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抗心律失常药大都具有抑制心肌收缩力的不良反应,能否合用强心药以抵消其抑制心肌收缩力的作用,而增强其抗心律失常的疗效呢?本文报道,在小鼠抗心律失常的模型上,双异丙吡胺和新福甙合用,对抗心律失常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对12例住院的顽固性室性早搏持续2~9年的患者,以单盲交叉给药方法治疗,用隔日连续观察示波器上出现的每小时早搏数为指标,也证明两者有协同作用(P<0.05)。  相似文献   
2.
国产米非司酮的遗传毒理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产米非司酮(RU486,一种新型抗孕激素催经止孕药)进行了Ames、染色体畸变及微核试验。结果,在Ames及染色体畸变试验中,无论代谢活化与否,RU486均呈阴性反应;微核试验中,即使RU486的剂量高达1.2g/kg(临床用量的400倍),24h后亦不引起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的增加。提示国产RU486无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3.
RU486是一种新型抗孕激素催经止孕药。本文对其进行Ames、染色体畸变及微粒等三项体内外遗传毒性试验。结果Ames及染色体畸变试验无论代谢活化与否,RU486均呈阴性反应;微核试验中,即使RU486用量为1.2g╱kg 24h后(临床用量的400倍)亦不引起小鼠骨髓多染微核率增加。提示RU486无遗传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用乌头碱诱发小鼠心律失常的模型,观察毒毛旋花子甙K(毒K)和冰凉花总甙(又称新福甙)分别与心得安、苯妥英钠、利多卡因、溴苄乙铵、双异丙吡胺和常咯啉联用后的相互作用。毒K具有对抗乌头碱性心律失常的作用,且能增强常咯啉或心得安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毒K与利多卡因、苯妥英钠或溴苄乙铵联用呈相加作用。单用冰凉花总甙未见有抗心律失常作用,但却能增强双异丙吡胺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双异丙吡胺与常咯啉联用时呈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5.
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大多采用内科治疗,特别对一些手术治疗风险大的重病患者,如用内科治疗,即便只能达到临时止血目的,亦有重大的临床意义。四年多来为了努力发掘祖国医药学,寻求一种符合廉、简、效、验的治疗方法,我们试用了六种治疗方法进行对比治疗后证实:不论用何种治疗方法只要加用大黄后都可以加速止血、促进康复,为此又对单味大黄的止血机制进行了实验研究,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应用大黄糖浆治疗50例胃癌、胃平滑肌瘤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引起的出血,有效率为94%,其中47例平均止血时间是69小时。应用醇提片治疗上消化道出血160例,有效率为96.6%,平均止血时间为42小时。其止血机制可能与胃肠道局部血管收缩及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国每年约有10余万人死于此病,占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一或第二位,如癌(瘤)发生在胃内所谓“静区”(以胃体部多见),先前可无症状而骤然发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卢湾区中心医院自1976~1981年共收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除外)的患者共760例中有胃肿瘤35例,其中胃癌31例占出血病因的第四位。入院后均用单味大黄止血。大黄乃属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少部分属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应用放射性配体测定法观察一定剂量的甲地孕酮、雌二醇微晶混悬液和复方甲地孕酮注射液对大鼠子宫雌激素胞浆受体(R_cE)和核受体(R_nE)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甲地孕酮组 R_cE 值明显降低;复方甲地孕酮两个剂量组均无明显变化;雌二醇组则明显升高。子宫 R_nE 与 R_cE 和雌二醇结合的 K_d值各给药组与对照组间均无显著差异,但子宫重量,给药组均较对照组明显为低。  相似文献   
9.
大黄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泻下、解毒、健胃、化瘀等。近年来大黄的应用范围有所扩大,如用单味大黄制剂治疗多种上消化道出血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引起了国内外的重视。在使用较大剂量大黄治疗上述疾病过程中,会产生哪些不良反应或影响哪些脏器的功能,尚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