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术丙泊酚靶控浓度与脑电双频指数变化的关系。方法 :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术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都选择气管插管丙泊酚靶控麻醉,治疗组的靶浓度从0.5μg/m L开始逐级递增,递增梯度为0.5μg/m L;对照组靶浓度从2.0μg/m L开始逐级递增,递增梯度为1.0μg/m L。两组患者都记录了清醒状态时、意识消失时、插管前、插管后1min、插管后3min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观察与记录两组患者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与意识消失时丙泊酚诱导总量。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分别为3.14±0.12μg/m L和3.14±0.15μg/m L。治疗组的丙泊酚诱导总量分别为224.84±70.84mg,对照组为248.54±62.01mg,治疗组的丙泊酚诱导总量明显少于对照组。麻醉期间两组的MAP与HR值都呈现明显降低的趋势,不过治疗组插管不同时间点MAP与HR值都高于对照组。两组清醒状态时的BIS值都明显高于其他监测点,而对照组由于丙泊酚用量的增加,BIS下降的幅度更大,组间对比差异都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IS可准确地反应丙泊酚的镇静深度,低剂量丙泊酚靶控输注能有有效保持BIS值稳定与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丙泊酚诱导总量,保障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术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火龙果对高血脂模型大鼠的降脂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紫红龙”火龙果对高血脂SD大鼠的降脂作用。方法根据TG水平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设为阴性对照组、高脂模型对照组、火龙果:7.5、10.0、15.0g/kgbw3个剂量组。剂量组灌胃不同浓度的火龙果果浆,两个对照组灌胃同体积的蒸馏水。3个剂量组、高脂模型对照组动物自由进食高脂饲料,阴性对照组自由进食基础饲料。实验进行45d后处死大鼠取血清测定各组大鼠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HDH—C)、低密度脂蛋白(LDH—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取肝脏称重,计算肝/体重比值,并做病理切片。结果火龙果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的TG、CHO、LDH—C较高脂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谷草转氨酶(AST)、肝实质重量、肝/体比值结果表明:高脂饮食除能引起大鼠的血脂升高,还能损害机体的肝脏实质,引起AST升高、肝脏增大;但随火龙果的剂量增加,肝脏受损害的程度逐渐减轻,特别是AST指标,火龙果的高剂量组已恢复至阴性组水平。结论“紫红龙”火龙果对高血脂sD大鼠具有明显的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出血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第Ⅷ因子相关抗原 (FⅧ RAg)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胶原酶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在血肿周围区脑组织的表达。结果 脑出血 12h~ 7d血肿周围区表达VEGF阳性细胞数量逐渐增多 ,但每个阳性细胞平均吸光度 (A ,曾称为光密度OD)值无显著变化。脑出血 12h时 ,以FⅧ RAg标记的微血管密度和平均A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1d后微血管密度和A值逐渐增高。结论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VEGF的高表达可促进内皮细胞增生 ,新生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4.
某钢帘线厂是生产轮胎金属骨架材料的专业公司,主要有钢丝帘线和胎圈钢丝两大类别。为了解该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2010年5月我们对该企业进行了职业卫生调查。1调查的内容和方法1.1基本情况深入现场了解生产工艺流程,主要生产设备,确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或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胎儿宫内窘迫后脐血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新生儿出生后取脐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进行甲状腺激素(T4、TSH)测定,并按是否有宫内窘迫史及出生前宫内窘迫是否得到纠正分组比较。结果有宫内窘迫史但出生前已得到及时纠正,生后未发生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1min〉7分),脐血T4、TS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宫内窘迫史,胎儿缺氧较久,出生前未得到纠正致新生儿窒息组,脐血T4水平随窒息程度的加重而下降,TSH水平随窒息程度的加重而升高。结论官内窘迫对新生儿脐血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影响,脐血甲状腺激素可作为宫内窘迫是否得到有效纠正及胎儿宫内窘迫后新生儿窒息病情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1998年9月至2002年6月,我院采用内口切开挂线、远端旷置术治疗复杂性肛瘘6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44例,女16例;年龄15~65岁,平均32.6岁。病程2个月至20年。其中2个外口31例,3个或以上29例;外口距肛缘5cm以上33例。均符合1975年中华全国肛肠外科会议制定的肛瘘诊断标准。 手术方法:术前清洁肠道,清洗肛门。患者取侧卧位,骶管  相似文献   
7.
马玉华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3):1951-1953
目的:探讨LEEP刀对各类宫颈疾病诊断及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98例宫颈慢性炎症、增生及赘生物患者进行LEEP刀宫颈环切或锥切并跟踪观察。结果:198例各类宫颈良性疾病患者经LEEP刀治疗,连续观察3个月,一次性成功治愈191例(96.5%),显效7例,总有效率为100.0%,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5例。结论:LEEP刀治疗各类宫颈疾病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易行,且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降低了宫颈癌的误诊率和漏诊率。  相似文献   
8.
现将我科8个月来检查的非寄生虫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囊虫病和非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共362例的脑脊液嗜酸性粒细胞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D-二聚体在临床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Ⅱ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降解产物,是监测纤溶活性的有价值的指标。我们通过测定血浆D-二聚体含量,旨在探讨D-二聚体测定在临床诊断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根据不同树龄山茱萸果实品质形成的动态变化,确立山茱萸的最佳采收期,为山茱萸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测定不同树龄和同树龄山茱萸在不同生长时期果实中浸出物含量及马钱苷含量,明确山茱萸果实品质形成的动态变化,并结合不同生长时期单位面积山茱萸干燥果肉的化学成分的产量来确定山茱萸的最佳采收期。结果不同树龄山茱萸干燥果肉中化学成分含量以每20~30年为一个周期呈现出高低起伏,其中以20~30年,50~70年,100年以上最高;同树龄山茱萸单位面积产量及浸出物含量随生长期呈上升趋势,马钱苷含量呈M形曲线变化,且均到10月下旬趋于稳定。结论山茱萸果树每隔20~30年进行一次结果枝组的更新,在结果枝组更新期内(30~50年,80~100年)果实品质与产量均有所降低;山茱萸果实的最佳采收期为10月下旬(即霜降)之后;山茱萸果实的颜色与其化学成分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