,原癌基因(c-Myc),CD44,G1/S-特异性周期蛋白-D1(cyclin D1)蛋白表达(P<0.05,P<0.01);OM及两药联用可显著降低EMT中钙离子依赖的细胞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蛋白表达,增加钙离子依赖的细胞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水平(P<0.01),BV组上述相关蛋白的表达相反(P<0.05,P<0.01)。结论 OM与BV联合后OM可通过有效抑制BV引起的Wnt/β-catenin通路激活逆转EMT机制发挥抗乳腺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微小RNA-155(miR-155)联合组织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PTEN)检测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6月邯郸市第一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子宫内膜癌51例、良性病变患者52例,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miR-155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子宫内膜组织中PTEN水平,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miR-155、PTEN及二者联合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良性病变组相比,子宫内膜癌组血清miR-155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良性病变组相比,子宫内膜癌组PTEN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miR-155水平预测患者子宫内膜癌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876,灵敏度为96.3%,特异度为94.2%;子宫内组织PTEN水平预测患者子宫内膜癌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952,灵敏度为94.1%,特异性度为92.3%;二者联合检测诊断子宫内膜癌曲线下面积为0.991,灵敏度为99.2%,特异度为92.5%。结论 血清miR-155联合组织PTEN检测可作为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理念在脑瘫儿童康复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6年12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康复科接受康复护理的12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基于引导式教育理念的康复护理方法。分别在初诊时和治疗结束后24周时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对患儿进行评估,比较2组患儿的康复疗效。结果 :2组患儿治疗结束后24周时的GMFM能区评分均较初诊时显著提高(P值均0.05),并且研究组的评分(84.37±5.94)显著高于对照组(68.77±6.02)(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86.7%,52/60)亦显著高于对照组(68.3%,41/60)(P0.05)。结论 :将引导式教育理念引入脑瘫儿童的康复护理中能够显著提高康复治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Peutz-Jegher's综合征5例,其中4例经手术证实,2例有明显家族史。1例有黑色素斑点而无胃肠道症状,经随访七年后手术证实有多发性肠息肉存在;另一例拒绝手术,十年后死于肠息肉癌变。作者就遗传学上的基因“多效性”与“外显率”原则结合病例进行探讨,认为有些患者表型正常而实际为基因携带者。鉴于本病有恶变可能,故随访及早期发现患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院孕妇细菌性阴道病的患病情况,并探讨细菌性阴道病与不良围生结局的关系.方法:采用细菌性阴道病的综合诊断标准筛查妊娠晚期孕妇,追踪46例BV阳性者的妊娠结局.结果:患细菌性阴道病的妊娠晚期妇女发生胎膜早破、早产、宫内感染的发生率远高于未患细菌性阴道病的孕妇.结论:晚期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是导致胎膜早破、早产、宫内感染的重要因素,应常规筛查,及时治疗,以改善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
HPV阳性患者心理干预效果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分析心理干预方法对存在焦虑情绪HPV阳性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对不同病程与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历阶层存在焦虑情绪的HPV阳性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未干预组。采用认知疗法,支持疗法等对干预组患者进行个别与集体干预治疗。两组效果在SPSS11.0统计软件上统计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焦虑值、睡眠时间,性生活频率、免疫指标比未干预组有明显改善。结论:对存在焦虑情绪的HPV阳性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背景音乐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背景音乐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50例术中采用背景音乐的甲状腺瘤病人为音乐组。44例采用常规手术的甲状腺瘤病人为常规组,观察术前和术中血压、心率变化;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疼痛程度。[结果]音乐组病人术中血压、心率波动幅度小。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疼痛程度减轻,与常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背景音乐用于甲状腺手术中可降低病人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病人术中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