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4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后扩张在老年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中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PCI血管造影成功的老年钙化血管造影病变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后扩张组(62例)和对照组(常规置入组;62例),观察两组患者PCI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期间及术后1年支架内血栓、再狭窄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发生率。结果后扩张组和常规置入组患者PCI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6.5%︰4.8%,P>0.05);1年时的随访结果显示,后扩张组的MACE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4.8%︰12.9%,P<0.05);支架内血栓和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较常规置入组均明显减少(1.6%︰4.8%;4.4%︰14.3%,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老年钙化病变患者PCI术中应用后扩张治疗安全、有效,能够降低支架内血栓、再狭窄和MACE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肥胖高血压病患者血清抵抗素(resist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游离脂肪酸(FFA)、内皮素-1(ET-1)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40例肥胖高血压患者及40例正常人血清抵抗素、TNF-α、FFA、hs-CRP、ET-1及人体测量变量值及生化指标。结果肥胖高血压组血清resistin、TNF-α、FFA、hs-CRP、ET-1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resistin与TNF-α、FFA、CRP、ET-1呈正相关(r分别为0.47、0.32、0.42,均P<0.05)。结论肥胖高血压患者常伴有血清炎症因子增高与内皮功能紊乱;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肥胖高血压发病及代谢紊乱相关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血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水平的变化情况及意义.方法:ACS 4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40例,冠脉造影正常的冠心病患者40例(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其冠状动脉口及外周血血浆MMP-9水平,并分析冠脉狭窄程度与MMP-9水平的关系.结果:ACS组冠状动脉血及外周血MMP-9水平高于SAP组及对照组(P<0.01).ACS组和SAP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冠状动脉和外周静脉血血浆MMP-9水平不相关(P>0.05).结论:血浆MMP-9水平与ACS及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有关,可作为预测不稳定斑块破裂的血清学标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在高脂血症中应用。方法回顾124例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效96例(77.4%),有效25例(20.1%),无效者3例(2.5%),总有效率为97.5%。结论普伐他汀在高脂血症治疗中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24 h平均脉压与心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24 h平均脉压与心功能的关系. 方法选择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72例,应用动态血压监测技术测定24 h平均脉压,放射性核素心血池显像技术测定左心室收缩与舒张功能. 结果 24 h平均脉压与左心室射血分数(r=-0.46,P<0.01)、高峰充盈率(r=-0.41,P<0.05)呈负相关,平均脉压越大,心功能越差(P<0.05). 结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心脏功能与24 h平均脉压呈负相关,脉压可作为心功能受损的预测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6.
肥胖高血压患者血清TNF-α与代谢紊乱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绍欣  牟建军  董平栓  杨旭明 《陕西医学杂志》2004,33(11):1019-1021,1037
目的 :探讨肥胖高血压患者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 α)、胰岛素、糖、脂肪等代谢紊乱的特征。方法 :测定 30例肥胖高血压患者及 30例正常人的血清 TNF- α、胰岛素、血脂、血糖及人体测量指标。结果 :肥胖高血压组患者的血清 TNF- α、TG、INS、FBS显著高于对照组 ( P<0 .0 1 ) ,HDL、ISI显著低于对照组 ( P<0 .0 1 )。结论 :肥胖高血压患者多伴有糖、脂质代谢紊乱。TNF- α与胰岛素抵抗及代谢高血压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在老年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及对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经危险度分层为高危的老年NSTEACS患者行介入治疗,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43例,对照组37例,观察住院期间及术后30d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所有入选患者PCI前后血清sCD40L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替罗非班组住院期间及术后30d内MACE发生率有所降低(9.5%比18.9%,P〉0.05) 两组大出血发生率均为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替罗非班组轻度出血(10/43)较对照组(7/37)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替罗非班组治疗后血清sCD40L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3.17±1.01μg/L比4.05±0.96μg/L,P〈0.01)。结论替罗非班可降低MACE发生率,在老年NSTEACS患者PCI中疗效确切,能显著降低sCD40L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并发症与高尿酸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主动脉夹层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主动脉夹层是最常见的侵及主动脉的致命性疾病,发病高峰年龄在50~70岁,男性易患,高血压是常见的诱因。由于心血管影像诊断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内外报道逐年增多。多年来本病在临床上一直缺乏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国外有人报道应用介入治疗的方法,获得了较好临床效果。我院自2003年10月对4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成功施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endovasculalgraftexclution,EVE),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冠脉封堵法建立中华小猪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模型,观察中华小猪存活不同天数肿瘤坏死因子-alpha(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TNF-α)在梗死心肌中的动态表达,为AMI血运重建及心肌梗死后干预提供实验依据。方法:7头实验性中华小猪全麻后Seldinger法穿刺右侧股动脉,行冠脉造影后经微导管注入明胶海绵封堵钝缘支(Obtuse Marginal Branch OM支),AMI 模型成功建立后,分别取1、3、5、7、10、14、 17天 (d) 梗死心肌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心肌组织中TNF-α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显示:正常猪心肌未见TNF-α表达,AMI后第3 d坏死心肌中开始出现TNF-α表达,第5、7 d表达逐渐升高,第10 d达高峰,第14 d开始下降,第17天进一步下降。结论:1冠脉造影显示明胶海绵封堵OM支后其远端血流消失,AMI模型成功建立。AMI后10 d坏死心肌中TNF-α表达最为明显,与坏死心肌的炎症及修复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