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HER-2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术后免疫组化结果为HER-2型乳腺癌患者46例,应用超声造影分析其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 46例患者中,超声造影发现HER-2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为58.7%(27/46),超声造影判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84.6%,特异性为75.0%,准确率为80.4%。结论超声造影对HER-2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超声显像技术在视网膜脱离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83例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进行显像.结果:超声对视网膜脱离的诊断率可达96.5%.结论:超声显像技术在视网膜脱离的诊断方面具有很高的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3.0T MRI在纵隔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3.0TMRI对纵隔肿瘤各征象的显示能力及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纵隔肿瘤行3.0TMRI成像,分析纵隔肿瘤MRI征象,包括病灶部位、形态、边缘特征、肿瘤内部结构以及邻近组织器官关系的检出及显示能力。结果 32例纵隔肿瘤中,术前正确诊断30例,准确定位32例,准确判断内部组织成分30例。结论 3.0TMRI对于纵隔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显示肿瘤与邻近组织器官结构关系、推测肿瘤内部成分以及术前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纵隔肿瘤影像学检查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皮下注射超声造影剂对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女性乳腺癌患者95例,术前经肿块周围皮下注射超声造影剂探查前哨淋巴结并标记,与术后肿块免疫组织化学分子分型结果做对照分析.结果 本研究95例患者中,超声造影发现乳腺癌分子分型中luminal B型腋窝淋巴结转率最高(70.8%),HER-2型(52.4.0%)次之,再者是三阴型(43.5%),luminal A型腋窝淋巴结转移率最低(29.6%),超声造影判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81.3%,特异度为85.1%.结论 经皮下注射超声造影剂对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腋窝淋巴结转移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EUS对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女性乳腺癌患者89例,术前于肿瘤周围皮下注射超声造影剂,探查前哨淋巴结并标记,与术后免疫组织化学分子分型结果进行对照。 结果 乳腺癌Luminal B型腋窝淋巴结转移率最高(69.57%),其次为HER-2型(55.00%)和三阴型(42.86%),Luminal A型转移率最低(28.00%)。CEUS判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84.09%(37/44),特异度为86.67%(39/45)。 结论 CEUS对于诊断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腋窝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1病例报告 患者,28岁,G2P1.因孕5+月,产前彩超检查考虑葡萄胎与宫内正常胎儿共存,于2008年8月19日收入我院.自述末次月经:2008年2月26日,停经40+天出现厌食、纳差、恶心等早孕反应.停经3月出现阴道少量流血,有一大血块,于外院超声检查,胎儿无异常,给予维生素B、黄体酮等保胎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2D)联合微血管成像技术(SMI)预测恶性结节侵袭性的价值。方法 选取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肿瘤外科进行甲状腺手术145例患者共162个微小结节。术前进行二维及SMI模式下超声检查,观察每个结节的血流分布特征、同一切面两种模式下面积的大小,与其超声引导下细针活检穿刺(USFNAB)及术后病理组织对照,得出微小结节良、恶性血流分布特征;ROC曲线分析两种超声模式联合在微小恶性结节向周围组织侵袭的最佳临界值及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1)术后病理结果:162个微小结节中良性结节31个、恶性结节131个。2)SMI模式下结节血流分布特征:汇聚征、空洞征多为恶性结节;其他征多为良性结节;三种血流分布征象在恶性组与良性组中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14,P<0.001)。3)微小结节在同一切面的2D与SMI模式下测量面积比较:良性结节两种模式下面积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40,P=0.968);恶性结节SMI模式下面积>2D模式(Z=-4.723,P<0.001)。4)SMI模式下面积>2D面积的结节82个;面积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二维(2D)超声联合微血管成像技术(SMI)在甲状腺微小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甲状腺结节手术115例患者共123个微小结节治疗资料。术前所有结节均进行2D及SMI检查,通过2D、SMI及2D联合SMI(并联/串联)4种方法分别得出微小结节的良恶性;与其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得出4种方法诊断甲状腺微小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术后病理结果:共123个结节,良性21个、恶性102个;2D、SMI及二者联合(并联/串联)检查诊断甲状腺微小恶性结节的准确率为80.5%、88.6%、97.9%及79.7%;灵敏度为80.4%、91.2%、98.4%及77.5%;特异度80.9%、76.2%、61.9%及90.5%;阳性预测值为95.3%、94.9%、92.6%及97.5%;阴性预测值为45.9%、64%、86.7%及45.3%。SMI的灵敏度高于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D联合SMI(并联)的阴性预测值高于S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D联合SMI(串联)的特异度高于SMI,灵敏度低于SM...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乳腺癌患者皮下注射超声造影剂(Sono Vue)后腋窝淋巴结的增强情况,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R、PR及HER-2的表达,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超声造影检查的临床价值及其与乳腺癌组织中ER、PR及HER-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女性乳腺癌患者89例,术前经肿块周围皮下注射超声造影剂探查前哨淋巴结并标记,与术后肿块免疫组织化学ER、PR及HER-2的结果做对照分析。结果本研究89例患者中,乳腺癌组织中ER、PR、HER-2同时为阳性者,超声造影发现其腋窝淋巴结转移率最高(73.3%),HER-2阳性且ER、PR有一者阴性或两者均为阴性者,超声造影发现其腋窝淋巴结转移率次之(57.1%),再次是ER、PR、HER-2均为阴性者(42.9%),超声造影发现其腋窝淋巴结转移率最低者是HER-2阴性且ER、PR有一者阳性或两者均为阳性者(28.0%)。结论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超声造影检查与乳腺癌组织ER、PR及HER-2表达对照研究发现,HER-2是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微血流成像技术(SMI)对椎动脉夹层(VAD)的诊断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VAD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常规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SMI检查和数字血管减影造影术(DSA)或者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或者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对比常规超声、SMI、MRA/CTA/DSA的影像表现。结果 与健侧相比,患侧的真腔管径更小,原始管径更大,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及舒张期流速(EDV)值更高(P<0.05)。常规超声对VAD的检出率为50.00%(V1段3例,V2段7例,V3段5例),SMI对VAD的检出率为90.00%(V1段6例,V2段12例,V3段13例)。SMI对VAD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P<0.05),SMI与CTA/MRA/DSA对VAD的检出率接近(P>0.05)。常规超声与MRA/CTA/DSA检出VAD的一致程度不够理想(Kappa=0.368);SMI与MRA/CTA/DSA检出VAD具有较强的一致性(Kappa=0.782)。常规超声与MRA/CTA/DSA检出壁内血肿型VAD的一致程度不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