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建女  高建洪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1):1751-1752
痴呆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系统变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记忆、思维、分析判断、视空间辨认等症状呈持续阶梯式加重,同时出现各种精神和躯体的退化,最终生活完全不能自理[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笔者对36例老年痴呆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72例,男38例,女34例;年龄(69.1±4.7)岁;血管性痴呆36例,阿尔茨海默病20例,混合性痴呆16例;病程(1.1±0.2)年;文化程度:文盲14例,小学26例,中学22例,大专及以上10例:按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2]:轻度痴呆23例,中度痴呆35例,重度痴呆1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修订版(CCMD-3)的诊断标准[3],无心、肝、肺、肾等严重躯体疾病,排除酒精和药物依赖、精神病史以及先天性智能障碍或既往遗留神经功能障碍者.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老年痴呆症的患病率也随之升高。临床指出,其实老年痴呆症一般在中年就开始出现经常忘事、丢三落四、幻听幻觉等轻微症状,及早发现和治疗并进行护理干预是改善老年痴呆症症状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总结26例老年期痴呆伴发谵妄患者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早期识别老年期痴呆患者伴发谵妄的临床特征,对于极重度痴呆患者,依据其意识状态(主要是觉醒度)及病程特点来判断;老年期痴呆患者伴发谵妄时,可伴有形象、生动逼真的恐怖性幻视、错视,还易发生伤人、毁物或自伤等危险性行为,做好安全护理;做好生活护理,对于意识障碍较莺或有吞咽困难的患者特别注意不要强行进食,可采用鼻饲或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做好睡眠护理;正确判断家庭对患者的影响,争取家属的理解和配合.本组26例患者中2例死亡,3例转综合医院处理后返院,其余21例经恰当治疗和护理,谵妄状态完全缓解,但痴呆有不同程度的加重,日常生活能力较前下降.  相似文献   
4.
李永妹  王建女 《中华全科医学》2022,20(10):1724-1727
  目的  探讨生活与社交技能训练对老年双相障碍缓解期患者情感症状、总体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月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老年双相障碍缓解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生活与社交技能训练+常规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53例。治疗8周,研究组43例、对照组52例患者完成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17项版(HAMD-17)、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功能检测简版(FAST)、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检测(WCST)评估2组患者情感症状、总体功能及认知功能。  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HAMD-17[(3.233±1.280)分]、YMRS[(2.411±0.502)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4.193±1.317)分、(3.119±0.6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77、6.118,均P<0.05)。在总体功能方面,治疗后研究组FAST总分、自主生活评分、认知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认知功能方面,治疗8周后研究组正确应答数目、完成分类数目均较对照组高,研究组错误应答数目以及持续错误数目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生活与社交技能训练可改善老年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的残留情感症状,促进总体功能、认知功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尔兹海默病患者误吸/窒息风险的影响因素。方法对80例阿尔兹海默病患者采用误吸/窒息风险评估量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筛选表、痴呆行为病理学评定量表、激越问卷、生活自理能力评定量表及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测评、调查,均进行饮水试验,对所获数据进行Pearson相关比较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患者误吸/窒息风险随着年龄的增加风险越大(P0.05);平卧位及有误吸/窒息史是误吸/窒息的高风险因素(P0.001)。患者窒息风险评分与饮水试验(r=0.789,P0.001)、激越问卷总分(r=0.253,P0.05)呈正相关,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r=-0.381,P0.001)呈显著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饮水试验、有误吸/窒息史、进食体位、年龄、使用药物、生活自理能力等因素均进入回归方程。结论高龄、饮水试验阳性、既往有误吸/窒息史、平卧位进食、使用镇静药或抗精神类药、生活自理程度低等因素对于阿尔兹海默病患者误吸/窒息风险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青少年抑郁障碍人格特征、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环境的特点,为青少年抑郁障碍实施家庭干预、心理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100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研究组)和100例健康青少年(对照组),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对2组受试者进行测评,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①青少年抑郁障碍与健康青少年在人格、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环境三方面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②研究组在内外向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在神经质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矛盾性得分显著增高,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娱乐性、知识性得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父母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惩罚与严厉、拒绝与否认因子及母亲的过分干涉与保护、父亲的过分保护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③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与理解,与EPQ的内外向因子呈正相关,与精神质和神经质因子呈负相关,而父母双方的拒绝否认、惩罚严厉与EPQ的内外向因子呈负相关,父母双方的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与EPQ的精神质和神经质因子呈正相关;家庭环境的亲密度、娱乐性与EPQ的4个维度均相关。 结论 ①相对于正常青少年,青少年抑郁障碍的人格、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环境存在更多的问题;②不良家庭环境、不合理的父母教养方式会导致青少年人格问题、抑郁情绪的出现,改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会促进患者人格成长、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7.
社会老龄化进程增加了居民养老服务的需求,当前的养老服务体系难以满足居民日益多元化的需求项目。文章基于质量链管理,对当前医疗、养老服务体系中存在的困难进行了总结分析,阐释了质量链管理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并对质量链管理模式下医养结合体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精神分裂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共84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2例,干预组给予以强调自我效能的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传统健康健康教育模式,对比干预前和干预6周后两组生化指标、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恢复程度。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心理社会、精力/症状、精力/动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病房内活动、个人生活自理、责任性和计划性、社会性退缩、对外界兴趣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效能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紊乱,并有益于其精神疾病症状康复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恢复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对青少年抑郁症患儿家庭成长环境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青少年抑郁症预防及心理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0年4月至10月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心身科住院的18例青少年抑郁症患儿作为访谈对象,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共提炼出4个主题:父母的过高期待和压力、家庭关系冲突、家庭功能失调、早年创伤经历触发.结论 青少年发生抑郁的家庭成长环境因素复杂多样,医护人员在照护青少年抑郁症患儿时应充分考虑到家庭成长环境对患儿造成的影响,提供个体化心理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深化整体护理的医疗护理工作模式,是针对特定的患者群体和特定目标进行详细描述、说明与记录[1]。本次研究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92例,其中男性49例、女性43例;年龄60~76岁,平均(67.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