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鼻窦内镜术(endoscopic sinu ssurgery,ESS)对慢性鼻窦炎伴支气管哮喘患者哮喘发作的影响。方法对21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施行ESS术,其中伴有支气管哮喘病史者42例(20.0%)。210例患者均于术前、术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的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可溶性IgE低亲和力受体(solube CD23,sCD23)的含量,并与2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通过主观和客观标准评定42例患者哮喘发作及对皮质类固醇的耐受状况,并对术后患者进行为期1年(10例)和3年(32例)的随访。结果鼻窦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术前PBMC培养上清液中IL-4,sIL-2R、sCD23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而IFN-γ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术后IL-4、sIL-2R、sCD23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而IFN-γ含量显著增高。术后哮喘改善水平由随访术后1年的45%提高到术后3年的70%。42例中32例(76%)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术前长期服用类固醇的2l例中,14例(67%)减少了对口服类固醇的使用。结论ESS对慢性鼻窦炎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有较满意的远期疗效。ESS能调节IL-4、IFN-γ sIL-2R、sCD23水平,降低哮喘的发作频率和对类固醇的依赖。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鼻咽癌细胞株;观察不同转染浓度的短发卡状RNA对鼻咽癌细胞内源性GFP的抑制效率及细胞毒性.方法:转染pEGFP-N1至鼻咽癌细胞株HNE1,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GFP的HNE1-GFP细胞株;利用针对GFP基因的短发卡状RNA表达载体shGFP,以不同浓度shGFP转染HNE1-GFP,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荧光强度,软件分析荧光抑制效率,MTT检测细胞毒性,RT-PCR检测GFPmRNA水平改变,Western Blot检测GFP蛋白水平改变.结果:绿色荧光稳定表达于传代HNE1细胞中;shGFP能够显著抑制该细胞中GFP的表达,抑制效率分别为49.7%,84.8%,86.7%且无细胞毒性;GFP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有明显下降.结论:稳定表达GFP的鼻咽癌细胞株成功建立;RNA干扰载体可抑制鼻咽癌细胞中GFP的表达,其抑制效率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且无明显细胞毒性.该系统能够用于鼻咽肿瘤的RNA干扰机制研究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两种构建EB病毒LMP1 基因的shRNA表达载体(pshLMP1)方法的不同,寻找更加稳定方便的靶向shRNA表达载体的构建方式.方法:设计针对EB病毒LMP1基因的特异siRNA 编码序列,分别应用传统的双链退火法和新颖的双链PCR法构建pshLMP1,比较两种方法在设计原则、构建方法和鉴定结果上的不同.结果:两种方法均能得到pshLMP1重组质粒,但是双链PCR法构建效率高且不易引起碱基的缺失和突变.结论:双链PCR法构建EB病毒pshLMP1表达载体比传统双链退火法更加稳定,构建成功率较双链退火法高.  相似文献   
4.
鼻息肉组织中E-选择素和GM-CSF水平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鼻息肉组织中粘附分子E-选择素(E-Selectin)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水平及其在鼻息肉病理机理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sorbent assay, EL1SA)检测60例鼻息肉组织匀浆中E-Selectin和GM-CSF水平,以12例鼻中隔手术患者之代偿肥大的下鼻甲后端黏膜作为对照组.结果:鼻息肉组织匀浆中E-Selectin和GM-CS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E-Selectin和GM-CSF相互协同作用,通过参与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活化,增殖,从而在鼻息肉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严重程度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呼吸道阻力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96例2015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OSAH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OSAHS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37例(轻度:AHI:5~15次/h)和中、重度组59例(中度及重度:AHI>15次/h),观察比较两组个人体格特征指数(体重指数、颈围、腹围及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气道阻抗指标[总呼吸阻抗(Z5)、总气道阻力(R5)、中心气道阻力(R20)、外周(肺及周围小器官)弹性阻力(X5)、50%用力呼气流速(FEF50%)、中段用力呼气流速(MMEF)]及睡眠参数[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 2)、微觉醒指数(ArI)、呼吸暂停指数(Apnea index,AI)、低通气指数(HI)],并作呼吸阻抗指标与AHI的相关性分析及嗜睡量表(ESS)和ArI与睡眠参数及AHI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中、重度组患者体重指数、颈围、腹围及AHI明显高于轻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Z5、R5、R20、FEF50%及MMEF值明显高于轻度组(P<0.05);两组X5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ArI、AI、HI值明显低于中、重度组(P<0.05);轻度组LSaO 2值明显高于中、重度组(P<0.05);AHI与Z5、R5、R20、FEF50%呈正相关,与X5、MMEF无相关性(P>0.05);ESS与ArI、AI、AHI呈正相关,与LSaO 2呈负相关(P<0.05);ArI与AI、AHI呈正相关,与LSaO 2呈负相关(P<0.05);ESS与HI及ArI与HI无相关性(P>0.05)。结论不同严重程度OSAHS患者个人体格特征指数、气道阻抗指标及睡眠参数存在较大差异,OSAHS患者病程进展与气道阻抗指标相关,且ESS与ArI和相关睡眠指数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鼻窦内镜术 (endoscopicsinussurgery ,ESS)对慢性鼻窦炎伴支气管哮喘患者哮喘发作的影响。方法 对 2 1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施行ESS术 ,其中伴有支气管哮喘病史者 4 2例(2 0 0 % )。 2 10例患者均于术前、术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LISA)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的白细胞介素 4 (IL 4 ) ,干扰素γ(IFN γ)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和可溶性IgE低亲和力受体 (solubeCD2 3 ,sCD2 3 )的含量 ,并与 2 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通过主观和客观标准评定 4 2例患者哮喘发作及对皮质类固醇的耐受状况 ,并对术后患者进行为期 1年 (10例 )和 3年(32例 )的随访。结果 鼻窦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术前PBMC培养上清液中IL 4 ,sIL 2R、sCD2 3 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而IFN γ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术后IL 4、sIL 2R、sCD2 3 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而IFN γ含量显著增高。术后哮喘改善水平由随访术后 1年的 4 5 %提高到术后 3年的 70 %。 4 2例中 32例 (76 % )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减少 ,术前长期服用类固醇的 2 1例中 ,14例 (6 7% )减少了对口服类固醇的使用。结论 ESS对慢性鼻窦炎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有较满意的远期疗效。ESS能调节IL 4、IFN γ、sIL 2R、sCD2 3 水平 ,降低哮  相似文献   
7.
卡介苗多糖核酸对变应性鼻炎病人Th1/Th2失衡状态的调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卡介苗多糖核酸(BCG-PSN)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机制及其疗效.方法将60例变应性鼻炎病人随机分为BCG-PSN治疗组和息斯敏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培养上清液中的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干扰素γ(IFN-γ),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同时于治疗后1周、治疗后2个月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病人组PBMCs上清液中IL-4、IL-5、GM-CSF含量显著增高,而IFN-γ含量显著减少.BCG-PSN治疗后病人组上清液IL-4、IL-5、GM-CSF水平明显降低,而IFN-γ含量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息斯敏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治疗2个月后疗效评定,BCG-PSN治疗组显效率为66.7%,优于息斯敏对照组(40%) (P<0.05).结论 BCG-PSN能纠正变应性鼻炎病人体内Th1和Th2细胞因子的失平衡状态,为治疗变应性鼻炎提供了理论依据,临床疗效也表明BCG-PSN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8.
重组腺病毒相关病毒载体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祎琴  洪苏玲 《重庆医学》2006,35(2):179-182
在基因治疗的研究过程中,已经报道过的载体包括病毒性载体和非病毒性载体,但都因其目的基因表达的一过性和较为严重的宿主免疫排斥反应而使其应用受限。相比之下,重组腺病毒相关病毒载体(rAAV载体)有明显的优势:(1)对宿主没有致病性;(2)能稳定转染宿主细胞,具有较长时期的基因表达能力;(3)极低的免疫原性;(4)有广泛的宿主群,可转染分化及未分化细胞。本文就rAAV载体在基因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发卡状RNA单独及联合脱氧核酶对鼻咽癌细胞中EB病毒EBV潜伏膜蛋白1(LMP1)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带绿色荧光报告基团的LMP1mRNA表达载体,小发卡状RNA及脱氧核酶按照阳性对照组、RNA干扰组、联合组和脱氧核酶组4组分别共转染HNE1细胞,观察分析计数细胞中绿色荧光表达情况,检测LMP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联合组细胞绿色荧光OD值均数与RNA干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绿色荧光抑制率分别为86.31%和88.88%,比RNA干扰组抑制率75.15%高;EBVLMP1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提示联合组抑制效率较RNA干扰组高。结论:小发卡状RNA联合脱氧核酶能够提高抑制EBV-LMP1基因表达的效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