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阿魏酸(ferulaic acid)是桂皮酸的衍生物之一,普遍存在于当归、川芎等常用植物药中。研究证明,其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近年来,通过合成一系列阿魏酸衍生物。并对其药理活性进行观察和筛选,得到了一些药理作用强且毒副作用较低的化合物,其中有一部分已被应用于临床,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染料木黄酮在雌雄大鼠体内的药动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染料木黄酮(genistein)在雌、雄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差异。方法大鼠ig给予9mg·kg-1染料木黄酮,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大鼠血浆中原型药物、β-葡萄糖醛酸结合型药物及组织器官中药物的浓度。结果药物在卵巢和子宫中的分布显著高于睾丸,在其他组织器官内的分布未观测到明显的雌雄差异。雌性大鼠的AUC,ρmaxt1/2分别为1.120 mg·h·L-1,0.167mg·L-1和5.767h。而雄性大鼠的AUC,ρmaxt1/2分别为0.592mg·h·L-1,0.106mg·L-1和4.486h。雌性大鼠血浆中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染料木黄酮浓度高于雄性大鼠。结论染料木黄酮在雌雄大鼠性器官中的分布具有差异显著;与雄性大鼠相比,雌性大鼠对染料木黄酮的吸收多、葡萄糖醛酸结合量高,使染料木黄酮的半衰期延长。  相似文献   
3.
阿魏酸乙酯的药理活性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阿魏酸乙酯的药理活性及其机制。方法 :在兔富含血小板血浆 (PRP)中加入阿魏酸乙酯和阿魏酸 ,用ADP诱导血小板的集聚 ,用TYXN 91智能血液凝集仪观察血小板聚集率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血小板细胞聚集时细胞内钙离子的变化情况。制备CCl4肝损伤小鼠模型 ,取血清测定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 (AST)活性 ,取肝组织测定丙二醛 (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结果 :不同浓度的阿魏酸乙酯 ,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百分数均显著高于等浓度的阿魏酸(n =8,P <0 .0 5 )。在阿魏酸乙酯作用下ADP诱导的血小板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的变化 (ΔFI)为4 .6± 1.7,明显低于对照组ΔFI值 (10 .3± 2 .6 ,n =8,P <0 .0 1)。阿魏酸乙酯可使肝损伤小鼠组织MDA、血清ALT、AST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而肝组织的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阿魏酸乙酯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及对CCl4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均比阿魏酸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大剂量盐酸地尔硫卓在致心肌梗死的严重冠脉痉挛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分析了10例冠脉造影提示冠脉痉挛导致心肌梗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在扩冠、调脂、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均接受大剂量盐酸地尔硫卓360 mg/d治疗,治疗后4周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绞痛发作情况。随访1年后观察是否再次发生心肌梗死。 结果 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患者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较基线水平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患者因服用地尔硫卓360 mg/d,4个月后出现头晕、心动过缓,将地尔硫卓减量为180 mg/d,该患者再次出现心肌梗死。其余9例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耐受性良好。 结论 大剂量地尔硫卓治疗严重冠脉痉挛患者可以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预防冠脉痉挛导致的再次心梗,患者耐受性良好,可作为严重冠脉痉挛患者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比伐卢定是一种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能够直接地抑制凝血酶的活性,起到抗凝作用,近年在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中应用得到推广。多数临床研究显示,与肝素相比,比伐卢定能够降低出血风险,甚至带来临床获益。但近期的一些大型临床研究及荟萃分析提示比伐卢定并不优于肝素,使比伐卢定的地位受到质疑。本文就近年最新的大型比伐卢定临床研究及荟萃分析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采用插入法以脂肪酰胺修饰的聚(2-乙基丙烯酸)衍生物构建热敏递药的高分子脂质体.用荧光分析法,借助荧光分光光度仪和粒径仪系统地研究了高分子脂质体的热敏特性.结果发现,采用脂肪胺修饰的聚(2-乙基丙烯酸)制备的脂质体具有明显的热敏释药特性,其释药特性与插入的高分子结构有关,还与制备脂质体的磷脂组成有关,同时采用聚(2-乙基丙烯酸)制备的脂质体还具有显著的酸敏释药特性.以聚(2-乙基丙烯酸)为热敏诱导介质制备的脂质体在体外实验中呈现出良好的热敏释药特性,且制剂制备方法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溶剂分散和挤压器联动装置制备脂质体药物制剂的工艺条件、可行性和适用范围。方法联动装置应用了溶剂分散法制备脂质体的原理,通过高压泵将溶于有机相的磷脂和脂溶性药物与水溶液在溶液混合器中高压快速混合使之形成多相多层脂质体,在高压下将脂质体连续通过挤压器,一步形成最终产品。结果新装置将高压泵、溶液混合器、脂质体粒径整合控制设备和高压超滤透析柱组成联动线,使得从投料到获得脂质体成品的整个过程一步完成,减少了不必要的中间过程。应用该装置制备的脂质体的质量可控性好,非常适合脂溶性药物脂质体制剂的大规模制备。同时用该装置制备的脂质体可以形成有效的pH梯度,适合于弱碱性药物的载药。结论实验证明,这种联动装置可应用于脂质体的工业化生产,其制备工艺简便、可控性好、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8.
米托蒽醌脂质体的制剂学及药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昭  陈涛  王汝涛  张琰  王惟娇 《医学争鸣》2008,29(23):2134-2137
目的:采用pH梯度法制备脂质体米托蒽醌并研究其稳定性、毒性和抑瘤约效.方法:以国产卵磷脂和胆固醇为膜材,薄膜-挤压法制备粒径均一的大单室脂质体,利用跨膜pH梯度载约法制备米托蒽醌脂质体,测定其载药率,考察该制剂及磷脂辅料的稳定性.以荷瘤小鼠为模型研究脂质体米托蒽醌的毒性和抑瘤效果.结果:该方法可以获得平均粒径110 nm的大单室脂质体,pH梯度载药的包封率可以高达97%.在低温条件未发牛药物泄露.药物和卵磷脂的水解也不明显.脂质体米托蒽醌显著降低了药物毒性.提高了药物的抗癌效果.结论:国产磷脂辅料,薄膜-挤压法制备大单室脂质体,pH梯度载药制备脂质体米托蒽醌是可行的工艺方法.动物实验表明脂质体米托蒽醌可以降低毒性,有很好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汝涛  陈涛  王昭  卢婷利  何月华 《药学学报》2007,42(12):1303-1308
本实验合成了系列聚(2-乙基丙烯酸)长链脂肪酰胺衍生物,并采用高分子插入法制备了聚(2-乙基丙烯酸)酸敏高分子脂质体。应用荧光指示剂、粒径仪、荧光显微镜及细胞实验,系统研究了高分子修饰和脂肪胺的链长对高分子衍生物嵌入脂质体的效率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分子插入法可以制备聚(2-乙基丙烯酸)酸敏高分子脂质体。(1) 高分子嵌入量与高分子脂肪胺的链长无关,但与高分子修饰度相关。(2) 高分子嵌入量与起始的高分子-脂质体比例成正比。(3) 在酸性条件下聚(2-乙基丙烯酸)脂质体可产生显著的脂质体融合及释药行为。(4) 聚(2-乙基丙烯酸)脂质体在细胞内呈现出良好的酸敏诱导释药特性。实验证明这种方法制备的脂质体具有良好的酸敏释药性能,并且制备方法简便,可控性好,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染料木黄酮及其葡糖醛酸化代谢产物在大鼠胆汁内的排泄动力学。方法将染料木黄酮制成混悬液,分别按6.25,12.5和50 mg·kg-1给大鼠灌胃,于灌胃后不同时间收集胆汁,用葡糖醛酸酶溶液处理胆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胆汁中染料木黄酮及其葡糖醛酸化代谢产物的浓度。结果3种剂量6.25,12.5和50 mg·kg-1分别给药后,累积以原形从胆汁排泄的药物分别为(42.56±6.54),(75.17±18.87)和(126.60±34.78) μg,累积经胆汁排泄的总药物(原形药物+葡糖醛酸化药物)分别为(108.46±35.23),(423.46±158.31)和(853.74±320.84) μg,葡糖醛酸化代谢产物分别占胆汁排泄总量(原形药物+葡糖醛酸化药物)的60.76%,82.25%和85.17%。结论染料木黄酮在大鼠胆汁中主要以葡糖醛酸结合形式排泄,原形药物及其葡糖醛酸化代谢产物在大鼠胆汁中的排泄呈现明显的非线性剂量依赖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